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杂评] 垣曲版《平凡的世界》——读小说《击水》 书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9 17: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age.png
最初结识陈英俊老师,是在一年前,收到他的一篇散文《师恩》,“李秀英是我最敬爱的好老师。她不仅传授知识给我们,而且言传身教,使我们懂得如何做人做事。”一个简短的开头,就把我带进某种情绪和意境之中,于是,匆匆看了一遍,然后认真编辑,当天就推送作家新干线平台编发。

我注意到,平台还编发过他的诗歌《我是垣曲人》、《改革开放40年礼赞》,字里行间,感觉他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知恩图报的人。但,一直无缘见到他本人,也就谈不上更深的了解。

今年的国庆期间,谭文峰老师打电话,说是有位老乡出了一本书,约我们几个一起坐坐。我如约而至,到了方知,这个出书的老乡,就是神交已久的陈英俊老师,也就看到了他的新作——长篇小说《击水》。

大概是整天忙于俗务的缘故,虽碌碌无为,但总感觉静心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于是,给自己定下一个看书的小规矩,长篇非名著不读(请看到此文字的朋友恕我无识的轻狂)。但是,聆听了陈英俊老师的介绍,看了谭文峰老师的序,决定改改这个臭毛病,那天晚上,便将枕边的《红楼梦》换成了《击水》,更没想到,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能把这本大部头的三十多万字的长篇给看完,抚卷而叹,感慨万千。

首先,吸引我的是《击水》这个题目。没有和陈英俊老师交流,自己臆断,这个题目大概是取自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长沙》的结尾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吧。这是一首我最喜欢的主席诗词,每每读来,豪情满怀。爱屋及乌,油然而生一种先睹为快,读完《击水》全篇的心态。

《毛泽东诗词鉴赏辞典》里对“击水”做出近乎完美的注释。“击水”,作者曾自注:“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其次,吸引我的是《击水》中的地名和故事。作者巧妙地把舜文化、商汤文化的元素融入,历山、舜垣县、古城、舜王乡、商汤村,使本地人读来感到亲切,外地人读了感到向往。文中有关舜的传说和故事,嵌入的是如此自然,与整篇的情节融为一体,使得这部小说,成为传播和弘扬帝舜文化载体。也足可见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再次,吸引我的是《击水》的时间跨度。这部小说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写起,一直写到新世纪的今天。既是主人公陈泽黎个人的成长史、奋斗史,也是对共和国自建国之初,到文革,到改革开放,到新时代,波澜壮阔、筚路蓝缕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展现。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从主人公陈泽黎的人生历程,可以折射出那一代人的精神风骨。幼年丧母的不幸遭遇,使主人公太早地感受世态炎凉,人间冷暖。但,可贵的是,他没有因此而沉沦,而是造就了他感恩生活、积极拼搏的性格,这种性格成为他在学校、军营、单位、创业的路上,优秀表现的有力支撑。

《击水》的主人公陈泽黎,就是以生活中陈英俊为原型,也应该是陈英俊老师对自己人生的一种回忆和总结,通过这部小说,也圆了他回报家乡,宣传家乡的心愿。我相信,凡是读过《击水》的人,都可以从中得到人生的感悟,升华对人生的态度,汲取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因此,我自豪的说,《击水》就是一部垣曲版的《平凡的世界》!

以上是我读《击水》的一点体会。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自己开口尝尝。想知道《击水》真的如何,那就不妨自己去看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9-17 03:25 , Processed in 0.05173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