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一遵正法的司马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4 16: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age.png
司马光雕像 (资料图)

任生林/文

在晋南地区的夏县,有一座司马温公祠,是祭祀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的地方。墓祠占地百余亩,司马光及其先祖葬于此。祠里有两通极其珍贵的神碑,一通是鱼子碑,为纪念司马光的祖父所立;另一通碑是杏花碑,为纪念司马光的神道碑,宋哲宗篆额“忠精粹德之碑”六个大字,碑文为大文豪苏轼撰写。后由于政见之争,石碑被毁,碑文被凿毁,深埋地下。到南宋时,当地王姓县令拜谒司马温公祠时,见废墟处长出一株杏花树,高丈余,树冠如伞,实为奇观。于是,命人将石碑挖出,依原拓片文字重新篆刻立之,故名”杏花碑”。后也被毁坏。现在的石碑为明朝巡按山西的监察御史朱实昌仿原碑复立。这通石碑不仅被历代书家奉为神品,而且见证着历史地演变,折射出司马温公跌宕起伏的人生。

司马光(公元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他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不仅著有《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等,而且对法律也有颇多论述。

在政治上,司马温公属于保守主义者,从正统儒家思想出发,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凡为国家者制礼立法,必思万世之规,不可专苟目前而已。”即使有弊端非改不可,也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因此,他反对王安石疾风暴雨式的改革,公开声称“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从而形成历史上著名的改革派和保守派论战。

从保守主义政治立场出发,其法律思想也是趋于保守,主张“明其道,循其法。”在司法实践中,不仅把礼当成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而且作为听讼断狱的法律依据使用。在登州阿云谋杀亲夫一案中,他指出:“分争辩讼,非礼不决。礼之所去,刑之所取。阿云之事,陛下试以礼观之,岂难决之狱哉?”在礼与法的关系上,把礼作为纲,把法作为目,礼指导法,共同治理国家。在《资治通鉴》开头即云:“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三纲五常就是礼,伦理道德就是礼。法是具体的刑罚规范,在礼的指导下执行具体的刑罚措施。

针对当时的社会乱象,涑水先生主张“赏罚明当”,认为法是用来禁乱止暴的利器。“有功者劝之以重赏,有罪者威之以严刑。”在《乞不贷故斗杀札子》中指出:“王者所以治天下,惟在法令。凡杀人者死,自有刑法以来,百世莫之或改。若杀人者不死,伤人者不刑,虽尧舜不能以致治也。”在《司马温公行状》中认为:“刑,新国用轻典,乱国用重典,平国用中典,是为世轻世重。”充分体现了他的法律主张。在乱世当用重典,坚持重刑主义,才能维护稳定,集中表现在反对赦罪上。历代统治者都有逢重大节日赦免犯人的传统,意在显示仁慈。涑水先生却明确表示反对,他说:“赦者害多利少,非国家之善政也。”其理由是“悍民暴横,侵侮善良,百千之中,败无一二。幸而发露,率皆亡匿,不过周岁,必遇赦降,则晏然自出,复为平人。”结果是“使怨悫之民,愤邑惴恐,凶狡之群,志满气扬,岂为民父母劝善沮恶之意哉?”将没有改造好的罪犯放归社会,无异于放虎归山,作恶百姓。在《言王中正札子》中劝谕皇帝:“今陛下振举纪纲,一新治道,必当革去久弊,一遵正法。夫法如堤防,应当完固,乃得无患。”针对当时存在舞文弄墨、法外科刑的现象,主张依律科罪,严肃执法。同时,把纪法当作堤防,时时加强,才能永固。

涑水先生非常重视预防犯罪,把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他说:“攘恶于未芽,杜祸于未萌,是以身祗而国家七宁也。”还说:“清恶于未萌,弭祸于未形。”在长期的地方官宦生涯中,他审理大量的刑事民事案件,深刻认识到许多恶性案件都是由生活琐事引发的,减少犯罪必须从预防犯罪做起,从妥善处理民间纠纷做起。九百多年前的古人已经认识到预防犯罪的重要性。

司马温公的深刻见解,来自于丰富的经历。他从小天资聪慧,又十分懂事,深得父亲喜爱。十五岁以前随做官的父亲游遍河南、陕西、四川等地,访古探奇,赋诗题壁,领略风土人情,极大地丰富了他的见识。弱冠之年便高中进士,步入仕林。宦海沉浮达四十多年。从其经历来看,喜欢交游,知识广博,乐于接受新事物,应是改革派。但恰恰相反,温公是保守派,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也许正是认识到改革的弊端,才反对改革。他认为新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名为爱民,其实病民;名为益国,其实伤国。”在他上台执政后,全盘否定变法,一股脑儿废除掉改革措施,恢复旧法。这也为他死后被翻案埋下了伏笔。章惇、蔡京执政后,温公被列为元祐党人,禁止元祐学术,削除赠谥,毁坏赐碑。也是一场悲剧。直到南宋高宗时,才给予平反,恢复名誉,配享哲宗庙廷。明嘉靖年间,从祀称“先儒司马子”,康熙六十一年,司马温公和历代功臣40人从祀历代帝王庙。其地位待遇越来越高了。

司马温公是践行儒家伦理道德的典范,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忠于君王,取信于民。自身正直节俭,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历史上,曾与孔子、孟子并列为“三圣”,留下了许多故事传说。走过的地方,大都建有故居和纪念馆。

虽说祖籍是山西夏县,但司马光出生在河南光山县,其父司马池时任光山县令,在此度过快乐的儿童时光。当地建有司马光故居,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洛阳建有司马光文化馆,用文图展板、史书资料展示司马温公的生活轨迹和成就。

司马光已成为千古名人,无关乎政见之争,后人从其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汲取更多的精神力量,这才是最重要的!

(《山西市场导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4 09:13 , Processed in 0.065678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