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全国专祀农耕始祖的最大庙宇——稷山稷王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2 10: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age.png
稷山稷王庙园
image.png
稷王庙琉璃
image.png
稷王庙木刻
image.png
稷王庙石雕稷山县,因我国农耕始祖、五谷之神后稷在此教民稼穑而得名。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有名、有特色的要数稷王庙。

稷王庙位于稷山县稷峰镇步行西街,元代创建,是我国历代保存较完整、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一处专祀农耕始祖后稷的庙宇,集建筑、石雕、木雕、琉璃为一体,非常壮美罕见。

9月8日,记者走进后稷庙,聆听后稷故事,品味农耕文化。

纪念后稷 修建庙宇

稷王庙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从山门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献殿和左右分峙的钟、鼓二楼,三座建筑巧妙地一字排开,从正面看宛如一体,气势非凡、规模宏伟。尤其建筑上琉璃瓦覆面,在太阳下更是五彩斑斓、流光溢彩。九凤朝阳、二龙戏珠、五蝠捧寿,还有主脊两端高大的鸱吻等,其造型之美,色泽之艳,令人叹为观止。

相传,稷王庙原建在县城以南25公里的山巅上,那里是后稷教民稼穑之地,也是他死后埋葬之地。人们为了纪念后稷,故将此山命名为稷王山,隋开皇十八年稷山县亦由此得名,而且每年农历的四月十七,朝中的guan员和四方人士都要亲自登山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后来,由于路途遥远,跋涉艰辛,庙宇迁至山下,也就是现在的修善村。为了更便于祭祀,元至正五年,人们在县城内建了这座稷王庙。

稷山县文保中心工作人员王彤彤介绍,现在庙宇的主体建筑献殿、正殿、钟鼓楼为清代遗构。

据记载,道光十六年间,稷王庙曾着过一次大火,大殿和部分建筑被烧毁。道光二十三年,时任稷山县知事的李景椿倡导募捐重建。

“李景椿当年来的时候,正逢农忙时节,看到百姓在废墟中祭祀后稷的场景,深受触动,便捐出自己的俸银五百两,并动员全县乡亲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经过三年时间,稷王庙终于建成。”稷山县文保中心的王钰娜说。

全县动员,众人一心,捐款、捐瓦、捐木、捐石,修建材料和工艺采用当时的最高水平,至今稷王庙主体建筑依然牢固。

古建三绝 艺术精湛

稷王庙的“三绝”是最大的看点。精湛的石雕、奇妙的木刻、华丽的琉璃,三种艺术在庙内呈现,浑然一体,非常罕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木雕之精美,以献殿前檐下栏板上的农事图为最,详细记录了古人春播、夏管、秋收、冬藏一套完整的农事活动。农事图正中是祭祀谷神场面和稷王教民稼穑图,两侧是农事劳作场景,手持谷穗的稷王、播种耕耘的农夫、田间耕作的牛马、麦场碾打,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是今人研究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特别是农具发展、粮食生产的珍贵图像资料。

献殿前的丹墀是稷王庙的一大特色,刻有两条龙头鱼身的鳌。这是帝王才可享的殊荣,文武百官朝见帝王只能从丹墀两侧的台阶行走,只有考中状元的人面见帝王时才能踏上鳌头,所以有“独占鳌头”之意。稷王庙建有丹墀,表明了后稷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走进献殿,门楣上方有一块“立我烝民”匾额。王彤彤解释:“这四个字的意思是养育了亿万民众,由稷山籍著名书法家姚奠中书写。”

献殿两侧墙上镶嵌着两块巨幅石雕,东侧是以前的稷山八景,有“稷峰叠翠”“汾水孤舟”等;西侧是李景椿重建稷王庙时书写的《稷王庙告成因赋七古一章以纪其事》,诗文一气呵成,字书行云流水,外侧对联“统肇王基功崇平地,源开粒食德大配天”,更是思古喻今,情感真切。

献殿后是正殿,也就是后稷楼。殿外回廊共有20根大石柱,其中正殿门前的两根石柱最为特殊,是镂空高浮雕的盘龙石柱。西边是一条火龙,火焰熊熊,朱雀穿跃,东边是一条水龙,云腾浪涌,鱼跃龙飞,雕刻精美,颇为壮观。

“曾有游客说,除了稷王庙,如此精美程度的盘龙石柱也就故宫有。”王彤彤说,这样的评价足见稷王庙石刻工艺之高。

正殿正中便是稷王像,他头戴冕旒,身着龙袍,腰系玉带。后稷一生树艺五谷,发展农业,被人们奉为“谷神”拜谒,并被尊为“稷王”。民以食为天,后世才有“江山社稷”这一说法。

从正殿出来,摸着回廊栏杆上仙人、猴子、小球等形态各异的小石像,绕到殿后。正殿后的两根石柱为方形,对应前面那两根圆形盘龙石柱,体现了古人“天圆地方”寻求圆满的设计思想。石柱下面的石雕也很精致,四面分别刻有“琴棋书画”等图案。

从正殿后方看铺顶的彩瓦更是清晰,整个庙宇流光溢彩,越加明丽夺目。脊饰上的花卉、天马、神兽造型精致,在翘起的四角临空处挺立着孙膑、庞涓、罗成、韩信“四绝”人物,他们骑着马,形象逼真,颇有趣味。

难怪古建专家柴泽俊先生说:“稷山稷王庙,将石雕、木刻和琉璃三者艺术浑然一体,弥足珍贵,确属‘三绝’古建。”

元代殿宇 供奉姜嫄

正殿后,便是姜嫄殿,面阔三间,系单檐硬山顶,殿内供奉着后稷之母——姜嫄。她头戴凤冠,身披霞帔,端坐于凤椅之上,神态端庄富贵。

关于后稷的传说非常多,他是黄帝的玄孙、周朝的始祖,姓姬名弃,为有邰氏女姜嫄所生,生活于唐尧虞舜时代。殿前的一副对联,“劳苦功高身生周始祖,枝繁叶茂根在小阳村”不仅道出了后稷的身世,也点明了姜嫄是稷山县小阳村人。

值得一提的是,别看姜嫄殿比较简单,素简瓦覆顶,却是稷王庙中最早的建筑。其与前面的四柱亭都是典型的元代构建,屋顶琉璃饰件也为元明遗物。姜嫄殿不仅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也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研究价值。

姜嫄殿前的泮池也是元代遗留下来的,池边栏杆上的石狮透着千年的沧桑和粗犷。姜嫄殿是那场大火唯一没有被烧毁的建筑,而且保存十分完好。这与殿前的泮池,也许不无关系。

稷王庙的建筑群体虽不属于同一时代,但它们都属于其建成时期的上乘之作,布局合理,构筑巧妙,错落有致,是稷王庙早期建筑的有力实证。

稷王庙内,正殿两侧分别有一棵板枣树,已经有1500年的树龄,至今依旧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后稷教民稼穑,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生活,之后的数千年,人们跟随他获得了一套完整的农事活动经验,春种秋收、五谷丰富,开启了农耕文明之先河。

稷王庙的钟鼓楼也有别于其他庙宇的钟鼓楼,“警钟恍催万姓畊”,是催人们犁田耕地。多少年来,稷山人就在这样的晨钟暮鼓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追寻后稷足迹,传承后稷精神。

稷王庙能如此完好地保存至今,稷山百姓功不可没。这才让我们有了研究古代建设史、雕刻史、农耕文化史不可缺少的重要实物资料。

薛丽娟 文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10 13:30 , Processed in 0.041777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