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2号 发表于 2023-9-21 11:37:52

襄阳山陕会馆中的关帝文化


襄阳山陕会馆 (资料图)

刘文生 张亚婷/文

从关帝庙到山陕会馆

位于樊城一桥头的山陕会馆,由山西、陕西两省商人建。刚建时称关帝庙。

襄阳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成员、《襄阳会馆》作者之一李秀桦介绍,山陕会馆现存有从修建以来的17通碑刻,较为完整地记录了山陕会馆由关帝庙——山陕庙——山陕会馆的发展历程。

山陕会馆名称为何这样演变?这要从关羽的出生地说起。关羽出生于山西,宋、元时期,关公被誉为真君、武圣。到了明、清两代,关公被称为“忠义神武大帝”“协天大帝”。关公庙也升格为武庙,与孔子的文庙并列。

最早把关公作为财神来崇拜的就是山西商人。明清时期,凡是晋商足迹所在,必在会馆内建关帝庙。他们借关公被明清皇帝封为“帝圣”的条件,在建筑上“突破规制”,这样既显示了经济实力,又塑造了形象。

山陕会馆正是如此。襄阳民间流传的“山陕会馆金銮宝殿,武昌会馆三宫六院”的美誉足以说明当年山陕会馆的华丽与气势。

山陕会馆于康熙三十九年始建,康熙四十四年竣工;康熙五十二年增建拜殿、正殿及戏楼,扩建山门、增建门面,并重塑关帝圣像,改称“山陕庙”;又兴建了祭祀天、地、水的三官庙;嘉庆六年重修了山门及戏楼;以后增建花园、荷花池及僧房,山陕会馆逐渐扩大,建筑总面积达数千平方米。1949年后用为原市第二中学校舍。2000年襄阳市文物部门对前殿、后殿及钟楼、鼓楼进行了维修。山陕会馆于2002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陕会馆现存有琉璃八字影壁、戏楼、钟鼓楼、前殿、后殿等单体建筑。虽然会馆现存建筑仅为原貌的十之一二,却不失画栋雕梁、金碧辉煌之气派。李秀桦介绍,山陕会馆装饰最大特色是琉璃材料的大量运用。琉璃瓦在古代只有皇家建筑才能使用,因为作为供奉关帝的庙宇,建筑规格较高,而山西又是琉璃的故乡,得地主之利,其建筑构件应该是从山西长途运输而来。

作为一个市镇的标志性建筑,商人们会不惜耗费巨资打造会馆,以彰显商人形象和实力。李秀桦介绍,山陕商人经营范围甚广,特别以食盐、茶叶、典当、金融等为主。著名的“万里茶道”就是山陕两省商人丈量出来的,故有“秦晋盐茶”之说。

在对关公的信仰中,山西商人也确立了自己的晋商文化。

一路都有关帝庙

在先秦时代,晋南就有了“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赞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商业交易活动,但晋商的兴起是在明朝。明朝建立后,为了防范北方的入侵,从东北直至西北一线,设立了九边重镇。这为晋商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加之晋南一带地窄人稠,外出经商成为人们的谋生手段。明初的山西大同、宣府为重镇,于是山西商人以“极临边境”的优势纷纷进入北方边镇市场。

明人章懋说:“圣祖以边城险远,兵饷不足,而粮运劳费,乃命商人输粟边仓……商人喜得厚利,乐输边饷。”

随着商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维护自身的利益,晋商的商业组织开始出现——资本雄厚的商人出资雇佣当地商人,共同经营、朋合营利,成为较松散的商人群体,后来发展为东伙制,类似股份制。

晋商兴起的同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精神——敢闯敢干、善抓机遇、重义诚信、抱团发展。

明代沈思孝在《晋录》里的描述,广为研究者所征引:“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当时就有“家有万两银,不如茶庄上有个人”“当官入了阁,不如茶票庄上当了客”等俗语。可见,万里茶道的开辟,为晋商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舞台。

万里茶道路途遥远,而且危险极多,比如迷路、风暴、狼群袭击、土匪抢掠,都可能导致人货两空。但是,晋商硬是闯出了一条连通亚欧的茶叶贸易之路,将中国的茶叶销往欧洲。

在万里茶道上一路都有关帝庙,山陕会馆中祭拜的也是关公,晋商视关公为精神支柱和保护神。在晋商的《行商遗要》中开篇就是“为商贾把天理常存心上,不瞒老不欺幼义取四方”。正是凭借重义诚信,晋商生意越做越大。

善抓机遇则表现在对市场嗅觉灵敏。晋商对江南茶区的生产、运输、税点和厘金、蒙古高原地区及西伯利亚地区茶叶消费的需求信息等都了如指掌,并且创造出了总柜经济模式、茶票兼营模式、茶产业一条龙内外商协调发展的经营模式、品牌化营销模式、股权激励的管理模式等,在金融和贸易等方面领先和称雄,除了坚守诚信,还善于“无中生有”,发现和创造商机。

茶商文献里的襄阳记忆

在山西省祁县渠家大院晋商文化博物馆中,有一本1917年的民间抄本《行商遗要》。《行商遗要》记载,山西茶商将湖南安化采办的砖茶,用汉江航运的主力船型——楸子船,在襄阳换载艑子船,将茶叶输送至赊旗店。回程时则将北方的货物带回,沿途批销。

山西商人不仅详细记载了航运里程,还记载了沿途的花费、停靠时间,其中就详细记载了襄阳境内的码头、路线,以及饮食、税金等情况。

在《祁(县)至安化水陆路程图底》中的记载,大意如下:

一大早,从唐河出发,经过三天半到达樊城……樊城伙食,每人钱一百六十,酒肉都有……樊城是茶商行例行停靠之地,在稍作休整、增购补给、缴纳厘金后,又顺流向汉口进发。其中还有“在樊城报船厘金,若上水,安陆府报船厘金,每船四五百文,近来不等,看舟大小”等语。

晋商们还记载:“此处码头事少,船泊龙坑儿(今襄阳市襄州区)……斯地发货之人,更加稳当,宜抄习字意,善阅闲书及五音乐器可要。不然,客帮良莠不分,引入匪类,那时出号,悔之晚矣。是发货之人,切要谨慎。审之,审之。”

当年茶船到了襄阳,很多山西茶商在转运之余也设点零销,同时与附近的商贩做批发生意。清朝中叶以后,这里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茶市。清晚期,茶道逐渐被俄国人垄断。鸦片战争后,俄国商人开始从襄阳转运茶叶。据日本人水野辛吉著《汉口》一书载,自俄商垄断汉口的茶叶市场后,山西茶商分化为直接与外商贸易的“洋庄”和继续往来蒙古高原做生意的“口庄”两类。口庄每年运往蒙古高原的茶叶约8万箱,运往张家口的约4万箱。在樊城换装的茶叶数量最高年份可达30万担以上,最低年份也有10万担左右。

大批茶叶在襄阳换装,运茶后南归的大车和骡马载回北方物产,又成为南来茶船的回程货源,南茶北运和北货南运给襄阳带来商业经济的繁荣。

(《襄阳晚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襄阳山陕会馆中的关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