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散文] 学一点精致的“淘气” _刘纪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4 09: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楼梦》第九回贾宝玉之父贾政在教训宝玉和书童时骂道:“你们成日家跟他上学,他到底念了些什么书!倒念了些流言混话在肚子里,学了些精致的淘气。”

贾政用“精致的淘气”来形容贾宝玉的调皮捣蛋,十分新鲜别致,很有意趣。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淘气。所谓淘气就是不听管教,不务正业。但贾宝玉的淘气却不一样,他是“精致的淘气”。所谓精致,除了有精巧细致的意思,还有情致、情趣、美好之意。

那么,贾宝玉“精致的淘气”到底是如何精致的呢?

仔细阅读《红楼梦》,感觉贾宝玉那些所谓“精致的淘气”,大概不外乎是这样几种吧:

一是不读正书,偏偏爱读闲书,是个典型的杂家。那些用来考科举仕途之书,他都不爱读。说那些书误人子弟,读书的人都是禄蠹。所以他不愿下功夫。但他对那些功课之外的文学书籍和各类闲杂书籍却极为喜欢,甚至沉醉其中,对李白、李贺的诗和《诗经》《西厢记》这些甚为熟悉,而且如痴如醉,烂熟于心。连给丫鬟、小厮起名字都大有来头,什么“袭人”“焙茗”莫不如此。大观园建好之后,父亲带他到里边游玩,看到那么多奇花异卉,他一口气就说出了一大堆花草的名字:这一种大约是清葛,那一种是金簦草,这一种是玉蕗藤,红的自然是紫芸,绿的定是青芷。想来《离骚》《文选》等书上所有的那些异草,也有叫什么藿蒳姜荨的,也有叫什么纶组紫绛的,还有矾石、水松、扶留等,又有叫什么绿荑的,还有什么丹椒、蘼芜、风连。如今年深岁改,人不能识,故皆象形夺名,渐渐唤差了,也是有的。从这里不难看出,贾宝玉读过的闲书之多之杂。其中涉及的就有《离骚》《字汇》《楚辞》《吴都赋》。这些都是正常学问之外很难读懂的书。仅此一点,连一向看不惯儿子做派的贾政都点头称是,高看一眼。

二是不务正业,却偏偏喜欢旁门左道。男子汉成长期间该学的东西他不学,却把功夫都用在了佛道经典上。《庄子》《老子》他不仅不假思索,顺手拈来,而且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参禅悟道。他会看药方,识药性,给女孩子配胭脂水粉,把那些女孩子伺候得服服帖帖,是个典型的暖男。他写的《姽婳词》和《芙蓉女儿诔》哪篇不是文采斐然,辞藻精美,自创新意,余韵悠长。虽然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但贾政座上的那些文人雅士们哪个能及?

三是寻欢作乐,到处游荡。和所有纨绔子弟一样,他对那些吹拉弹唱、斗鸡走狗、声色犬马的学问,都很在行,样样精通。他爱喝酒,会猜拳行令,还会唱酸曲。他唱的《红豆曲》一开口就把薛蟠甩下了几条街。他经常和蒋玉菡、柳湘莲之流骑着高头大马在野外游荡,和林黛玉偷看《西厢记》,还能用里边的诗句表达自己的内心。

四是野气十足,荒诞不经。他第一次见林黛玉,就摔玉发脾气,弄得林黛玉下不来台;他和茗烟去野外闲逛烧香,叽叽咕咕,煞有介事;他喜欢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有一次探春见了贾宝玉笑道:“这几个月,我又攒下有十来吊钱了。你还拿了去,明儿出门逛去的时候,或是好字画,好轻巧玩意儿,替我带些来。”宝玉道:“我这么城里城外、大廊小庙地逛,也没见个新奇精致东西,左不过是那些金玉铜磁没处撂的古董,再就是绸缎吃食衣服了。”探春道:“谁要这些。怎么像你上回买的那柳枝儿编的小篮子,整竹子根抠的香盒儿,泥垛的风炉儿,这就好了。我喜欢的什么似的,谁知他们都爱上了,都当宝贝似的抢了去了。”宝玉笑道:“原来要这个。这不值什么,拿五百钱出去给小子们,管拉一车来。”探春道:“小厮们知道什么。你拣那朴而不俗、直而不拙者,这些东西,你多多替我带了来。我还像上回的鞋做一双你穿,比那一双还加工夫,如何呢?”

这一段,既可看出兄妹二人的亲昵之情,也可看出二人之间审美情趣的相似。贾宝玉从小商小贩那里淘来的民间手工艺品,深受深藏闺中的探春的喜爱,可见这“精致的淘气”的魅力。

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精致的灵魂万里挑一。贾宝玉就是那个万里挑一的精致人。精致的淘气,体现了他生活的总基调和风格。

其实,《红楼梦》本身就是一本“精致的淘气”的书。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吸引了众多的读者,至今仍在不断圈粉。

我的一位朋友说,他母亲一辈子喜欢《红楼梦》,每天只要有时间就要读上一段,边看边笑,边看边叹气,边看边流泪。后来母亲去世了,那本《红楼梦》留给了他。他也喜欢《红楼梦》。经常翻阅母亲留下的这本书,母亲的气息无处不在。他一边翻阅,一边也像母亲一样哭啊笑啊,那种傻傻的样子,自己都感到好笑。这也就是《红楼梦》的魅力吧。可惜他母亲生前我没有见过。如果还活着,我一定会拜访,因为我也喜欢《红楼梦》,我们之间有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互相之间听得懂。但即使没有见过他的母亲,我想象中那位母亲也是温文尔雅,漫卷诗书,举手投足之间自然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高贵丰盈。那是用墨香和书香长时间浸染积累出来的。

我的朋友向我说起他母亲读《红楼梦》时,总是带着一种自豪。完了总要带上一句,“我母亲身上的那种气质,我怎么也学不来”。我说,那是一种精致生活培养出来的气质。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感到活得太累,除了沉迷工作,就是繁杂家庭事务的缠绕,忙忙碌碌,身心俱疲,甚是焦虑无奈。连那些功成名就的大腕们也束手无策,何况我等寻常之辈。

这个时候,一种精致的淘气就是你最好的精神疗养。让你安静、沉迷,让你把自己还给自己。你所有的情绪,可以在此宣泄、释放,也许还能开出绚烂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读书、写字、治石、玩茶、赏壶、藏票、摄影、种花、弄草,或游走于山水,或穿梭于巷道;或激情于歌厅,或醉情于美酒;或走进厨房,做一道最喜欢的美食

身体是自己的,自己有支配权。只要有益于身心,只要于家于国于他人无害,没有什么不可为的。

我身边的朋友,大凡有些成就的,基本上都有些精致的淘气。前几日,恰好看到一篇文章,内容与我要写的文章有些相似。其中引用美学大师朱光潜的几句话非常到位。

朱光潜在《谈休息》中写道:人须有生趣才能有生机。生趣是在生活中所领略得的快乐,生机是生活发扬所需要的力量。人总要有一些爱好,让闲时的自己多些充实。

这话说得真好。

有人说,人只有两类:有趣和无趣。面对生活,我们有时真的需要放弃某些东西并成全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说实话,有时,真正成全你的恰恰就是那些上不了台面的精致的爱好。

我们知道王世襄这个人,不是因为他的文学功底好,而是因为他是个大杂家。他写的一本名叫《锦灰堆》的书,我仅仅是在朋友家里翻看过几次,但其中涉及家具、漆具、竹刻、工艺、则例、书画、雕塑、乐舞、忆往、游艺、饮食、杂稿等多类。其涉及面之广,在个人的自选集类书籍中极为罕见,从中也可看出作者兴趣之博杂,积累之用心。其中对竹刻、葫芦、鸽哨这类小玩意儿的长篇讨论,不仅开前人论述之先河,而且观察之细腻,论述之精妙,读之令人忍俊不禁,敬佩不已。以小博大,可看作此书之大特色吧。也正因此,王世襄成了一位举世无双、让人叹为观止的大学问家。

花一些无用的时间,读一些无用的闲书,干一些无用的事,学一些精致的淘气,取悦自己,沉浸其中,乐在其中。作为一种爱好,不需要分享,也无需张扬。

有了这些,也许你就会发光。但愿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精致的淘气”,精致的爱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11 07:03 , Processed in 0.044119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