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致敬乔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20 10: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那天去吃摊子,碰到一位结交了三十多年的老熟人,问我扶贫驻村的地方在哪,我说,乔村。他略微愣了一下,连忙说,好村子么,乔村养牛以前憨有名哩。

乔村是万荣县光华乡东北部的一个小村。当地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流传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几句民谣:

乔村的牛,丁村的地,

南火上的棉花王胡的戏。

丁村土地肥沃,粮食产量高;南火上村的棉花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王胡村的家戏艺人多,演技高,基础好。而乔村饲养的万荣大黄牛,在晋南乃至全省都是首屈一指。

万荣大黄牛被形象地描画为“狮子头、老虎嘴、兔子眼、顺风角、木碗蹄”,因毛黄体硕而得名,肉役兼用。这种牛杀出的牛肉肉质鲜红,肌纤维细,脂肪总量少,瘦肉比较多,与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延边牛并称全国五大地方良种牛。

乔村土肥水美,林木茂盛,养牛条件丰厚,历史悠久,具体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至少在解放前就小有名气。村上有一个叫吼子的人,出门时只要看到有奄奄一息的或者残疾的牛犊就会便宜买回来,养大养肥后再卖掉,从中挣了不少钱。后来吼子当了大队书记,虽然斗大的字识不了一箩筐,但养牛这条真经是抓到手了。一个六七百口人的村子,生产队时期养牛超过了200头。

包产到户以后,乔村又实现了大黄牛由集体饲养到村民自养的迅速转向。

春秋时鲁国的贫寒书生猗顿生计艰难的时候,曾求教范蠡经商致富的秘诀,范蠡说,子欲富,当畜五牸。牸就是母牲畜。后来的乔村村委会主任深谙这个道理,利用联产承包分下的一头母牛繁殖,留小卖大,买瘦卖肥,几年间出售大黄牛11头,家里人均纯收入1500块钱。

那时的1500块钱,可真的顶钱。其他农户看到后纷纷效仿,一时间,“养牛”成了乔村街谈巷议的热词。从1980年到1985年五年时间里,乔村大黄牛从土地刚下放时的156头,猛增到520头,户均2.8头,人均年纯收入300块钱,比养牛前激增了两倍多。乔村闷声发“牛财”的故事最终上了官方“热搜”,时任省长王森浩亲临乔村,为乔村发挥优势和先人一步的做法点了大大的赞。



乔村村子不大,却生得玲珑精致、眉清目秀,颇有几分小家碧玉的感觉。但不靠大路、缺少地利这个致命伤,让乔村的知晓度大打折扣

好在乔村天然懂得择善邻、蹭热点、借力打力的道理。乔村的正西是薛吉村,据说该村村民是河东四大望族薛氏家族的重要支脉。盛唐时期,薛吉村的薛元敬、薛收和薛德音叔侄三人才华横溢,而且都登上了高官显位,时人谓之“河东三凤”。乔村和薛吉二里之遥,连畔种地,联姻结亲,多多少少会吸纳一些“三凤”的灵气。

说来也怪,乔村到底和凤凰也沾亲带故了。先前,村西有个池,池边有棵树,树形犹如一只凤翅,大有展翅高飞之势。村里老年人预言,这是乔村要出大官才有的兆头呀。

廉炳华兄弟俩不负众望,帮乔村人圆了这个梦。

廉炳华是家里的老大,字子荣,前清生员,北京法政大学毕业后在新疆省学务公所专门科任科员,国体改组后任新疆省议会副议长,民国二年(1913)任国会第一届参议院议员及总统府顾问,兼任绥远省托城县县长。议会解散后,他回村待了一段时间,恢复议会后又在护法议会中任职,曾获二等大绶嘉禾章。廉炳华官位耀眼,却能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民国纷乱中,机敏权变,左右逢源,到老平安着陆,颐养天年,可谓善终。

令人称奇的是,廉炳华的六弟廉炳莘,也是一个民国县长。廉炳莘考上国立北京大学,走的时候家里没有钱,他妈向别人借了几块银圆才使得他勉强成行。到了北京以后,他由大哥廉炳华接济。廉炳莘民国十七年(1928)在陕西石泉县当了县长后,才慢慢还了欠人家的账。一年后,他调任陕西省南郑县县长,新中国成立后在汉中市粮食局工作,也算是有一个好的结局。

水有源,树有根。村里人都说,他们家之所以出了个双子星,是他家爷爷积德行善的结果。

廉炳华爷爷是村里的郎中,权且叫他廉大夫吧。有一次,廉大夫去南张村给一个当铺老板看病,正在号脉,当铺里的饭熟了,小伙计说,廉大夫吃饭吧。

廉大夫厉声喝道:“吃什么饭?我又不是要饭的!如果我看了以后病人有起色,我再吃饭也不迟;如果没有起色,我立马滚蛋。”

艺高人胆大,脾气也大。廉大夫开了方子,当铺老板煎药服了后,竟立马神清气爽,能下炕走路了。老板自是感激不尽,给廉大夫送了两个食箩,一个装的是吃食,一个装的是财宝。廉大夫推辞不过,便让人把财宝变卖,开了一家诊所。

廉大夫医德高尚,求诊问药的人自然很多。他对家人说,凡是套车来的,不用着急;凡是走着来的,赶紧给人家看。家人不解,他解释说,走着来的,都是穷人,你不给他看病,他就被耽搁了;套车来的,你不给看,他自会到别的诊所去看。在药品定价上,富人来抓药,可以适当留点利润;一般人来抓药,保本就行。若是穷人,廉大夫会说,开什么药,你去地里挖点什么什么草,回家后如何如何加工,喝了即好。病人回去以后如法炮制,果然灵验。廉大夫常常自嘲说,你们说,世界上还有像我这样的憨憨吗?



历史常常是颠三倒四、河东河西。虽然现在乔村深陷周边村的“重围”之中,但是数十年前,乔村却是万泉县、荣河县和河津县三县交界的风水宝地。它扎在万泉县的地盘儿上,西临荣河县,北靠河津县,风土人情也融合了三县的基因特点。

乔村有个工匠,给别人家盖房,房子就要竣工的时候,他发现山墙有点倾斜,急忙先用肩膀扛住墙体,对主家说,快去找根木杠子过来,把墙撑住。主家木木地说,我家没有木杠子。工匠骂道,倒灶哩,我就不爱给你们这些穷鬼盖房——穷得连根木杠子都没有……这是荣河人的基因。

乔村人脑子活泛,肯吃苦,在外经商由来已久。相传,乔村南池中间有四棵高大的钻天杨。快过年的时候,在陕西那边当掌柜的、熬相公的都回来了。走到韩城地界的时候,远远就能看到这几棵大树,仿佛深夜里家里留灯的窗户,给游子亲切、踏实和温暖的感觉。包产到户以后,乔村人先是赶集卖布匹,再是出去打饼子,现在又是常年在外跑防水做家政。户看户,人带人,呼啦啦走了一大片后,村里剩下的都是些慈眉善目的老年人和活泼可爱的孩子。这是河津人的基因。

乔村不仅是旧三县地理的要冲,也是方打圆精神的标杆。最兴盛的时候,乔村有大大小小的庙宇十余座。在众多的庙宇当中,位于现在村委会北侧的娘娘庙最为显赫。娘娘庙面阔三间,娘娘彩色塑像端坐中间,雍容华贵,仪态大方。寝宫前有献殿,献殿前有两个铁制旗杆,高耸入云。旗杆底座为石基,盘龙栖凤,雕琢精良。可惜这些建筑都被人为毁坏,不复存在。

在乡村公共建筑群中,除了庙宇,戏台也不可或缺,特别是以“酬神”为口号的献戏逐步向以“娱人”为目的的表演转变后,戏台更是凝聚人气的地方,也是能工巧匠显露绝活的地方。娘娘庙、献殿的正前方是乔村戏台,三者构成一个布局合理、和谐有序、相互支撑的精神文化图景。戏台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单檐硬山顶,三架梁后搭牵,梁上题记为“大清道光十四年(1834)合村创建歌舞楼一座伏祈告竣之后吉祥如意”“大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重修歌舞楼一座伏愿告竣之后永保合村平安”,表达了建设戏台的美好愿景。戏台后墙外侧镶嵌琉璃麒麟送子图,立体构图,惟妙惟肖,也契合了娘娘庙的责任担当。

我国最早修建砖砌木构固定舞台的记载是万泉县(今万荣县)桥上村后土庙,内有“河中府万泉县创建后土圣母庙记”石碑一座,记载舞亭建于景德二年(1005)。乔村戏台建造历史虽不足200年,但巧夺天工,形制俊美,且仍在演古喻今。乔村距桥上不过10公里的样子,一东一西,你呼我应,这其中,应当有万泉人的基因传承吧。

王鹏举/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9-22 23:32 , Processed in 0.07190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