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于山西大学堂旧址碑刻中的河津先哲故事
位于太原市侯家巷9号的山西大学堂旧址(笔者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前身)主楼大厅西侧的墙壁上,镌刻着一通大清宣统三年(1911年)所立的《山西大学堂设立西学专斋始末记》碑刻。这通碑刻全文共1010个字,由时任山西省咨议局议长崞县人(今山西原平)梁善济撰文,清末民初晋商领袖、书法家太平人(今山西襄汾)刘笃敬书写。碑文主要记载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设立的前后过程和发展脉络,对研究我省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在碑刻前半部分特别提到:“山西讲学之风在昔特盛,远则河汾龙门,近则薛文清、辛复元及潜邱、石洲、顾斋诸先哲,或以理学著,或以博学闻,皆彰彰在人耳目。”这句话主要讲述古代山西讲学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和人物名称,细细品读,至少有两处和河津相关。一处为:“远则河汾龙门”。众所周知,这里的“河汾龙门”专指河津(河津古称龙门,位于黄河和汾河交汇处)。特别注意的是,文中“远则”就提到河汾龙门这一个地方,也就是说,在山西大学堂设立之初,被官方和社会认可的山西古代最能代表讲学之风的就是河汾龙门。可见,河汾龙门在古代可谓文化璀璨,讲学之风盛极一时。另一处为:“近则薛文清……”,则是指明代理学大师河津人薛瑄,谥号文清,世称薛文清公。
如果仔细解读“远则河汾龙门”这句话的背后,我们至少会找到两位河津先哲。一位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孔门高徒之一卜子夏的“西河设教”;一位是隋末大儒王通的“龙门讲学”。当我们穿越历史时空,去探寻这些河津先哲的故事时,无一不使人产生景仰。孔门高徒卜子夏,名商,春秋末晋国温人(今河南温县),被誉为孔门十哲之一。孔子去世后,卜子夏到魏国西河(今河津一带)设教讲学,门人诸多,连当时魏文侯也尊称子夏为师,开创了三晋大地儒家文化传播的先河。《史记·儒林列传》中专门提到:“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人们常说的励志格言,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等,皆出自卜子夏之言。卜子夏死后就葬于今河津市东辛封村,村中至今仍有卜氏后裔居住,并保留有修葺一新的卜子夏墓祠。隋末大儒王通,字仲淹,河东龙门县人。王通出生于仕宦儒学之家,从小聪慧好学,抱负远大,在系统接受了儒家教育后,渐渐成为儒学集大成者。仕途失意后,王通在家乡河汾龙门北山“白牛溪”著书立说,聚徒讲学,培养人才。相传王通的门人弟子有千余人之多,许多人慕名而来,聚集河汾,向王通请教治国理政之道。成语“河汾门下”就出自于此。王通的众多弟子中,不乏名人,如,河东薛收、太原温彦博、巨鹿魏征、京兆杜淹、清河房玄龄、绛州通守陈叔达等,这些人多数都成为唐初名臣。由此可见,王通在河汾龙门讲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当时就有学者评价他为自孔子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王通死后,门人追谥他为“文中子”。我们熟知的《三字经》中,“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这里的文中子就是指王通。
读到“近则薛文清……”,我们不得不说说明代理学大师,河东学派创始人河津人薛瑄的故事。薛瑄,字德温,号敬轩,后世称薛文清公。薛瑄自幼随父研习儒学,一生为官,刚正不阿,清正廉洁,官至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晚年,薛瑄在故乡河津老城(笔者注:旧址在今河津莲池公园,公园中的文清阁就是为纪念薛瑄在老城讲学而建)南书院讲学,培养教育了一大批有成就的弟子,创建了明代著名河东学派,其影响北方诸省,蔚为大宗,被称为“北方的朱学”。史书记载“四方从学者日众,至市馆不能容”。这足以说明薛瑄学问和人格的魅力。薛瑄死后,朝廷诏批从祀孔庙,称先儒薛夫子。
山西大学堂创立于1902年,设中学专斋和西学专斋,是中国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堂之一,和北洋大学堂(现天津大学)、京师大学堂(现北京大学)一道,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探寻山西大学旧址碑刻中河津这些先哲的故事,作为一名河津人无不为河津深厚的文化积淀骄傲自豪,也无不为河津这些先哲鸿儒博大精深的思想和卓越贡献而景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近年来,在河津这片文化沃土上,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中高考升学率连年创新高,取得骄人业绩。今天,我们挖掘河津先哲的故事,就是要增强文化自信,学会在传承中讲好龙门文化故事,汲取龙门文化力量,让西河桃李誉满天下,为全面建设开放智慧绿色文明幸福新河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庄东军/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