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书法与茶不可辜负
把文字的书写艺术化,从而形成书法艺术,这大概也只有在文化沉积特别深的中华土壤上才可能得以发明。书法不仅是一种技术,而且包含着精、气、神。这样的面貌,与中国茶倒是如出一辙。
茶与书法结缘是很早的。早在陆羽创造中国茶文化学的初步体系,编著《茶经》之时,书法家就积极参与到茶文化活动中来。陆羽的忘年之交颜真卿,是众所周知的颜体书法创始人,在许多人的心中,一般只知颜真卿为大书法家,其所历官阶、政治上的功绩反而不为人所知。
颜真卿在湖州与陆羽、皎然等结交,这一儒、一僧、一隐,曾在多方面相互配合,在茶与书法的结合上也是首开先河者。著名的“三癸亭”,便是一个例证。三癸亭因 在癸年、癸月、祭日建成而得名。“三”字在道家思想里寓“三生万”之意,陆羽、皎然、颜真卿三人又合“三”之数。据考,此亭乃陆羽设计,皎然作诗留念,颜真卿以书法刻碑记其事,又为“三绝”。所以,从唐代起,茶书法便正式成为茶文化的重要内容。
宋代,徽宗皇帝好茶、好书法,他不仅著有《大观茶论》,而且当然要以书法家特有的艺术气质来写茶文章,画茶画,或在茶画中题诗。从赵佶所绘《文会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和大臣们的题诗和书法。其《文会图》,便是一幅集画、诗、书法、茶宴为一体的极好艺术佳作。有人怀疑徽宗赵佶真能写 《大观茶论》,因为在这篇论著中,所描绘的“太平景象”与其所处的历史环境不符。
其实,这是大可不必怀疑的,赵佶在艺术上确有才华;而在政治上确实昏庸。正因为是昏君,所以才玩物丧志,所以才在危机四伏行将亡国时仍有心于茶艺;而对亡国之患而不知忧患,才是真正的昏君。昏君未必不能当个艺术家,管理国家无能不见得一无所长,赵佶仍然是名符其实的茶人兼书画家。
一人品
二品泉
三烹点
四尝茶
五茶宜
六茶侣
七茶勋
图/徐渭书法《煎茶七类》
说茶与书法,必谈徐渭。他抄录的《煎茶七类》,现留下草书、行书的书体各一。其中行书卷曾经清代王望霖撰集、范圣传镌刻,收入《天香楼藏帖》中。刻石今藏浙江上虞县曹娥碑廊,刻贴附有王望霖小楷尾跋:此文长先生真迹。曾祖益斋公所藏,书法奇逸超迈,纵横流利,无一点尘浊气,非凡笔也。望霖敬跋。徐渭晚年孤独一人,贫病交加。他一生嗜茶,无日不饮茶。
古今多少人如徐渭,唯书法与茶不辜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