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2号 发表于 2022-10-30 19:01:28

清明小记_毕星星

清明,回乡扫墓。朋友说,早点订票,清明回村里的人多,怕到时候不好买。

订票,太原到运城的票,好紧,要抢。运城到太原,就好买。

那还用说吗,上坟哩,坟地,都在乡下。



提前赶到运城,定了个出租车,一大清早起来,开往村里陵园。

城里没什么车,一出城,路上车就挤满了。司机说,看这条路,哪一天有这么堵。

一路说话,小伙子好交谈。他说,一年,数这个清明节重要。端午,中秋都不行,那都是活人对活人,这是对死人。死者为大。

我说,一会儿回来,你还接我行不行。小伙子说,不行,送了你,我就要赶回去,我不跑了,今天我也要上坟。


乡村坟地,最不讲究,尤其是我们高头村,一马平川,坟地就是平地上划出一块平地,起个坟头。多少年过去,高头村成了果业区,四月,梨花摇落,苹果花正盛。桃花红,招摇得厉害。遍地苹果梨树,陵园坐落在一片花海里,任何一个城里的陵园,哪里能比。

去过双塔的烈士陵园,那当然是国家荣誉。老作家孙谦的骨灰安放时我去看过,他挨着一个小解放军。一个四方格子。城里住房紧张,连死了都不得宽展。

这里,陵园连着果园,也可以说,陵园就安放在花海里。边上的坟头,花树的枝丫就伸过来。谁能有这么好的归宿安放,头顶是一支活色生香的鲜花摇动。

这会儿,坟地是人多的地方,几家熟人见了面,点点头,拱手作一揖,这里,最忌吵闹。喧闹的村庄,这里最安静,尤其是今天。

三三两两,各个坟头都留下了人迹,留下了残灰。烧纸钱不过一个仪式,重要的是安慰亡灵,这个世上还有后人惦记你。多会儿坟头冷落了,人就彻底死了。

相邻的一家人家,像是老老少少都来了,老汉,到三两岁的娃娃,应该有四世人家。长长短短,高高低低,老的教给小的跪下。于是一脸稚气的娃娃乖乖地跪下。那一家人在宣示,他们人丁在这里聚齐,感谢给了他们血脉的祖宗。

一家老少能在这里聚齐,这样的日子不多。



陵园过去都栽柏树。松柏长青,取永垂不朽的意思。柏树长得慢,材质昂贵,就有人偷。护坟的人家,就栽些杂树。榆树、楸树什么的。有那么两家人,栽了几棵棠梨。
棠梨枝干带刺,不好攀援,就不易遭扰害。棠梨果很小,小指头肚蛋一样,像生柿子的涩,也没有人偷吃。没用了,只能作果树的粘木。棠梨的花儿却是好看,雪白的,毕竟是梨花么。伞状花序,一树白雪。人们只注意了梨子的可口,这个丑陋的棠梨,没人想到它也能长得这么漂亮。

两棵老棠梨,北沿一棵,南沿一棵,大树浓阴,这会儿,满树开满了白花,素洁得叫人想到这里平民干净的人生。棠梨高,树冠也大,圆笼着,苍穹之下,这样两棵高大庄严素净的大树撑起蓝天,高头村故去的乡亲就憩息在花树下。崇高,平凡,朴素,美。

棠梨,学名叫杜梨吧,野生的树种。

棠梨没用,就没人珍稀,没人栽种。没人栽种,渐渐就成了稀有树种。园林部门发现了这两棵宝贝,动了心思,出价3000,想移植到城里去。做景观。主人不让。

主人当然不让。我的孩子说,那不是扒人家先人坟头么。

你那是花园,这里是人家的圣地。



我给父母焚香烧纸,想和远在成都的大哥视频一下,让他看看这一片父母长眠的土地,没有接通。

大哥1949年南下四川,他今年90多岁了。

我想起了网上热传的一个视频,一个90多岁的老人,坐着轮椅,颤颤巍巍来到坟地给父母磕头。老人一边下跪,一边泪流满面,爸啊妈啊,这是我最后一次看你们了。明年,我来不了了,我也老了,我走不动了。

我也有走不动的那一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明小记_毕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