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白袍虎将薛仁贵_河东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22 1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大唐白袍虎将薛仁贵,千年以来为人敬颂。薛仁贵故里河津白虎岗上,寒窑尚存,一口水井,依旧默默向天空讲述着,浴血疆场的千古传奇与动人肺腑的爱情故事。

“三寒”之一,寒窑风高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唐绛州龙门县大黄村人(今河津市黄村、修村一带人),贞观十八年,应募从军随唐太宗东征,金戈铁马几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一生在军事、政治上功勋赫赫。官至右威卫大将军兼安东都护,封平阳郡公。“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薛仁贵的传说,早在民间广泛流传。

当然,还有戏曲舞台上演了千年,薛仁贵与柳英环的寒窑结奇缘了。

说起河东薛氏,是汉唐时期的海内望族之一。先祖自蜀汉灭亡后,就迁入河东郡,曾受到当时河东名门的排挤。十六国时期,河东因特殊的军事地理位置,经济文化发达,成为各政权的必争之地。薛氏家族乱世中求生存,崇尚武功,凭借雄厚的实力一直“凭河自固”,对抗各民族政权,薛氏势力范围主要在今晋南龙门、稷山一带,时刻面对狂飙而过的胡骑与西方关中地区的氐羌。复杂的外部环境,使薛氏成为当时具有地方豪强性格的一族。

到了东西魏北周时期,薛氏的社会地位和政治能量迅速提高,开始进入中央决策集团。这为隋唐前期,河东薛氏的极盛打下了雄厚的基础。有学者认为,北朝末期,薛氏发展侧重点转变,从重武到文武并举,兼容并蓄治学,讲求德行并重治家。

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南祖房一支。然而,到他这一辈已衰落下来,父亲早丧,薛仁贵家境困窘、生计多艰。

“诸葛亮的茅庐,杜甫的草堂,薛仁贵的寒窑,是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三寒’历史文化”,这是一位历史学家的话。

汾河谷地之北,河津城东的吕梁山余脉,在黄村、修村一带陡然收住,形成一个高大雄伟的土山岗。这座有名的白虎岗,近看是山,远观似虎,相传白虎星下凡的薛仁贵,曾在此生活与居住,死后又魂容于土,土显虎形。

寒窑,便坐落在白虎岗上。古老的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薛仁贵,便是从这里出发,踏上名将风云之路的。笔者来到寒窑时,天空湛蓝,衬得黄土窑院鲜明如画。岁月沧桑,院中一口水井,默默仰问着浩瀚的苍穹,寒窑东西向,长、宽、高均不过3米多,窑内极简陋,土炕、灶迹,为明末清初重修。向南数十步,建有一白袍洞,砖瓦结构,薛仁贵柳英环夫妇的两尊塑像端坐其中,白马旁立,大清乾隆六年建洞的碑碣嵌于洞的东墙,上书:

虎岗首有一仁贵窑,创造不知何季,曰虎岗。天造地设,境巍势险。登临远眺,汾水如虹,贯凤山于东峙。

薛仁贵寒窑东南方,原是汾河经流处,千百年来汾河每逢夏秋泛滥,如今河退成沃壤,在红蓼滩上,后人建射雁塔,一名白虎塔,以纪念薛仁贵在此打猎射雁。塔上风铃微风作响,似诉悠悠千年奇韵。

爱国亲民,勇震大唐

爱国亲民、忠勇善战的薛仁贵,一生立下赫赫奇功。

相传,柳英环生长在一个员外之家,属大家闺秀,被父母娇生惯养着,每日流连在瑶琴宝鼎之间。一次和嫂嫂出游,见家中长工薛仁贵天寒衣单,冻卧雪中。暗慕薛仁贵已久的她,顿时心生怜悯,回房取棉衣相赠时,因风吹灯灭,错将父亲赠给她的“红绫袄”给了薛仁贵。不料,其父发现后认为其败坏门风,要逼其自尽。后在母亲的帮助下和奶妈逃出家门,与薛仁贵在破庙相遇,寒窑成亲。薛仁贵武艺精绝,每日汾河湾打雁维持生计。柳英环为了心仪的男人,纺布、挖野菜……心甘情愿,吃苦受累。

据《新唐书》载,“薛仁贵,绛州龙门人。少贫贱,以田为业。将改葬其先,妻柳曰:‘夫有高世之材,要须遇时乃发。今天子自征辽东,求猛将,此难得之时,君盍图功名以自显?富贵还乡,葬未晚。’仁贵乃往见将军张士贵应募。”

薛仁贵的六世祖就是南北朝时期勇冠三军的宋朝大将薛安都。先祖的武魂与功绩,原本就一直在激荡着薛仁贵,柳英环的一番话,更激起他一腔豪情。

一个奇字,与薛仁贵的一生结下了不解之缘。薛仁贵曾两次吓退敌人的千军万马,史上罕见,尤其年近七旬时,不动一刀一枪,吓退了突厥的二十万大军。

贞观十九年,唐太宗率军东征,至安地,薛仁贵一马当先,威名大振。稍后,唐军攻安市城时,高丽莫离支遣将高延寿、高惠真率兵二十五万来拒战,依山结营,太宗分命诸将四面击之,薛仁贵一身白衣,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唯见箭飞一点寒星,刀起满天素练。唐太宗临阵望见,忙遣使驰问白衣者谁,后召见薛仁贵厚赏赐封。唐军返还时,太宗对薛仁贵说了那句著名的话“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

永徽五年,唐高宗幸万年宫,山水暴至,守卫皆惊惧散走,幸赖薛仁贵奋不顾身,竭力警醒宫内,皇帝才避上高处,山洪滚滚浸入帝寝。山洪过后,唐高宗十分感谢薛仁贵的忠诚,赐以御马。

薛仁贵直言上疏。显庆二年,大将苏定方讨伐西突厥阿史那贺鲁部落,俘获了被贺鲁部落关押的泥熟部落的人质。这时,薛仁贵直言上疏,劝谏高宗把泥熟部落的家属如数归还泥熟,这样泥熟百姓就会痛恨贺鲁的残暴,感念陛下的恩德。唐高宗采纳了薛仁贵的意见,果然,泥熟部落非常感激唐朝的恩德,主动请求为唐军效力,大唐强化了对西域的有效统治。

史籍还记载了薛仁贵征东的贵端城之战、血战横山、破契丹于黑山并擒其王等一系列战事。

“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天山下的传奇,发生在龙朔元年。九姓突厥起兵犯境。唐高宗遣将讨敌前,设宴内殿,曰“古善射有穿七札者,卿试以五甲射焉。”结果薛仁贵一发洞贯,高宗大惊,更取坚甲赐之。当时,九姓突厥拥兵十余万,凭借天山地利,派出数十位骁勇骑士前来挑战。薛仁贵在阵中连发三箭,射杀敌将三人,余寇慑于薛仁贵神威,均下马投降。九姓突厥自此衰败,边患遂平。

薛仁贵既是一名杰出的军事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乾封元年,薛仁贵又大破高句丽,威震辽海,高宗亲笔写诏书慰勉薛仁贵,后又授其为右威卫大将军,封平阳郡公检校安东都护。深知民间疾苦的薛仁贵,在安东治理有方,史籍载其“抚孤存老,检制盗贼,随才任职,褒崇节义,高丽士众皆欣然忘亡。”薛仁贵的事迹,在安东一带流传很广,至今,那里还有薛礼庙和薛仁贵当年征战的遗迹。咸亨元年八月,薛仁贵在征吐蕃战役中,因部将违令败绩,被贬象州。谪居两年多,面对象州饥民遍野的惨状,薛仁贵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上元三年十月,薛仁贵遇朝廷大赦,将踏归程,象州百姓鸣锣燃鞭,挥泪送行。当得知薛仁贵病逝后,悲痛的象州百姓专门为薛仁贵建了一座衣冠墓,一座白袍庙,四时祭奠,永世怀念。

生命之烛将燃尽时,薛仁贵又为青史遗留一段传奇。开耀元年,唐高宗重新启用大将薛仁贵,出击不断侵扰唐朝北境的突厥,在云州大获全胜。古稀之年的薛仁贵,仍以其威名吓退二十万突厥大军。据《新唐书》载“突厥问曰‘唐将为谁?’曰:‘薛仁贵’突厥曰:‘吾闻薛将军流象州死矣,安得复生?’仁贵脱兜鍪见之,突厥相视失色,下马罗拜,稍稍遁去。仁贵因进击,大破之,斩首万级……”

永淳二年,薛仁贵病逝,享年七十岁,唐高宗追赠他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并令官府为其打造灵舆,护丧还归故里。

卢静/文  《映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3 23:29 , Processed in 0.065874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