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古渡,位于临猗县西黄河东岸,公元前636年,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建造,兴于两汉、盛于大唐,明清时与禹门渡、风陵渡并驾齐名,号称“黄河三大古渡”,距今2600多年。 角杯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相传晋文公巡视黄河至此,干渴难耐,于是杀牛割角,以牛角为杯、黄河为汤,开怀畅饮,角杯的乡名由此流传。重耳发现这里地形奇特、易守难攻,十分适宜建造一个军事要塞,于是召集民夫拓通道、筑码头,建成了一处造福一方百姓的古渡口,也就是今天的吴王古渡。古渡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吴王就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刘濞,其父刘仲做了六年的合阳侯;另一说是因村里吴王两姓居多,故名吴王村。古渡因在吴王村旁而得名。昔日曾有“上有吴王寨、下有吴王渡”之说。 吴王渡地形险要,背靠耸立的高崖之上的吴王寨,通过宽阔的河面,登上对面的夏阳渡,往西可直逼京畿关中,往东可直取河东重镇安邑,往南则蒲津渡、风陵渡固若金汤也无济于事。正是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吴王古渡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秦末楚汉相争,韩信大军从吴王渡一带渡河击魏;清末民初,古渡漕运鼎盛,乃晋煤、潞盐通秦豫之要道,当时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而自领一段风华;抗战时期,日寇为了打通南同蒲线,曾投入重兵三次炮击寨门争夺吴王古渡,企图以此为突破口打通直入陕北的通道,但终未得逞。 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吴王渡,历经无数兴衰。来到古渡的寨门下,那古老的城楼、斑驳的城墙、似隐若现的城垛、粗笨厚重的城门和门洞两边威风凛凛的石狮子,都使得这里俨然一座神秘莫测的城堡。城门上“吴王古渡”四个大字遒劲有力,让人依稀感受到当年战火纷飞、金戈铁马的威武声和厮杀声。 吴王渡的一个山头上,有一尊气势雄伟的雕像:韩信头戴盔甲,身披战袍,手中一把长剑直指黄河,威武英勇。公元前205年,汉王刘邦派大将韩信率十万大军东渡黄河攻打魏王豹。韩信出奇谋,运筹帷幄,组织木罂缶向对岸偷渡士兵,在吴王古渡一带登岸。大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捣魏王豹的行宫安邑,大获全胜,从此河东(包括安邑城)全部划入汉王版图。“木罂渡河”一役是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也是“声东击西”战术的杰出运用。如今,临黄河而立,凉风习习,水天一色,听涛声依旧,想象几千个木罂漂浮过河之壮观,不能不感叹淮阴侯韩信的英雄风范。 但饶是如此充满战火硝烟、洒脱豪迈的地方,也有像女子般浪漫温情的一面。看着黄河滩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幽静的沙洲上可听见雎鸠的叫声,那是它们求偶的信号,加之黄河浩浩荡荡向南奔流,构成一片绝佳美景。这里还流传着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故事。太姒天生姝丽,淑贤明理,生活俭朴,西伯侯姬昌在渭水之滨与太姒一见钟情,决定迎娶太姒,但渭水没有桥。于是乎,姬昌命人造舟为梁,舟舟相连,成为浮桥。人们夸赞二人是天作之合。太姒嫁入姬家后,效法姬昌的祖母太姜和母亲太任之德,旦夕勤劳,尊上恤下,姬昌也把岐山片区治理得井井有条,周成为商朝末年最强大的诸侯国,而后号令天下,灭商纣,建周朝。太姜、太任、太姒合称“三太”,后世以“太太”作已婚女性的尊称,代表贤德直追“三太”。 芦苇丛中,绿林叠翠,水鸟争鸣。古渡口在战争时期是驰骋的疆场,是咆哮的猛士,战乱过后的和平年代,又是两岸人民的安乐园。被母亲河滋养着的百姓过着安静祥和的生活,男耕女织,万物生长,时代更替,每一段过往,都为古渡口蒙上了一道传奇的面纱。 站在渡口山西段的高点上往对岸看,能够非常清晰地看到河对岸的行人、树木和炊烟。虽有黄河为阻,但秦晋两岸互相走动,做生意,结亲家。这也是秦晋之好的由来。2008年5月5日,渡口两岸人民结束了长达几千年摆渡过河的历史,从山西临猗县角杯乡到陕西合阳县洽川镇的黄河吴王浮桥正式通行。这是黄河上架起的最长、科技含量最高的浮舟桥,由25艘浮舟连在一起,通过铁板搭建而成。桥身全长500米,桥面宽20米,车道宽10米,最大承载120吨。车辆经过时,可以明显看到车辆上下起伏,听到铁板叮当巨响。浮桥就像一座连心桥,为两岸人民互惠互通、共同发展带来更多福祉,从而让秦晋之好有了新时代的续篇。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吴王古渡,像一个睿智的老者,目睹着千年沧桑,诉说着惊世传奇,为黄河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尉高君/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