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农商行授信,农民守“猪”待“突”
眼下,受各种因素影响,猪肉价格有所回落,这给不少养殖户带来较大压力。
可是,笔者见到养猪户贾中青时,他却一点儿不慌。6月19日一大早,他订的80多袋猪饲料刚刚运到家中。
为何不慌?
原来,今年年初,万荣农商银行“整村授信”提质增效工程全面铺开。5月下旬,贾中青获得了该行10万元授信额度。他是“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猪价不会持续走低的,这会儿咱一定要守住,把猪养好,等待时机。”多年的养猪经验让贾中青临危不乱,“更何况还有农商银行这棵大树呢!”
细算起来,贾中青和他口中的“大树”已经交往30多年了。彼此信任、长期合作,这才是他敢于守“猪”待“突”的最大底气。
当养鸡赔了的时候
从万荣农商银行总行开车出发,按照“整村授信信息采集系统”App上的导航指引,不到半小时就来到上义村。
“‘整村授信信息采集系统’App是我行今年开发的,它的上线使‘整村授信’提质增效工程更加智能化。”行车途中,该行工作人员一边演示一边说,“借助这一App,‘整村授信’实现全覆盖;管理方式从过去只看结果到现在过程全控;激活了客户资源,服务更加精准;信贷经理变得主动、勤快;工作交接时快捷方便、一键转换……可以有效解决客户住所位置不准确、信息资料不完善、信贷经理办理效率不高及后续管理不精细等问题。”
说话间,系统就把我们导航到了此行的目的地——解店镇上义村授信户贾中青家。
这里地处稷王山半山腰,特殊的地理位置让村里的老百姓早早就思谋新出路。
20世纪80年代末,为了生活,不到20岁的贾中青就从信用社(2018年改制为农商银行)贷款1000元,投资养鸡行业。
不懂技术、没有经验,第一次养鸡贾中青赔了钱。
第二次,他选择在村里一个废弃的窑洞内来养,数量扩充至500只。那一年,他吃喝都在鸡舍,一心一意地照顾着鸡苗。
“为啥这么拼?”
“因为从信用社贷了2000元。”
苦心人,天不负。那一年的精心喂养让贾中青尝到了甜头,年底一算,入账一万元。要知道,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晋南,“万元户”还是比较少的。
大好形势让贾中青干劲倍增。第二年,他购进鸡苗2000只,准备大干一场。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那年,天气大旱。贾中青购买的鸡苗又出了纰漏。
贾中青回忆,之前购买的鸡苗品种是海兰褐,而那年是新品种黄金褐。新鸡苗公母难以区分,也适应不了干旱气候,肉鸡价格低,蛋鸡产蛋率不高,这让他一下子赔了近两万元。
“那年,上义村七八十户养鸡的,全都赔了。”万荣农商银行城关支行客户经理贾智峰说。当时,贾中青的第一笔1000元贷款,就是他给办理的。
“可是,下乡时,每次见到贾中青,他从不提赔钱的事,贷款利息也总是按时结清。”贾智峰后来了解到,贾中青是借别人钱还的贷款。
在哪儿跌倒,就在哪儿爬起来。黄金褐鸡养不成了,贾中青又换成了海兰褐鸡。这一次,他适当减少了养殖规模。
口碑佳、信用好……多年交往下来,贾中青给贾智峰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样的人,咱就得支持!”贾智峰说。
1995年,贾中青的鸡苗再次达到了2000只。此时,他在信用社的贷款已达1万元。
此后10年间,靠着养鸡,贾中青不仅还清了贷款,还有了存款。
当种菇失败的时候
小鸡配香菇,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营养又美味,可对贾中青来说,却没那么“可口”。
2005年,贾中青被推选为上义村党支部副书记。
同年4月,一位老村干告诉贾中青,种植香菇效益不错,如果成功推广,可为村民谋得新的致富路子。
为此,贾中青先后两次带队到河南西峡县考察香菇种植项目。
很快,上义村就热闹起来了。
贾中青带头租了4亩地,建起大棚,种了1万根香菇棒,另有20户村民也跟进种植香菇。
彼时,1根菇棒的成本核算下来是3.5元,仅1万根菇棒就要投资3.5万元,还有配套设施的投入,贾中青不得不从信用社贷款1.5万元。
梦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由于技术指导不到位,香菇棒在灭菌环节不达标,导致霉菌把真菌吞噬了。“可以说是全军覆没。”贾中青说,“21户中只有一两户不赔钱。”
2006年,村里种香菇的农户锐减至十一二家。考虑到第一年的情况,贾中青就在自己家把香菇棒培育好,然后再让村民拿回家。
即便这样,菇农们的收成还是不乐观。由于菇农们没有挣到钱,贾中青几乎承担了全村的菇棒钱。
两年算下来,他搭进去10万元。好在那两年,养鸡的收益还不错,再加上信用社的支持,贾中青勉强过得去。
“他是为村里发展特优产业蹚新路呢,失败不可怕。”贾智峰说,“况且不管再困难,老贾也从不欠息、从不逾期。”
2007年,上义村种香菇的就剩贾中青一个人了。面对基本宣告失败的上义香菇产业,信用社不仅不断贷、不抽贷,而且对他的扶持达到了5万元。
“那年的结果是收支持平,可也没法再干了。”贾中青笑着说,“再投下去,连信用社的利息都结不了了。”
说到利息,贾智峰告诉笔者,相比过去,现在利率低多了。
今年4月,为推动“整村授信”提质增效工程,万荣农商银行出台让利政策,支农贷款利率比上年下降12%;如果是下属支行认定的信用村,利率在此基础上再下降10%;如果被总行选定为示范村,在前面“两降”的基础上再下降10%。
目前,贾中青就享受到了这些优惠政策。
当猪价走低的时候
“转型香菇”一役,让贾中青手头紧了。迫于生活压力,他到村里一石灰厂打工。
2008年,解店镇南牛池村原党支部书记赵民生受镇政府委派,在上义村开展宅基地登记管理工作时,贾中青负责接待。
得知贾中青的遭遇后,赵民生建议他养猪。思来想去,贾中青决定先抓10头小猪,少投资一点,养着看。第一茬,他就赚了1000元。好的开头,让贾中青对养猪产生了兴趣。第二年,他就全面停止蛋鸡养殖。
同时,他不断学习有关知识。“一般猪的孕期是114天,产仔后间歇22天至28天,就可以再孕。这个时间必须算准,不然一年少养半茬,两年就少养一茬。”贾中青介绍。
贾中青养猪一直坚持自繁自养。他的一头母猪,最多一次产崽23只,成活18只。就这样,生了养、养了卖……直到2018年前半年,出于对市场行情的预判以及考虑到非洲猪瘟带来的不利影响,他很快将80多头母猪出栏,“及时踩了‘刹车’”。
养猪这10年,贾中青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结清了贷款,在村里盖了新房、在县城买了单元楼、添了两辆小轿车,还时不时和老伴出去转转。
到了2019年3月,一些觉察到养猪行情即将变化的朋友告诉贾中青,“猪娃可以抓了”。正巧,邻村一养殖户想清仓,他就从农商银行贷款5万元,把对方的40头小母猪全部买下了。
“之所以给他贷款,一方面是他的经济实力支撑着,房车都有;另一方面是猪肉行情确实已有好转迹象。”贾智峰说。
果然,一个月后,猪价就涨了一半;两个月后,猪价翻了一番。
2020年春节一过,贾中青的第一茬70多头猪出栏了。虽然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但猪价还是很可观。两个月后,第二茬50多头猪上市,尽管猪价降了一些,可他还是赚了不少。
如今,面对猪价走低,他并不着急:“猪价肯定不会老是这么低,咱现在养的都是猪崽子,只要安心把猪养好,几个月后,不怕卖不上好价钱。”
特别是今年5月下旬,贾智峰通过“整村授信信息采集系统”App为贾中青授信10万元,与他共同守“猪”待“突”。
智能授信大踏步,金融活水化甘霖。夏至日长,丰收在望,广袤的后土大地正描绘着农商银行鼎力扶持“三农”的壮美画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