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2号 发表于 2022-12-30 12:50:24

文清书院_河津文史

孙林/文


  “文清书院”也叫“南书院”,位于河津老城南街,是薛瑄当年设教的地 方,人们习惯叫它“南书院”。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河津老城的“毁灭性”搬迁,“文清书院”这个曾经使河津荣耀一时的历史文化遗迹,也相继土崩瓦解,成为一片废墟。

  “文清书院”最初是薛瑄在县城的一座普通宅子,房子沿街而建,大门朝东,青舍密密,屋宇麻麻。薛瑄告老还乡后一直居住在此。追随学习的人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他就将故居作为讲学之地,在此“设教”八年。听其讲学的学子住满了城内各个客栈,就连附近的民居也成了学子栖身之地,可见当时的教学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影响之广。书院的创立,成就了一代大儒在龙门开辟了第三代设教的丰功伟绩。到了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薛瑄去世二十四年之后,他的学生王盛任河东道参政,来河津捐银数两,修缮了薛瑄的故居,并提写了“文清书院”的牌匾,以纪念自己的老师。此后,薛瑄设教的宅院便称为“文清书院”。明穆宗隆庆六年(1572年),河津县令张汝乾在书院周围购地建房,进一步扩大书院规模。清康熙年间,县令杨玉复另建一座书院,名曰“龙门书院”。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县令黄鹤令在修缮“文清书院”时,又将“龙门书院”同“文清书院”合并,统称“文清书院”。此时的书院已经占地数十亩,房屋百八十间,院中楼台亭阁、曲径长廊等古式风格建筑应有尽有,亭台相济,阁楼相望,山水相融。“文清书院”经过明清两代不断发展,成为享誉河东,甚至三晋大地一座久负盛名儒学教育最高学府。后来,许多文人志士到此讲学,四方学子绵延不断到此求学,一脉相承,弦歌不绝。从书院的创立一直到民国初期,都是儒家文化教育“圣地”。因此,河津历来就有“西河桃李满天下”之说。

  薛瑄是明初的理学大师,是“河东学派”的缔造者和“关中之学”的奠基者。少年时期的薛瑄就受到严格的儒学文化教育,具有很深的理论功底。三十一岁随父到河南省鄢陵县。次年,一举夺得河南乡试第一,又过了二年,三十三岁时考中进士。宣德五年(1428年),四十岁的薛瑄步入仕途,就任“广东道监察御史盐湖广银场”监察御史。《捕虎答》是薛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堪称文坛杂记两篇精品。薛瑄55岁时,曾经遭受牢狱之灾,最后以“削籍放归田里”处理此事。薛瑄回到河津以后,“居家六年,闭门不出,留心理学,造诣益深”。忍受着削官为民的痛苦,效法卜子夏的西河设教,王通的河汾设教精神,设教龙门,讲学著述。1449年“土木之变”后,薛瑄又被朝廷召回,任大理寺右寺丞等职。其祖父、父亲,祖母、母亲、妻子都被朝廷给了很高荣誉。正是因为明王朝的动荡不安,薛瑄厌恶了**生活,曾三次上书告老还乡,1457年获旨批准后离开京城返回河津,时年69岁。天顺八年(1464年),76岁的薛瑄溘然去世,朝廷赠礼部尚书,溢文清。1571年,朝廷降旨将薛瑄神像入主孔庙祭祀,成为一代大儒。《四库全书》对于薛瑄和“河东学派”历史地位给予很高评价:“明河东一派,沿朱一派、姚江一派,嘘陆之焰,其余千变万化,总出二者之间,脉络相传……。”这足以说明,以薛瑄为代表的“河东学派”和以王守仁为代表的“江浙学派”是明当时文化两大主流,而“文清书院”正是河东学派的发源地和活动中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清书院_河津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