社区2号 发表于 2022-5-18 12:00:07

中兴贤相: 裴度


裴度(765—839),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唐代后期杰出的政治家。唐德宗贞元五年(789)考中进士,历任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宰相。

运筹帷幄 平乱拯难

裴度是力主削除藩镇、平定割据势力的代表人物。元和十二年(817)七月,讨伐淮西的战争进入第四个年头。前方战争屡屡失利,兵饷运输又出现了严重困难。主和派官员乘机劝宪宗从速退兵,唯有裴度一人坚持把讨伐战争打到底。为加强前线的领导,裴度自请去前方督战,并表示绝不与贼共生。宪宗遂任命他为宰相,兼彰义军节度使、淮西宣谕处置使,让他成为讨伐淮西的前线总指挥。

八月下旬,裴度亲赴前线,驻郾城。他整顿军队,严明奖惩,废除宦官监军,使全军士气倍增,很快就扭转了战局。十月初,在裴度的支持下,唐、邓节度使李愬趁一个大风雪之夜,急行军一百二十里,袭破蔡州城,活捉罪魁吴元济,取得了讨伐淮西的胜利。裴度到蔡州,宣布废除吴元济实行的严刑酷法。对叛乱者,裴度实行只杀罪首、不问胁从的政策,招降了数万蔡州士兵,把愿意归农的全部放回务农,大大促进了蔡州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生产的恢复。

淮西之乱的平定,震动了诸藩镇,各镇纷纷降服,唐王朝出现了久违的统一局面。史家称此时为“元和中兴”。

惩贪锄奸 整饬肃风

唐朝后期,宦官干政严重,不少宰相均是结纳宦官而获任的。而裴度为相与宦官没有任何关系。相反,他曾多次对宦官加以抑制。

元和九年(814)十月,一个担任五坊小使的宦官来到下圭县(今陕西渭南),由于县令裴寰对其冷面以待,小使怒而诬告裴寰。唐宪宗偏袒宦官,要以大不敬罪重处裴寰。宰相武元衡谏,宪宗不听。当时担任御史中丞的裴度,再为裴寰据理力争,最终裴寰才得以无罪释放。裴度出征淮西时,奏请罢去担任监军的宦官,保证了将领在前线的指挥权,才有了李朔夜袭蔡州的经典战例。

元和十三年(818)九月,商人张陟因欠时任五坊使的宦官杨朝汶的利息钱而躲藏起来。杨朝汶在张陟家搜到一个私人记事簿,簿上记载着有个欠债人卢载初,笔迹像是已故西川节度使卢坦的,杨朝汶就把卢坦的家人关押起来。卢坦的儿子不敢申辩鸣冤,便自己出钱偿还杨朝汶。后经验证笔迹,却是已故郑滑节度使卢群的手笔,卢坦的儿子为此而要求返还钱,杨朝汶却拒绝偿还。裴度等追劾此事。唐宪宗想袒护杨朝汶。裴度说,五坊使追捕无辜平民是大事,五坊使滥施暴虐,恐怕将会乱了皇城,危及天子。在裴度的坚持下,唐宪宗不得不将杨朝汶赐死,并释放此案被拘系的人。

长庆元年(821)十月,裴度屡次上表,抨击、揭露时任知枢密的宦官魏弘简阻挠、破坏讨伐幽州军事的罪行。最终,魏弘简被降职为弓箭库使。当时,担任昭义监军的宦官刘承偕恃宠骄恣,欺凌主将。长庆二年(822)初,裴度要求穆宗严惩刘承偕。穆宗不得不公布刘承偕罪恶,对其惩戒。

裴度为将相20余年,荐引过李德裕、李宗闵、韩愈等名士,重用过李光颜、李朔等名将,还保护过刘禹锡等,但从不荐引无才的亲友为官。唐朝后期,在朝官结为朋党、相互援济的情况下,他为了维护和巩固李唐王朝的统治,不拉帮结派,反对权奸,坚持唯才是荐;一生坚持与割据势力、宦官进行斗争,被史书称为“勋高中夏,声播外夷”“以身系国家轻重如郭子仪者二十余年”,不愧为唐朝后期杰出的政治家。

我市拍摄的大型廉政历史剧《贤相裴度》,通过蒲剧艺术形式将裴度的事迹搬上舞台,以裴度力排众议、不顾安危,平定淮西叛乱为主线,展现了他忠心报国、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名臣风范。

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裴度忠贞、廉洁、勇毅、坚忍的内涵品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坚守初心使命,坚持廉洁自律,强化担当作为,做出不负自己、不负岗位的业绩。

(南 辽/整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兴贤相: 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