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154886[/attach]
  运城临猗名人猗顿(约公元前480年~?),原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贫寒书生,祖辈以耕读为业。到他手里,已是“耕则常饥,桑则常寒”。就在他生计艰难之时,听到了陶朱公(即范蠡)三致千金的消息。于是,猗顿“往而问术焉”。陶朱公热情地接待了他,并告诉他说:“子欲速富,当畜五牸,”(“牸”音字,当作母畜讲,五牸按孙氏注:“牛、马、猪、羊、驴五畜之牸。”)猗顿听了陶朱公的指点,茅塞顿开,很受教益。于是他挈妇将雏,风餐露宿,千里迢迢,适足西河,来到当今晋南一带(今临猗)。他看到峨嵋岭下水草丰茂,土地肥沃,确实是一个天然理想的畜牧场所,就在对泽附近(今王寮村西)定居下来,“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他又看到中条山下盐业资源十分丰富,继而兼营盐业,他的活动范围“西抵桑泉,东跨盐池,南条北嵋”,广大百余里。经过十年苦心经营,终于使他“其息不可计,富拟王公”,和陶朱公齐名,被后世称为“陶猗之富”。他原来并不叫猗顿,为了纪念其发迹之地,因这里古称猗国,故名猗顿。
  他在经营畜牧业的实践中,摸索出“乳母好,堪为种产者,因留之以为种。恶者还卖,不失本钱。坐畜驹犊,还更买怀子孕者”的经验。他不断淘劣换优,培育良种,因而在“一岁之中,牛、马、驴得两番,羊得四倍”。至今晋南黄牛仍属优种,其渊源当与猗顿有着密切的关系。春秋时代,晋南农业已很发达,猗顿在晋南活动的年代,正当战国初期,无疑更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史载“有牛耕,用犁”这一说法,看来是确实可信的。
  在猗顿活动的盛期,还曾经营过珠宝玉器,以能识别宝玉而著称于当时。《淮南子·汜论训》云:“玉工眩玉之似碧卢者,唯猗顿不失其情”。有些特别贵重的宝玉,如结绿、玄黎等,离开陶朱公和猗顿,便不能进行交易。无怪乎《抱朴子·擢才》篇感叹道:“结绿、玄黎,非陶猗不能市也”。
  猗顿一介寒士,由畜牧起家,继而涉足盐业,再进而经营珠宝,以致“富埒王公”。他效法陶朱公能聚能散的精神,不忘本来面目,这就使得远近百姓都来归附于他。就在现今铁匠营村东,形成了一个聚居点,后人称其为“猗顿城”。西汉置猗氏县,即以猗顿城作为县治。晋魏后县治迁移,人们逐渐忘记了猗顿城这个名称,而把它称作猗氏故城了。
  太史公说:“长袖善舞,多财善贾,其猗顿之谓乎!”又称赞他“其财能聚,又复能散”,至今临猗一带还留传着许多有关猗顿的趣闻轶事。传说猗顿有三子,长子王寮、次子王景、季子王鉴,如今俨然三个大村,并列临猗东南。王寮村西,有猗顿古墓一座,系清道光时续建。近年来,政府又拨款重修,以供游人凭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