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村医潘明生60年守护一方康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6 16: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村医潘明生60年守护一方康宁.jpg

1958年,从学校刚回到家乡的他,走进村保健站,成了一名医生。多年中,他在省里进修、在书中学习、在就诊中总结探索,成了村里及周边人们最依赖与信任的大夫。

他在乡村一待就是近60年。这多年,他没有节假日,甚至没有白天夜晚之分,哪里有病人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雨雪风霜都挡不住他的脚步。他说,这辈子深深爱上了治病救人这件事。直到现在,他已随儿女进入城市,还有家乡的人在惦记他。他就是临猗孙吉镇大王村村医潘明生。

年近八旬的他在运城北区一大型小区诊所内,坚守医生的岗位。让我们从中领略一位乡村医生的人生轨迹与高尚情怀。他与许多人有关,是乡亲们心中地地道道的乡贤。

潘明生出生于1940年,幼年丧母让他比普通人更早感知了人间冷暖。1958年,刚满18岁的他,从闫景中学二年级肄业,毅然决然地卷起铺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临猗县孙吉镇大王村。走进保健站,从此开启了他风雨六十年的奋斗征程。

◇一间小庙一把蝇拍挂了保健站的牌

“时下,上边要咱村建保健站,咱村就缺少个有文化的人,更缺少个懂医学知识的人,你回来了,你就干这个吧。”当时,村长对潘明生说。

位于村东头巷口一个几十平方米的小庙,成了他的办公室。在创建卫生村的背景下,他拿着一把蝇拍先搬进住下,随后打扫整理,整修了几天,终于挂起了“大王村保健站”的牌子。

保健站前脚挂牌,后脚就有任务了,全国大搞爱国卫生运动,除四害讲卫生。他跑前跑后,起早摸黑,背着上学的书包,装上几个干馍,找镇上领导、跑卫生院、进防疫站,拉上村几个好朋友和小学同学,挨家挨户送鼠药、放鼠夹、堵鼠洞,背着喷雾器满巷子跑,一条巷一条巷地过,消毒、喷药、洒药。

同时,他又响应县上号召,在全村实行“三改良”:将各家各户的旱茅房改造成冲水厕;将旧式烧柴烧草的土炉灶,改造成回风灶、吸灶炉;将村里直接引用的雨水、雪水、巷道水归拢的一池浑水,改造为先归拢、后净化,再食用饮用。

他一边实施“三改良”,一边又在全村开展粉刷巷道、粉刷树木、粉刷墙面的工作。凡距地面1.5米以下的树木、墙壁等建筑物一律粉刷;还要求巷道边、各家门前、巷口空地,一律栽种花草、冬青等,做到绿化净化,还要力争美化香化。

前前后后四个月,上级的关心、村干部的支持、村民的配合,大王村成了无四害村,“三改良”达到80%以上,全村巷道墙面全部刷白,成了远近闻名的卫生村。不断有外地县市、各乡镇、各村组前来参观学习,省里在检查验收后,颁发了“大王真大王,卫生赛太阳(稷山县卫生先进乡——太阳乡)”的大锦旗一面,大王村被评为山西省卫生模范村。

万事开头难,没钱没设备,办卫生所、建保健站更难。为此,他从家里拿来方凳,搬来四腿桌,东拼西凑,借来木椅、暖水瓶,安上了煤油罩子灯和酒精消毒炉,从村里又借了少量的钱,马不停蹄从医疗器械商店购置了必备的听诊器、体温计、酒精棉、视力表和感冒、咳嗽、发烧、闹肚子、牙疼、红眼、小儿蛔虫等常见病的药品。特别是,他还到新华书店买回了《怎样当好村医》《赤脚医生手册》《常见病治疗入门》等书籍。

大约四十平方米的诊治室、药物室终于初具规模,望着通过双手努力得来的成果,潘明生舒心地笑了:这一辈子恐怕咱就干这一行了!

◇背起药箱沉甸甸绝不能半瓶晃荡

“打铁先得自身硬。”他自当上了村医,便开始了学习。田间地头、清晨傍晚、深更半夜,那间小庙的卫生室里,成了他进步的教室。

省中医学校的函授,结业了;山西医学院和河北医学院的两套教科书籍,学完了;县上、镇上办的培训和学习班,他也参加了。他还被县卫生局保送到省医学院进行深造。

在国家坚持“防病为主,治疗为辅”的卫生总方针下,他自学中草药知识,自己采药加工,在村里一亩闲置的空地里,试着、学着种植中草药,自制中药丸,熬制中药汤。怕有毒副作用,他在自己身上先服先用,确定有疗效而无副作用时,才用于村民。

特别是他冒着一定的风险,在学得初步的针灸知识后,在自己身上试扎、试感觉。有时甚至扎得自己头晕脑胀、两眼发黑、四肢发软,他还坚持着、忍耐着。治疗肩周炎、腿疼腰疼病,他通过实践,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既节约了经费,减少了村民用药的成本,也增长了自己的医学知识。

多年前,村里有两个先天弱智儿童,给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他为此专程乘车拜访了五四一总医院的遗传学专家,又和中国妇幼院取得联系,介绍了具体病情,得到专家的支持、指导和帮助。为了预防此类病情的蔓延发展,做好后期保障工作,他跑大医院找专家,让村里怀孕妇女服用妇幼院提供的叶酸片,进一步观察效果,认真填写试用反馈表,整整坚持了十年,有效地防范了新生儿患神经官能症的风险,全村弱智儿出生率降到了最低。

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和工作量的增大,最初的保健站成了卫生室,后来又改成卫生所,但所处的环境没有多大变化。村民需要打针输液,男女老少各种检查,有许多不便。他干脆在自己家里腾出两间房子,方便村民。有谁来看病,需要打针和输液,他开水烧着,被褥摊着,安慰的话儿说着,前来看病的村民受到安慰与宽解,一下子连病情都轻了许多。他说,这家是什么?就是病人的住院部,就是急病患者的抢救室,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连他的家属也忙着为病人端水熬汤,展被铺床,就像一个熟练的护士一样。

药物和器械能节约用的尽量节约用,他一心为着村民,尽量让他们少花钱或不花钱,还能治了病。他坚持不买私人高价药,不买低价假药,坚持听诊器、棉球盒、压舌板、血压器,细心使用、精心保管。他有一副铜制听诊器,是从医的兄长为他在省里买的,已经用了六十年。

几十年来,他在实践中不断摸爬滚打,村民可以小病不出村,常见病、多发病也能得到诊断,邻村人也慕名请他来出诊。

◇他心里满满装着全村人的生老病死

在他的书柜里,存放着两样东西,一样是他从不离手的医学书籍,一样是全村人的出生登记册、死亡登记簿、健康记录卡。从出生到孩提,从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到考上大中专学校、结婚生子、娶媳嫁女、外出打工,再到谁生病、生的什么病、平常吃的什么药、进过什么医院、做过什么手术、需不需要定期检查复查等,他都记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因为他长期用心记录着全村人的健康档案,所以对每个村民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老刘的高血压、心脏病需要长期服药,但要定期换药,他准时提醒更换;老郭的肺气肿形成肺大泡,抢救时不能用高压氧舱,他一定叮咛医院特别注意避免按常规治疗;张家小孙子,该到打预防针的时候了,他登门告知别忘了;外出打工的小杨,从北京回来探亲,他发现脸色发黄不正常,赶快提醒去抽血化验肝功……谁有急病、大病需要进医院,他都要先采取一些防护措施,联系车辆,亲自护送他们到镇上、县上,甚至送到运城医院。一路细心照料,一直到检查完毕,办理了住院手续后,他才放心地离开。

他不厌其烦地给村民宣传“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养生保健”的道理,经常宣传饮食与用药的关系及注意事项。如老年人心脑血管病在服用药的同时,多吃些木耳洋葱;感冒咳嗽多吃些生姜红枣等。

为了给村民治病,他给自己定了规矩:再忙再累、再冷再热、不分昼夜、不分四季、随叫随到。他深深知道,只要找他的,肯定是突发急病的,如果耽搁了,可能就会贻误生命。“那些不急的,一定不会半夜三更敲你的门,不会刮风下雨请你出诊。”在看病过程中,他能用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能在村里看的,绝不轻易推走。不管出诊多少次,他一律不收出诊费、不收诊断费,一定看着患者喝了药,病情缓解了才离开,并随访随记录,做到心中有数、有据可查。几十年来,全村接种对象达80%以上,基本杜绝了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提起村医潘明生,村民杨康建的心里充满感激之情。“他为我们家祖孙四代整整尽心尽力服务了60年啊!爷爷奶奶年迈体弱,加上父亲在外地工作,家里只有母亲一人,还算能支撑,潘医生总是隔三差五来我家,为爷爷奶奶量体温、听心律、号脉搏,一有个头疼脑热、咳嗽发烧的,他是天天跑、时时跑,一直守在床边,一守就是半天。爷爷奶奶均活到八十五六,临走前,嘴里还念叨着想要见见潘医生。后来母亲年龄大了,父亲也从外地退休回了老家,潘医生又继而照顾起老父亲和母亲来。亲自送药、亲自扎液,你啥时候叫他,他就是再有事,也会放下手中的活,几分钟就赶来。我们从十几岁到现在,已经六十挂零,儿孙们也还都在潘医生的细心照料下,保健康,去疾病,快快乐乐地活着,潘医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呐!”

潘明生的工作全村老少交口称赞,他多次被评为县、乡模范,受到表扬奖励。

2014年,潘明生已75岁,离开村医岗位,随后来到城市。六十年的从医道路,风风雨雨,他尝尽了酸甜苦辣,但却收获满满,无怨无悔,在运城这座城市的深处,继续他治病救人的健康事业。

相关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3 20:31 , Processed in 0.067922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