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子利人有来历
谚云:惊蛰食梨,益。梨,唯一在二十四节气(惊蛰)中占一席之地的水果,古人称梨为“果宗”。中国是梨乡,种植面积非常大,专业种植梨的果农有不少靠此为生。而在古代,我国梨的种植面积其实也不小,而且梨在历史上还屡次充当重要角色,流传着很多有名的故事。
古代梨树称“利树”
梨树,最初是被称为“利树”的。河北省赵县古称赵州,盛产雪花梨。当地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大安村一带很多老百姓都咳嗽不已,用了各种办法治疗都不见效,许多人相继去世。一天,一位老年妇女带来一棵树,指导人们把树栽上,告诉他们第二年秋分时节吃这棵树上结的果子就可以治好咳嗽。第二年,人们吃了这种果子,果然不咳嗽了。
大家便纷纷从这棵树上剪枝插栽,每年秋分时节都食用这树上结出的果子,再也不受咳嗽的折磨。大家觉得这树对人有利,就叫它“利树”。后来,仓颉造字时,见它是果木,就在“利”字下加了一个“木”字,树便叫“梨树”,树上结的果子就叫“梨”。人们把那位送梨树的老妇尊为“梨花娘娘”,并在村口建庙祭祀至今。
梨之利,体现在它的实用性上。最早人们吃梨,注重的就是梨有润肺降火之效。魏文帝曹丕曾诏曰:“真定御梨大如拳,甜如蜜,脆如菱;可以解烦、释涓。”到了唐代,还诞生了秋梨膏。
当时,唐武宗李炎患口干舌燥、心热气促之类病症,吃了很多药都没有效果。一名道士呈上一份以梨为主、配蜂蜜等物熬制的蜜膏,请皇上秋分时节服用。唐武宗遵医嘱服用后,病就好了。慢慢地,秋分时节吃梨,便成宫廷美味。再流传下来,民间也喜欢秋分食梨。
“孔融让梨”的经典故事
东汉末年,梨因为一个人而流传千古。这个人就是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这个故事大家耳熟能详,那就是“孔融让梨”。
晋朝人张隐在《文士传》中这样写:孔融年四岁,与诸兄食梨,辄取其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魏晋时期,梨的记载非常多。事实上,我们在看一些别的水果,比如桃子时,就会在先秦时代的诗中看到,《诗经》中也经常有桃,但关于梨的诗,直到魏晋时期才有。比如在陶潜的《责子》中这样说:“责子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另外,在这一时期,有了关于梨树种植方法的记载。北魏末年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插梨篇》写:“种者,梨熟时,全埋之。经年,至春,地释,分栽之……”这应该是农学家第一次写梨树的栽培方法。
由此,梨树慢慢向普遍种植发展。
古时的音乐学院“梨园”
唐朝时,梨树已经相当普遍,而唐朝关于梨树最出名的莫过于唐玄宗李隆基创建的“梨园”。这是世界上第一所国立音乐学院,由于其在一片梨树间,所以叫“梨园”。
而这个名字影响了后世一千多年,直到现在,人们说戏曲时,仍然会听到“梨园”这个名字。
唐朝,不仅有了以“梨园”命名的音乐学院,同时,梨还被当成商品开始走出国门,流入其他国家。当时的甘肃人常去印度做生意,带去一些丝绸瓜果,其中就有梨,而当时的印度国王非常喜爱梨,还给它起了一个名字,意思是“汉王子”。
唐朝人吃梨要蒸着吃
现在人吃梨,通常是洗净就吃。但在古时,尤其在唐朝,梨是蒸着吃的。
电视剧《武媚娘传奇》第16集中,在太宗组织的大朝会里,李治拿了一个生梨给妹妹高阳公主,边递边说:“这么好的梨,还堵不住你的嘴。”小高阳接过来,擦也不擦,张嘴便啃。说实话,这要是真放在唐朝,李治“这么好的梨”还真堵不住高阳的嘴,因为高阳是不会吃生梨的。
唐朝时,梨在北方是比较常见的水果,但唐朝人喜欢吃的却是蒸熟的梨。“田家老翁无可作,昼甑蒸梨香漠漠。”出自贯休《田家作》,这一诗句是说,唐朝老翁白天闲着没事,就会在家蒸个梨吃。
在唐朝,除了最流行的蒸梨外,还有“炉端烧梨”。武则天的重孙子唐肃宗李亨,就曾在夜里闲坐,因为心爱的臣子李泌不吃荤腥,李亨便亲自烧梨给他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