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158927[/attach]
  战国蜀太守李冰,名气响当当,何人不知谁人不晓,他是旷世闻名影响最远最深的水利专家。他与两个儿子修筑的都江堰浩大工程,使蜀地沃野千里,堪称世界之最,被尊为“川祖”,当之无愧。
  这“川祖”是哪里人呢?专家近年来从方方面面考证,结论是河东盐湖区解州郊斜村人。
  “说好解州话,行遍四川没麻达”,这挂在解州人口中的话是有道理的。解州人把“鞋”读“海”(平声),四川人也同样,解州人称“解疙瘩”的“解”为“改”,四川人也是如此,例子太多了,四川话与解州话的一致性不是说明了李冰是解州人无疑了吗?可见,李冰父子在语言上对四川所产生的影响力是多么巨大。
  解州是天下第一城,所处的河东地域又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在水利方面,或堵或疏,就产生两大影响人物鲧与大禹,而盐池水利的建设就是堵疏并举的千古典范,始于何代史无明载,而郊斜村人的观点是李冰没有外出前的杰作。都江堰,不过是李冰父子在蜀扩大战果而已。听听这口气的轻松劲儿,不也表明李冰是他们村里人无疑吗?
  郊斜村南中条山山上的桃花洞,是郊斜村的旧址,洞不深,而在过去天旱时,盐政官员各色人等在这里上香祈雨,为啥?还不是因为李冰祖籍所在,是李冰的诞生之地吗。
  那么李冰又是怎样外出的呢?郊斜李姓人说是随盐车出去的,由于盐车行在秦地,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故,盐车被抢劫一空,他们父子三人觉得无颜再见河东父老,就利用在盐池学会的汲卤打井的方法,在秦地到处以凿井为业。后来得到秦昭襄王的礼遇,李冰吉人天相,懂得天文地理又识水脉,得到昭襄王的赏识,就派他为蜀郡守。
  常言说:“士为知己者死”,李冰正是这样的君子,到蜀地干出一番事业,就是报答昭襄王。他上任之后,主持修筑都江堰浩大工程,父子三人发扬大禹精神,比大禹更有过之,禹三过家门不入,而他们更是有家不回,都江堰举世皆知且不说它,而李冰开穿广都盐井的功绩,的确是受家乡的卤池汲卤工艺和秦地凿井实践的集大成的结果,可以说四川能成为中国天府之国,李冰就是主要奠基人,从他被称为“蜀祖”就可证明。
  李冰在郊斜村凿井,发明的轳辘至今仍在使用,看看后人不知于何时发明的挂在井绳头上的,使水桶永不掉入井里的“三环套月”,也极具象征性,既表示李冰父子三人造福人类的共同心愿,又说明他们永远怀念家乡,永远与水在一起,因为他们与水一样,是那样的至清至纯,这与舜帝阜民解愠的盐池情怀又是多么的高度一致呀!如果今人能够把盐池水利作出贡献的先贤李冰故里,投资整修一新,向世人开放,那在盐池文化史上又将是一件“功莫大焉”的幸事。
[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