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捉迷藏这种童稚游艺居然李隆基和杨玉环创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14 17: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捉迷藏,是一种古老而简单的童稚游戏,但起源于何时,则并无定论。《致虚阁杂俎》说:“唐明皇与玉真于月下以锦帕裹目,在方丈之间互相捉戏,谓之捉迷藏。”此处所说,似乎这个游戏是李隆基和杨玉环所创造,他们以巾帕蒙住眼睛,互相捉摸。当时宫中人鼓掌助兴,杨贵妃年轻,自然动作敏捷,故李隆基捉她不易,而她则可轻易捉住这位风流天子。

这种游戏又称之为“捉戏”“藏矇”。

但是有人提出疑问,在唐人元稹的《杂记》诗里,有这样的句子:“忆得双文笼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元稹是在唐明皇死后十多年降生人间的。一个诞生于皇家内宫的游戏,一般是难以外传的,即使传出并成为民间儿童所喜爱的游戏,也需要一个不短的时间。是不是出身民间的宫人,将早已流传的这种游戏带入宫中呢?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

完颜绍元在《捉迷藏》一文中,提出了他的观点:“人们一定熟悉宋代文人司马光砸水缸救出小伙伴的事。原文叙述‘童时与群儿戏于庭’,并未写明他们是在玩‘捉迷藏’。不过小伙伴何以要攀登水缸呢,倘若以不知缸中有水而想借此藏身的设想来倒推,则此‘戏’即为‘藏矇’,亦在情理中。”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但颜元先生所说司马光和小伙伴玩的是“藏矇”,则不准确。其实,在传承下来的“捉迷藏”游戏中,有两种玩法,一种是“以锦帕裹目,在方丈之间互相捉戏”,也就是“藏矇”。另一种是:捉者站在规定的地方,其余的人则各去寻找隐蔽的地方躲藏,然后由捉者在限定好的时间内去寻觅;找到其中任何一人,都算胜利。然后,被捉者又成为捉者,再去捉别人。这两种捉迷藏的游戏,笔者小时候都玩过。因此我推断,如果司马光和小伙伴是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则应是后一种。这个不慎跌入有水之大缸的小孩一定以为那是一个最好的躲藏处。

这种游戏(主要是后一种),在某些地方又称之为“工兵抓强盗”。“住在城市的小巷子里,常常玩‘工兵抓强盗’,人数越多越好玩。‘工兵’和‘强盗’分两拨,都由自愿报名充当……玩的时候,‘强盗’先躲藏在巷子里所有能躲人的地方,如草丛里、墙垛下,自家和别家的门弯里、房里、床下、树上……超出巷子范围就不算数。‘强盗’躲好之后,‘工兵’分头去捉”(刘克定《工兵抓强盗》)。

捉迷藏不但在古代的诗文中多有记载,也出现在美术作品中。清代乾隆、嘉庆时期,宫廷画师沈庆兰曾创作了一幅《婴戏图》,画中有六个孩子在玩捉迷藏的游戏,中间的一个孩子眼蒙帕巾,双臂伸长,作出抓捕的姿势,其余五个孩子,或藏之于树根,或攀假山,或躲在捉者的身后,洋溢着一派天真烂漫的童趣。这也可证明,在当时捉迷藏的游戏,已经十分普及和流行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3 17:04 , Processed in 0.062618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