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随笔] 吃鸡蛋的故事_ 王建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29 10: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阳春三月,百花初放,小草青青,杨柳婆娑,又是一年清明时。

小时候,孩子们除盼过年、过元宵节外,再盼的就是上坟(即清明扫墓)。因为这一天他们可以“合理”的请上一上午假跟着大人去上坟,以暂离那枯燥的课堂,还能吃到一个难得的鸡蛋。上坟之前,家里都提前蒸了形态各异的大馍,大馍上插着用面捏的墨汁涂黑或颜料染色的小鸡、燕子、狗、蛇等小动物。上坟时将这些大馍放在筐子里,同时还放煮熟的一碗黑豆芽、一碗熟菠菜、一碗剥了皮的熟鸡蛋、一碗用开水冲过的玉米糁。上坟时,人们拿着铁锹,挑着担子,一头是装着蒸食筐子,另一头是一个盛满凉水的茶壶,同一家族的人相随共同上坟,路线由远及近。孩子们没有大人们那般思念祖先故人的悲伤,而是跟在大人的后边三五成群,踢打逗玩,又说又笑,活蹦乱跳。大多数孩子并不是沉浸于上坟的气氛中,而是挂念着中午回家后大人分配给自己的一个熟鸡蛋,同时每人还可以吃到一个“银裹金”的馒头(玉米窝窝外面裹一层薄薄的白面)。

一个鸡蛋难道就那么让人挂心吗?在现在的人看来,吃鸡蛋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喜欢淡的煮着吃、蒸着吃,喜欢有味的炒着吃、煎着吃,做法多样,吃法多样。如今,鸡蛋作为一道普通菜出现在人们餐桌上是太司空见惯的事了,然而,在八十年代之前,要想吃一个鸡蛋,可不是一件随心所欲的事情。那时候,一般人家的孩子,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法定”两个蛋,一个是生日时给孩子吃一个鸡蛋,再则就是上坟这天吃一个鸡蛋。现在的人们不仅要问,那年代是不是鸡蛋太紧缺?回答是否定的。那时候家家养鸡,户户喂羊(过年时享用),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生活资料全由集体分得,家里经济唯一来源就是鸡蛋。那时候鸡蛋基本上不论斤而论个卖,每个鸡蛋一毛钱,能换二斤韭菜、五盒火柴等等。当时实行的是供给制,人们根本不能个人做买卖、开商店,倒是每个行政村基本上有一个商店(当时叫社会主义商业大院),人们的日常用盐、火柴、煤油(点灯用)全拿鸡蛋去换,所以每只母鸡都是农家的一个“活期存折”,都是一棵摇钱树,谁家的下蛋鸡如果突然死亡,大人真能心疼的掉眼泪。


记得有一年上坟时,我盯着筐子里的熟鸡蛋在不止的垂涎,趁人不注意偷吃了两个。中午回家后奶奶发现少了两个鸡蛋,便开始排查这两个鸡蛋的去向,查来查去,我被查了出来。奶奶铁着脸无奈地说,现在说啥也赶不上了,明年上坟时,不给你分鸡蛋!我低下头没有什么好说的。

第二年,清明上坟时,我的心总是忐忑不安,生怕奶奶还记着这件事。还好,奶奶依然分给我一个好吃的鸡蛋。


又是一年清明时,我不仅又想到小时候鸡蛋的故事。也但愿人们在生活富足的年代,能珍惜粮食,尊重人民的劳动成果,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建设节约型社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13 13:17 , Processed in 0.043725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