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子夏学派培养的法家人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30 10: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法家的先驱人物,当推郑国的执政大臣子产。公元前536年,子产将本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金属鼎上并予以公布,史称“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以公开、规范的成文法取代习惯法进行社会管理,这在那个时代是大势所趋。但子产本质上是一个务实的国家执政官,他并没有从理论上对“法治”进行研究和阐述。法家作为“诸子百家”中的一派出现,还要等到100多年之后的战国时期。并且有一个说法,这个流派是从儒家,特别是子夏学派分流出来的。

应该说,这个说法是很有启发性的:在理论上说,子夏是孔门中的“礼派”,与孟子为代表的“仁派”相比更重视客观的规范建设;从师承上说,子夏晚年在魏国西河教书授徒,培养了一批后来成为法家干将的弟子徒孙。

李悝,这是真正意义上法家的始祖,中国古代延续2000余年的法统,就是从李悝制作的6篇《法经》发轫而来的。而这个李悝,很可能就是子夏的弟子。

吴起,孔子的再传弟子曾申的门生,后来也师事过子夏。这是一颗在战国初期耀眼夺目的政治明星,当时言法则吴起与商鞅并举,言兵则孙武与吴起并称。据近人考证,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左传》的成书与流传,吴起之功最大。

商鞅,据说在魏国学得《法经》,到秦国辅佐秦孝公变法,使秦国成为天下首强,不但奠定了秦灭六国的大势,也奠定了此后2000多年中国的基本政治模式。

以上诸人,均出自儒家的子夏一脉。到了战国晚期,“礼派”大儒荀子门下又出了两位法家干将:韩非与李斯。由此可见,战国时期法家人才的培养,儒门实在是厥功至伟、当仁不让的。

当然,“法生于儒”的说法也并不完全准确,法家思想的另一个渊源,来自黄老学派,分别是重“势”的慎到和重“术”的申不害。慎到在齐国文化中心稷下学宫做学者,而申不害与商鞅同时,在韩国做大臣。

柴春元/文 (《检察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4 08:04 , Processed in 0.063290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