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游子不忘桑梓情_董其武的故事(3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11 10: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面我们讲过董其武家在旧社会过年时没有一斤面,几年都过不了,同学杨长茂给他家送了几斗麦子,他去太原考军校没半文盘缠,本村董盼银借给他五块大洋,他从军后,官当大了,一刻也没有忘记有恩于自己的乡亲伙伴,所以每年适当的时候,他都要给杨长茂寄一定数额的钱,以报答杨长茂当年的慷慨之举。当在绥远定居下来之后,他还把董盼银老汉接到绥远,好酒好饭相待,尊为上客,陪老汉四处游玩,赶回家时,用军挎包满满装了一挎包银元,还赠给一件将军呢大衣,让警卫员亲自护送,陪老汉骑马返乡。他经常给人讲,人在困难的时候得到一点点支援,比富裕时得到一火车帮助还让人难忘。正如河津当地一句俗话:饥了送一口,强如有了送一斗。

为了回报固镇村父老乡亲,反哺故乡养育之恩,在1955年前,农业合作化使村里变成了大集体,为了便于村里宣传政策,指挥生产,董其武自费购置了一套先进的扩音设备,从北京运回到固镇村,如果用现在的眼光看就微不足道,拿当时的情况可以说如获至宝,从此村里高声喇叭震天响,蒲剧乱弹韵悠扬,党的政策宣传好,生活水平步步高。

在20世纪70年代初,固镇村决定上电,当时全国电气设备紧缺,大队写信向董其武求助,接信后,他向周总理反映,很快购置了大型变压器、电动机,这些设备到村后,又缺1000米高压线,董其武又和北京军区联系,自己买了一车皮,使固镇村实现了电气化。

在八十年代,村里想办企业,又麻烦董老,董老想方设法,从山西省银行为村里争取了80万元无息贷款,在吕梁山上的下化乡办起了“固镇煤矿”后又转包外营,十多年的租金收入为兴办教学大楼、农电改造等公益事业提供了经济来源。可以说,这几件事在固镇村人所共知,传为佳话。

当我市原人大副主任张桂录、审计局长张文民拜访董老,问及到抓革命促生产时,董老说固镇村,素有丁樊果子(固镇桃的美称),现在沟沟坡荒地都栽上了桃树、果树真了不起。

在接见原副县长赵瑞生,问到固镇,说到水利时他说,我们固镇村地少人多,过去老百姓很苦,北山滴水崖,常年流水,小时候背炭到滴水崖,还要喝几口水,遮马峪水大,因浇地,我们固镇村和舅家西卫村打过架,死了好几个人,你是管水利的,把水治好,为老百姓造福啊!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志龙回忆说,他先后见过董老6次,董老的一言一行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每次董老都要告诉他回去后给县上领导讲一讲,一是把农业生产搞好,河津人多地少,粮食过不了关群众就要饿肚子;二是把水利的事搞好,没有水就没有粮食,希望县上投资,多打些水井解决好人畜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三是把教育的事办好,让娃娃们上学有个好环境。

董其武在日理万机中经常给历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原珊宝、原社喜等同志写信,出谋划策,加快固镇村发展。

另外据我市柴天录、任振荣讲,他们分别是1957年(河津兵163名)和1963年(河津兵70名)入伍到69军的,董其武知道来了河津新兵,两次从北京来到驻地,专门看望河津新兵,问寒问暖,鼓励河津兵,为祖国服役,为河津争光。同时,他还关心河津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得知九龙庙修复后,主动捐款1000元,并书写了“堪壮三晋”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还为山西省河津县图书馆、山西省河津文化馆题词牌匾,并在人大政协期间多次提案河津吸毒问题。据时任公安局长王崇俊回忆,董其武得知河津有吸毒(抽白面面)问题,反映给邓小平,1983年胡耀邦到山西视察,邓小平让胡问一下此事,胡到山西后,把运城地委书记仝云叫去后,问及此事,仝云从太原没有回运城,直接到河津,让县上汇报,当时王局长汇报了此事,一方面本县进行了打击,另一方面是安邑半坡药厂大量出售安纳钾粉,仝云回去后,处理了药厂厂长。

正是:

游子不忘桑梓情,心系故乡意正浓。

为民办事有声望,精神可嘉是榜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13 10:35 , Processed in 0.053515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