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在徐州六年 史迹犹存
清代康熙版《邳州志》宦迹卷有关羽小传: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州(今山西运城)人,建安三年为刘备守下邳行太守事。帝(关羽)美须髯,慷慨尚义,喜阅《左氏春秋》,世乱游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会(适逢)先主(刘备)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与二人恩若兄弟。既定巴蜀(蜀汉政权建立),拜羽为前将军,镇荆州(今属湖北),威震华夏,世称虎臣。其守下邳时,先帝方表车胄领徐州,身还小沛(今徐州沛县)。天下汹汹(骚乱不宁),刘氏不绝如线(刘氏汉室危急就像差点儿要断的线一样),乃独间关(辗转)以从(刘备),曹操百计奉之不为动,卒听其主(指刘备)。今读其书(《关王辞曹操书》)曰:“心在人之内,日在天之上。”(“日在天之上”普照万方,“心在人之内”以表丹诚。丹诚者,信义也。)耿耿丹衷(赤诚之心),明明圣学(孔子之学),噫!二语尽之矣。
考关羽之在徐州(下邳),始自徐州牧陶谦病笃,将州牧之职托付刘备,刘备遂将徐州治所由郯(今山东郯城)迁至下邳,事在公元194年(汉献帝兴平元年);至建安五年,曹操东征,攻徐州(下邳),关羽败降止,在徐(邳)凡六年。
关羽在下邳随刘备首战,事在建安元年。是时袁术据有淮南,闻刘备领徐州牧而恼怒,从扬州来攻,刘备留张飞守下邳,率关羽拒之于盱眙、淮阴(两地时属下邳),相持数月。吕布乘虚袭取下邳,刘备引兵还,求和于吕布。吕布遂与刘备修好,自称徐州牧,以刘备为豫州刺史。刘备遣关羽守下邳,自还小沛。
关羽守下邳行太守事,在建安四年(《邳州志》误作三年)。此前(建安三年十月),曹刘东征吕布,攻占彭城,进逼下邳,吕布退守孤城。曹军昼夜攻城,关羽、张飞助战,围城月余(一说三月),最后引沂泗水灌城,吕布粮尽援绝,上下离心,乃降,被缢死白门楼。曹操任命车胄为徐州牧(刺史)。建安四年十二月,刘备“袭杀徐州刺史车胄,使关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行太守事,意即兼摄徐州太守之职。
建安五年正月,曹操东征小沛,刘备突出重围,北投袁绍(是时袁绍据有青州),张飞逃奔芒砀山。曹操挥戈东进,再攻徐州(下邳),关羽突围屡败(《三国演义》称退守土山),曹操命部将张辽招降,关羽无奈,约定“降汉,不降曹”。
关羽降后,“曹公壮羽为人(认为关羽为人乃是壮士),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呼)试以情问之。’既而(不久)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深知)曹公待我厚(拜羽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然吾受刘将军(备)厚恩,誓以共死(桃园结义),不可背(叛)之。吾终不留(终将离开曹营)。吾要当立效(自当立功)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认为关羽是义士)。”(《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关羽后来斩杀颜良(袁绍部将),为曹操解除白马(地在今河南滑县东)之围,“立效”诺言业已兑现,曹操知其必去(离开),重加赏赐,关羽尽封(封缄奉还)其所赐,拜书(写信留言)告辞而奔先主(是时刘备投靠在袁绍军中)。曹操身边随从将士皆欲追之,曹操制止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关羽“身在曹营”的经历,留下一段盛传不衰的佳话。世人对关羽其人,亦如对于项羽不以胜负论之,对于曹操亦褒奖有加。
南朝宋史学家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写道:“曹公知羽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追以成其义,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于此乎?”称颂曹操胸怀大度之休美。
宋人唐庚(字子四)将关羽和曹操比之于战国之君与战国之士(战国时代诸侯国君养士风气盛行),说:“羽为曹公所厚而忠不忘其君,可谓贤矣,然战国之士亦能之;曹公得羽不杀厚待而用其力,可谓贤矣,然战国之君亦能之。至羽必欲立效以报曹公,然后封还所赐,拜书告辞而去,进退去就,雍容可观,则殆非战国之士矣。”(《三国志集解》)
关羽在徐州地域的史迹,邳州土山镇有关公驻马处,马蹄印犹存,磨刀石尚在,纪念性建筑则有马迹亭、关帝庙等。
程荣华/文
(《徐州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