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杨蓬村在外游子樊文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9 16: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蓬村在外游子樊文俊.jpg
你有没有一个从小就埋在心里的梦想,一直为它努力,直到实现。

“我小时候太爱看书了,对书的渴望非常强烈,可是没有书看。”樊文俊说,在那个年代,农村缺乏书籍,他只能看比自己大三四岁的小舅舅和大哥的语文课本。那时,村里一个家境比较好的同学有一套小人书,十分珍惜,不外借给人看。因为比一般孩子看书多,那位同学的语文作文写得非常好。对有书看的那份羡慕,让如今的樊文俊都念念不忘。

还有一件事让樊文俊耿耿于怀。有一年假期补课,学校新来的一位老师说到“里程碑”,当时已经6年级的他们,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个词。这种捉襟见肘的知识面,更加深了他对书本的渴望。

因为小时候的梦想没有实现,长大有一定的能力后,樊文俊就特别热衷于买书、看书,不论什么类型的书他都是惜之珍之。

2006年,在长治工作的樊文俊加入了一个车友会,出去自驾游玩的时候,大家参与了“多背一公斤”的公益活动,为贫困落后地区的孩子准备一些书籍或是文具,与他们面对面交流、做游戏,给他们讲课,开阔他们的视野。

做公益一年多,这个过程,让樊文俊收获了很多感动,又一次的“多背一公斤”活动后,看到孩子们的开心笑颜,猛然间唤醒了他记忆深处的往事。

儿时的那份遗憾历历在目,现在自己的经济条件好些了,在照顾自己孩子的同时,樊文俊想如果给家乡的孩子多订些书籍,让他们有书可看,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随后,樊文俊委托自己的堂弟樊武杰,每年花费两千多元给杨蓬学校订了十几种孩子们喜欢看的书。《读者》《童话文学》《故事会》《我们爱科学》《幼儿画报》《少年文艺》《小小天才》等,这些书刊每个月都有更新,而且内容丰富、立意新颖、分析问题透彻、故事有深度,可以让孩子多一些思考。培养求知欲,保持好奇心,是学习源泉。买书,是世界上最合算的事情,花几块钱,可以学到无穷的知识。让杨蓬学校的孩子想看书的时候有书看,可以开拓视野、开阔思维。樊文俊想,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乡村不少学生均转移到了城里上学,有人问樊文俊,这样继续做值得吗?

樊文俊说:“哪怕只有一个孩子,在他想看书的时候有书看,我的目的就达到了。”在他看来,留在乡村的孩子更需要书籍的滋养。

传统文化的受益者、倡导者

2009年,有一次去太原培训,当时的一场《道德经》讲座让樊文俊深受启发。“孝顺的孝字,加上文化的文字,就是教育的教。无孝不教。”一句话点醒了他,为父母、为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就是孝顺。之前,虽然樊文俊读书时喜欢摘录一些名言警句,但那都是零散的。之后,樊文俊开始有意识地系统接触一些国学经典,买书看书,从网上听课,逐步慢慢深入了解。

在樊文俊的影响下,他的儿子樊金泽从小喜欢读书,爱背诵经典《弟子规》《千字文》等,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对儿子的学习,樊文俊基本没有操过心,甚至都没有花过补课费。如何用这部分节省的费用,去做更多的公益?如何让更多的孩子也诵读经典,从中受益,改变命运?

他开始在杨蓬村有500人的乡情微信群里,倡导学龄儿童背诵《弟子规》,鼓励家长将孩子背诵的视频发到群里。《弟子规》分为5部分背诵,能顺利背完第一部分的先奖励10元,全文背诵完再奖励100元,群主李振虎先生受他感动,也奖励60元。在红包的激励下,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第一批有13个孩子背诵了全文,23个孩子背诵了部分段落。

孩子们就像一张白纸,那些曾经背诵的古诗词,即便晦涩难懂,但还是静静埋进了他们记忆的土壤。用时张嘴就可以说出来,这就是背诵的力量。用樊文俊的话说,学生多考一分,不如学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积累文化知识,这在未来可不是一分、两分地加,会十几分、几十分地加!

最初,非议也有不少,有人支持樊文俊说了一句话,“现在看着不理解,等过了3年、5年,他们就知道好处了”这让樊文俊十分感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比如“父母命,行勿懒”,父母让我们做事,我们不能懒惰。这些道理背熟了,长大了就不会忘,同时也会理解它的意思,能用这些道理规范自己,去做一个有用的人。

之后,樊文俊和杨蓬学校的校长沟通,希望学生可以加强传统文化学习,在课余时间,通过老师领读,带学生们诵读经典《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没想到效果非常好,孩子也特别喜欢。

樊文俊倡导让人组织村里的年轻妈妈、准妈妈以及奶奶一起诵读《弟子规》。常言道,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妈妈的个人素质决定着一个家庭的整体素质,是关系到孩子前途命运的关键因素。

樊文俊本家的堂弟媳妇,带着家里的一儿一女诵读《弟子规》,鼓励孩子的同时,她自己也变得很自信,对许多事得心应手。她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心得:“一本书、一杯茶,不觉寂寥,没有烦恼”“心中有目标,喜欢一个人静静思考,摸索自己的‘个人方式’。‘静’让我很享受”。现在,不仅她的孩子成绩越来越好,她自己还升了职、涨了薪。

从最初需要小礼品来发动跳广场舞的大妈来诵读经典,慢慢地,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主动参与进来。去年的中秋节,更是全村出动,上到80岁老人,下到怀里抱着的婴儿,200多人齐诵《弟子规》。最后经过评比,选出了15名优秀学员统一颁发了奖状。

“好多人一辈子都没有领过奖状,没有机会展示自我。其实,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认可和鼓励。”樊文俊深有感触地说。

樊文俊说他现在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把国学经典用现代浅显易懂的语言传播出去,让孩子们读好中国书,写好中国字。他还帮杨蓬村策划了《中国梦:我是好儿童》讲故事比赛,鼓励孩子勇于展示自我;组织开设公益书法班,用优秀传统文化充实孩子的假日生活。

因为杨蓬学校的这些先进做法,该校被运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协会定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做公益还是需要高调一点

“做公益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而是你自己相信,参与公益,自己才是最大的、真正的受益者。”这是马云2018年在XIN公益大会论坛上的一句话,也是樊文俊内心的真实写照。

2018年,儿子樊金泽以总分660分的成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对樊文俊一家来说,是一件大喜事,他想庆祝一下,做一件有纪念意义的事。

2018年8月,樊文俊专门给村里捐赠了一块石刻的《弟子规》,让学生便于记忆并践行。他觉得《弟子规》不仅要刻在石头上,更要刻在大家的心里,让杨蓬村的人诵读《弟子规》,落实到生活中,知书达理明是非,做到知行合一。

樊文俊做的公益不仅有这些,每逢节日,他还会为学校的老师送上米、面、油等节日礼品,同时,他还是长治雨花斋的义工。雨花斋是一个免费素食餐厅,每天接受大家捐赠的米、油、菜等,对来吃饭的人来者不拒,向公众传播感恩理念,传播传统文化。

因为这份热爱,樊文俊的生活每天都很充实,就像人们说的那样,做公益的过程,不是你在帮助别人、改变别人,而是你自己在变好。大家都在努力变好,世界也会变得更好。

之前樊文俊做公益,特别不希望被人看见、被人提及,只是悄悄委托别人做就好,现在的他不这么想了。马云说,“公益不分大小,不是看捐了多少钱,而是你唤醒了多少爱心,唤起了多少人一起参与。”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樊文俊认为,做公益还是要高调一点,正能量应该被传扬,人内心的善良需要被唤醒。
樊文俊先生做义工时与小朋友在一起.jpg
看樊文俊的朋友圈,那是满满的正能量,不是分享公益心得,就是在做公益活动,充实而快乐。事实证明,因为这样的做法,他也感召了身边很多人。长治的很多朋友因为他,开始留心公益,参与公益活动。因为他的努力,引来了很多杨蓬村在外的游子加入到回馈家乡的队伍中来。前不久,杨蓬村的很多年轻人积极捐助,为家乡的美丽乡村建设修整大路,贡献力量。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这是樊文俊近日分享在朋友圈中杨蓬村孩子背诵《笠翁对韵》的视频。寒假期间所有能背诵《笠翁对韵》的孩子,他奖励每个人20元麻花,让家长们给自家宝贝把视频拍得美美哒,一起见证。已经背诵了的小天才有:薛吉祥、张莹丹、樊思言、李靖丹、李梦洋……

杨蓬村孩子的寒假,除了感受过节的热闹气氛,也不忘学习国学经典,还能收获到爱心人士樊文俊的小小奖励。

樊文俊,1972年生于万荣县光华乡杨蓬村,现在是长治一家企业的普通职员。作为一名工薪阶层的他,13年来一直坚持为家乡的教育文化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刻还在长治的他,已经连续五天,每天上午、下午两场公益春联书写,给社区和街坊送祝福,回到家基本已是十点以后,累得倒头就睡。

1月12日晚9时,樊文俊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

薛丽娟/记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13 12:17 , Processed in 0.045587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