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王翔白衣执甲 援非归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23 19: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翔.jpg

王翔(左一)与同事一起查房.jpg

王翔(右一)与当地患者合影.jpg

在遥远的非洲多哥卡拉,有这么一群中国人,他们抛家离子,忍受着对亲人的思念,为深受疾病之苦的当地民众消除病痛、带来健康和希望。市中心医院影像科副主任王翔就是其中一员。

2021年5月12日,作为最后一批登上归国飞机的第23批中国(山西)援非医疗队成员,王翔在把援非的接力棒交接完成后,悬着的心才真正放下。

援非

“对我而言,这样的援非经历还可以帮助我开展课题,研究不同种族间、不同疾病间的影像差异。”2019年,王翔怀揣着丰富的诊疗经验和医者无疆的理想信念,主动请缨加入第23批中国(山西)援非医疗队。同年11月16日,王翔和同事踏上了受援国——多哥的土地,开启了为期543天的艰苦援非生活。

王翔告诉记者,他在多哥的工作地点是卡拉东戴医院,是20世纪80年代援建的医院。“当地的非洲朋友信任中国,信任中国医生。”王翔说,多年未间断的援助,让这家医院在当地有着“中国医院”的美誉。

困境

尽管来之前做了十足的心理准备,但当王翔第一次见到这所医院“原生态”的医疗条件时,还是被这里缺乏医疗药物、缺乏医疗器械、缺乏专科人才的“三缺”条件所震惊。

“作为一名影像科医生,我知道先进影像设备带来的合格图像质量,可以保证影像诊断的精确性,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治疗依据。但当我走遍东戴医院的科室,才发现这么重要的一个部门,只有一台老旧X线光机和一台超声设备可以使用。”王翔坦言,平日里自己的工作都是对着电脑,来到这里以后发现,这里的影像科室就连最基本的X线数字化成像设备都没有。这就意味着没有配套的电脑图像后处理系统和报告系统,只能靠显影液来冲洗片子,十分落后。

为此,王翔无奈地用起国内早已淘汰的“老办法”。

“先将已经曝光的胶片放入显影液中,随后将已经显影并清洗好的胶片放入定影液中,直至胶片未感光的部分完全透明,再次放入清水中冲洗,最后晾干后就能得到一张合格的胶片了。”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不断摸索,他很快解决了设备上的难题。王翔还通过过硬的技术,帮助指导当地的医生采用正确、规范的扫描拍摄体位,让他们根据不同的患者情况,调整曝光参数。

“在医疗资源极其短缺的卡拉地区,除了保证图像的质量,尽可能避免胶片的浪费,也是我在当地不断践行的工作理念。”王翔说。

进展

在了解了东戴医院医疗资源短缺、医疗技术落后等情况后,王翔积极主动与医院其他临床各科室医生沟通、合作。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王翔简化检查申请与诊断报告流程,同时仔细审阅每幅图像,做出正确判断,并在技术上给予当地医生指导性意见。

语言关也是王翔面临的另一大难点。虽然在援非前,他经过了简单的口语和听力培训,但是当真正面临手写法语报告时,他才感受到自己法语单词量的匮乏,以及法语写作的困难。

“多学、多听、多说。”王翔告诉记者,语言关没有捷径,唯有这三条路。王翔说:“临床与患者多交流,可以锻炼日常口语;工作上的专业词汇,我会不断地查阅补充;口语听力的练习有科室助手GABA……可以这样说,为了克服语言关,我几乎想尽了一切办法,也正因此,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我的法语报告书写起来越来越自如。”

一份准确的诊断报告,往往是影像科医生和临床多科室医生会诊的结果,这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当地医生很少,能做的检查也有限。

王翔介绍,医疗队刚到东戴医院不久,急诊科送来了一位因车祸入院的男子。“当时他右锁骨粉碎性骨折、右胫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右小腿畸形肿胀,小腿中段有一约4cm创口,创口内可见裸露的骨块。”王翔和骨科医生胡敬业通过X光阅片结果,给出了3种治疗方案:第一种是行外固定架固定;第二种是再次切开创口,行钢板内固定;第三种是微创的髓内针技术。

通过对患者病情的整体判断以及各种手术方案的优缺点和难点分析后,胡敬业和王翔一直同意为此患者施行第三种手术方案,备选第二种方案。最终,援非医生们在手术室济济一堂,完成卡拉首例胫骨粉碎性骨折微创手术。王翔说:“这不仅彰显了我们的实力,更赢得了当地医护人员发自内心的钦佩。”

使命

王翔深知,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他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才最有力量。作为贯彻诊疗全程的影像医生更是如此。

来到卡拉后,王翔不仅成为当地放射科的中坚力量,更主动肩负了整个医疗队的宣传、药房管理、防疫物资管理的任务,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

在国内,超声检查是独立的科室,由专科医生独立完成操作与诊断。然而在卡拉,影像科医生也必须具备此项技能。他凭借扎实的影像功底、短暂的国内学习,遇到问题时,以微信视频的方式向国内同行请教,在近一年半的工作中实现了零差错和零误诊。

援非之路任重道远,医者有界,仁爱无疆。他在东戴医院,为2000名左右的患者完成了影像诊断报告,与受援国医院的医护人员一道风雨同舟、患难与共,把中国经验、中国医疗、中国技术带给了非洲人民,完成了医者的使命。

来源:运城晚报  □记者 刘凯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4 01:16 , Processed in 0.078439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