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古人元宵节不光吃元宵,还吃年糕、喝茶糊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4 10: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元宵节.jpg

再过几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按民俗,过罢正月十五,年才算正式过完。

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煮元宵、吃元宵,空气里弥漫的都是元宵甜甜的味道。旧时,古人不光吃元宵,还吃年糕、喝茶糊涂。

试试油炸元宵

关于元宵节的由来,版本很多。比较普遍的说法是,汉文帝为了庆祝平定战乱,规定每逢正月十五之夜,全国张灯结彩,皇帝出宫与民同乐。

正月乃元月,宵有夜之意,故正月十五夜又叫“元宵”,此节被命名为“元宵节”。

元宵节吃元宵的民俗源于何时,史学界尚无定论。有人认为,元宵起源于宋代;也有人认为,早在唐代、五代时已有类似元宵的节令食品。

古籍《卢氏杂说》里说,唐代有种名叫油䭔(duī)的吃食。

《膳夫录》里提到,“汴中节食”“上元:油䭔”,说是每逢上元节(元宵节又名上元节),河洛地区的开封街头热卖“油䭔”——也有人管它叫“油画明珠”。

有人考证,油䭔跟油炸元宵差不多,滚烫鲜香,吃起来脆美难言。

宋代人过正月十五,流行吃水煮圆子:入沸汤煮熟,捞出后加糖食用。据《事林广记》记载,这种圆子放一宿也不会沉到碗底,故此又名浮圆子。

后来,圆子改名为元宵、汤圆,象征团圆美满,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

尝尝美味玉粱糕

洛阳在唐代是东都。据《云仙杂记》记载,唐代的洛阳人家,正月十五“食玉粱糕”。饮食文化专家邱庞同先生认为,此乃目前已知的关于年节期间吃糕的最早记载。

玉粱糕是用白粱米做的黏糕,可算年糕的一种,口感微甜,除热、益气,吃了对身体有好处。

“糕”谐音“高”,年年吃糕年年高。年糕的起源,至迟可以追溯到周代。

盛唐时期,洛阳是闻名四海的国际都市,不少朝鲜人来洛阳留学,年糕或许在此时传到了朝鲜半岛。

相传,古时的朝鲜人奉年糕为顶级美食,只有君主才能享用。而在唐代的洛阳,玉粱糕不过是一种稀松平常的平民食品,每年元宵节,家家户户想吃就吃。

来一碗茶糊涂

除了元宵、年糕,旧时的元宵节食品还有面盏、面茧、茶糊涂等。

面盏是用面粉做的灯盏,一般来说共十二只,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

古时候的老百姓,或是把食用油放在面盏内点燃,根据灯灭后盏内剩油的多少,占卜每个月的雨水多寡;或是把面盏放到锅里蒸,依据蒸熟的面盏内水分的多少,预测每个月的降水情况,祈求风调雨顺。

面盏一般是正月十五做,正月十六早上吃,这叫“收灯”。

面茧是一种带馅儿的面点,里面可以包上写有官职的竹木签,寓意官运亨通。谁能在元宵节吃到藏着“官位”的面茧,说明谁的运气好。

茶糊涂是豫西特有饮食。旧时,古人常在正月十六清早喝茶糊涂,把过年剩余的粉条、萝卜、丸子等食材烩成一锅,勾芡兑入炒好的小米面或玉米面,熬成热腾腾、香喷喷、稠乎乎的“糊涂”,全家一人吃一大碗。

民谚云:“喝了茶糊涂,心里更有数。”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长假吃喝玩乐,耍美了,歇够了,过罢正月十五,是时候抖擞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3 15:09 , Processed in 0.076410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