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退休女教师吴永珍打造乡村文化院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4 11: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age.png
后院展陈的耕织器具
image.png
吴永珍在农家书屋阅读
image.png
吴永珍的乡村文化院落

“高山瀑布往下流,两只喜鹊上枝头。山下木桥连环套,瀑布中间鱼儿游……”7月27日,万荣县皇甫村东杜自然村一处农家小院中,86岁的吴永珍老人,一边踩动木织机踏板,一边操控梭子在各色经线中来回穿行,口中哼唱着自己原创的织布歌谣。20多年来,她坚持从事乡村民俗文化的抢救、挖掘及整理,将自家老宅打造成了传承乡土文化、守护故园乡愁的乡村文化院落。

这个500多平方米的农家小院,收藏着吴永珍这些年收集的木杈、镰刀、扇车、木犁、纺车、织机等传统耕织器具。3间北厦现被用作农家书屋,有家教、科普、农技等各类藏书万余册。院心搭建的木结构凉亭,是她与老姐妹、来访者的交流场所。亭子四周被开垦成一畦一畦的小园圃,种植四时果蔬、各色花卉。老人破解仿制的晋南古法土布“韭菜花”“四页席”花纹样本被装框展示在门洞最显眼的地方。

东杜自然村坐落在孤峰山下,这一带流传或流行着万荣口歌、董永传说、万荣剪纸等民间文化,农家纺织有极为深厚的传统。即便现在,村中仍有不少人家自织床单、被里、垫布、盖布、门帘等,纯手工纺织技艺得到较好传承。

土布是吴永珍眼中的“好东西”,也是藏在她心底最浓郁的乡愁。本世纪初起,她开始发掘抢救即将消失的传统纺织技艺。在挖掘、整理织布技艺过程中,吴永珍联络了村里几位老姐妹,专事古法手工纺织。前几年,一种被称为“韭菜花”“四页席”的土布纹样进入她们的视野。不同于常见的条纹、格纹装饰纹样,这种土布集合排列了高密度的碎格。她们四处走访寻找样布、动手拆解,将每一根经线抽出并详细予以记录,直至掌握了两种图案的色纱排列及轮换规则,破解了其织结流程。经过多轮次的上机实操,她们最终成功复原了这两种高难度图案的结织工艺。

退休返乡20多年间,吴永珍因为参与编修村志,对当地流传的口歌产生了浓厚兴趣,她硬是靠着一辆老旧自行车,遍走周边县市,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民间口歌,借助地方媒体广为传播,并分别于2013年、2023年出版了《万荣民谣》《河东民谣》两本专集。2019年,农家书屋开办。在吴永珍的坚守与带动下,土布制销在东杜已小成气候,更有中央美术学院学子成为新一代土布技艺传承推广者。

从生养了自己的黄土地上打捞熟悉的乡土民俗文化去努力传播,吴永珍觉得自己的退休生活很有意义。“不能让这些美好的东西断了代,我们要想尽办法把它们都保护好,尽可能多地给后人留下来,让这些‘美好’流传得更久远!”吴永珍说。

组图摄影 屈吉平

记者 游映霞 冯婷婷 牛嘉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3 17:04 , Processed in 0.070910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