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党校“百名教师进基层”打通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市第二批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去年以来,运城市委党校积极践行“四下基层”实践要求,组织市县两级党校教师深入各乡镇(街道),开展“百名教师进基层”宣讲活动,宣传理论、讲解政策,汇聚民力、激发合力,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此次活动共组织教师125名,开展宣讲143次,累计受众1.121万人。聚焦理论武装,送课上门“全覆盖”
“百名教师进基层”宣讲活动把“学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始终,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推动理论武装不断走深走实。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方面军,把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好、阐释好,引领带动全市党员干部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既是党校的主业主责,也是其发挥独特优势、服务主题教育的重要之举。
市委党校积极落实全市主题教育安排部署,精心谋划宣讲活动,通过召开校委会议、全体教师会议、教研会议、阶段调度会等持续推进落实。市县两级百余名教师积极行动,在校委班子成员带领下,深入各乡镇(街道)送课上门,实现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全覆盖”。市委党校副校长吕永俊围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考察运城重要指示精神进行宣讲;市委党校教师刘俊恒、李娜、柴英辉和盐湖区委党校副校长罗凤等以《学思想 促振兴 强治理 奋力开创基层工作新局面》为题,紧贴基层实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进行讲解。一节课程就是一次理论武装,一个课堂就是一次思想引领,一次宣讲就是一次民心汇聚,来自党校教师的宣讲力量如“星星之火”,点燃了全市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燎原之势”,让基层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魅力、实践伟力。
聚焦讲深讲透,精心打磨强质量
基层理论宣讲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讲好理论阐释的“行话”,说好凝聚群众的“实话”,用好切合群众的“土话”,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群众的疑问讲明白。
市委党校扎实推进集体备课,严把政治关和内容关,确保主题紧密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结合基层所需、群众所盼、干部所急,既讲“天下事”又讲“身边事”,既说“书面语”也说“百姓话”,为基层干部群众奉献了一堂堂有理论深度、情感温度、实践力度的精品党课。市委党校教师郭秀珍、刘杰、李晓妮在宣讲中,以各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生动案例阐释“大道理”,赢得群众阵阵掌声。
为保证宣讲内容多元化,市县两级党校教师结合专业特长和基层需求,形成个性化、多样化讲稿,内容涵盖理论教育、党性教育、能力提升,涉及经济、文化、社会、党建等方面,助力基层干部素质全面提升。永济市委党校副校长叶芳以《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题,深入阐释党章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容;市委党校教师靳冬玲、王晓婷分别以《提高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为题,为基层干部提升履职能力提供了有益借鉴。听课后大家表示,理论学习很重要、实践锻炼不可少、能力提升很关键,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始终牢记宗旨,永葆政治本色,将这三方面融会贯通,落实在能力提升上,落实在治理效能上。
聚焦入脑入心,基层宣讲见实效
党的理论来自人民、为了人民,基层宣讲就是让理论回归人民、造福人民,让理论提升境界、指导实践,最终用基层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检验主题教育理论宣讲的成果。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讲政治是基层宣讲的灵魂。市委党校教师张玉丽结合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加快和美乡村建设进行深入阐述。听课后大家表示,今后要紧密围绕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在制度落实、服务基层方面精准发力。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理论宣讲为乡村振兴服务。市委党校教师王志刚、张智勇,临猗县委党校教师黄娜就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稳住“三农”基本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内容同干部群众进行交流。现场干部表示,这堂课让他们了解了党的惠民好政策,找到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好抓手。
青年强,则国家强。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是基层宣讲的重要任务。市委党校教师宋薇、马红杰生动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一名青年党员听后激动表示,要始终保持“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毅力和信心,志存高远,追求梦想,不断前行。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委党校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强化使命担当,在助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等重点任务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下一步,市委党校将持续发挥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独特优势,继续发挥理论宣讲主阵地作用,引领全市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郭静怡/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