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旧时的“取雨”及“戴枷会_运城人文
河津旧时的“取雨”及“戴枷会”首先说“取雨”。这是河津山下人关于民间祈雨活动的一种叫法。河津的民间祈雨方式,小时常听人说,但大多都不完整,又有多种说法,让人难知究竟。前几年,好不容易听说本村有一位很有学识的老者精通此道,便急忙前去“抢救”,经数个小时的询问并记录整理,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较完整的过程和细节。今天就以北方平近代“取雨”形式为例说说。
“取雨”过程分四个步骤:
一、问雨。问雨的地方是方平村北的“玉皇阁”,由“乡老”引领“马脚”前去问雨。什么是马脚呢?“马脚”由一位有能耐、有勇力、敢舍命的人承担。“马脚”的角色很神秘。他必须自称是某地某位英雄好汉,一位有神力的“王爷”,他已经不是他自己了。在神面前问雨时,这位“马脚”赤身露体,头缠红巾,时而以头抢地,时而就地打滚,时而以锥刺身,甚至于以钺斧开顶,血流满面。为什么要这样?第一,表示凡人有罪,该遭灾祸惩戒;第二,表示求雨心切,希望感动上天,早日开恩,普降甘霖。“进香”之后,即抽签问雨。如抽到的签上写着“三日雨具”、“当日雨具”、“行人早回”之类,则说明“问雨”有果,回去准备取雨。如抽到的是“口愿不足”、“有口无心”等签,则无功而返。
二、取雨。目的地是北山的文中子洞。取雨是一支队伍,前有一人头戴柳帽鸣锣,敲一下锣,跪下磕一个头;后有“马脚”光着身子上阵,手轮一把响刀,狂奔乱蹦。如遇到妇道人家,以为不吉利,随即将马刀撇向她的院子,这院子里的主人就得亲自到庙里跪着谢罪。如这个女人不及时躲开,就要挨打。后边的人马队伍里,有的肩扛锄刀,刀刃向着自己的脖子,还有许多孩子挂着铁锁——这一切,都在表示小民生之有罪,该受老天惩罚。队伍的最后是锣鼓家伙,其鼓点就是当今还流行的“马子鼓”或“上马脚鼓”,这种鼓点密集紧凑,表达祈雨时火急火燎万分急切的心情。
三、接雨。目的地是小张后涧。届时,由乡老一手打伞,一手抱着水瓶子,前去跪香。接雨后,乡老指着马子说“王爷受刑”,受刑即用刀劈面,往往血流如注,“满面开花”。如马子不受,则众人强按其头迫其开刑。可见取雨情景之惨烈。
四、谢雨。目的地是雨来的方向。由马子跨驾,用轿子抬着龙王爷前去谢雨。如果没有“马脚”,则寻找一个汉子承担此任。谢雨时仍然敲锣鼓家伙。
下边说“戴枷会”。三月十八娘娘庙会俗称“戴枷会”。所谓的“戴枷”是从柳树上砍下的一个双叉,上边糊一层色纸,做成“枷”;然后把它卡在孩子们的脖子上,形似古时犯人戴枷服刑一般。孩子戴枷,取意孩子有罪,请娘娘多多包涵,给他消灾。去娘娘庙会基本上有以下几个任务,一是有了孩子的大人们带上自家的孩子给娘娘爷“还愿”,感谢神灵赐给一个孩子,今日前来谢恩。二是抬上一个多子“娘娘爷”泥像,让她的身上,背一个孩子,抱一个孩子,挂一个孩子,全是孩子。其含义是说,娘娘爷手里娃多着哩,就看人家送不送。幽默地表达着求子的愿望。三是“拔花”和拴锁子,“拔花”就是摘取庙里树上事前插好的花子带回去,让你“花花”地去生子。花花地去生孩子可能包括两层意思:一个是没有孩子的拔一个回家,可以生一个孩子;二是有了男的还可再生一个女的,有女的再生一个男的,所谓“花插”着生。总之是生得繁花似锦,子孙茂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