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女娲是人不是神_刘志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14 11: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age.png
芮城县风陵渡镇的浮云山下有一座女娲庙,往陕西潼关县城的路边有一座高大的女娲像……号称九州的中国版图内,原有的古代遗址,加上近些年复修及新建的女娲庙,少说也有上百处。这绵延广泛的祭祀,皆源于“女娲补天”这个流传久远的民间神话故事。在中国人心目中,女娲是中华民族共同敬奉的远祖神灵。

国人心目中的神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来自上天的神。凡人力所无法左右的自然现象人们皆托付于天神去管,所以就有了天神、火神、雷神、风神、水神等诸神,就连整天踩在脚底下的土,为了避免“人管”丛生的贪腐失公,人们也委托给土地爷照看;另一类是积功至伟后由人封的神。像教民稼穑的后稷,养蚕缫丝的嫘祖,还有造字化民的仓颉,骁勇善战的关公等等,都是人封的神。甚至连推翻皇帝后的近代君王不也有渐登神坛的趋向吗?至于发明了造纸术的蔡伦,领导过关公的诸葛亮等等,为何却入不了神册,进不了神庙呢?这个问题我说不清,估计度娘也没答案,因为事涉神灵,飘渺虚幻,若无瞒天的宣传,何缘攀附神坛。

众神之中,我认为唯女娲超脱了天赋之神与人奉之神的界线。若以“炼石补天”之功论,她当超越了“天界”的能力;若以“抟土造人”之功论,她也超越了“人界”的范畴。那女娲究竟该归哪类“神册”编制呢?倘若不究唐突冒犯之责,容我妄推揣测一二。

远古的荒洪时期肯定是有过的,瓢泼大雨如天漏,对于穴居时代的人类而言,谁能补住头顶的岩隙,漏水的树洞,给人们创造一个安宁稳定的生活环境,岂不是和补天一样居功至伟吗?

image.png


巧了,一起偶发的山火之后,满山的巨石在熊熊大火中被烧得通红滚烫,接着又遭到雨水扑浇,石头瞬间迸裂成石灰的泥浆。这震天动地的一幕恰好被女娲看见,聪明的女娲随手从地上抓起一把黏糊糊的灰浆,糊在了石洞漏水处,补住了岩缝。数日后,夹杂着石子的灰浆硬化凝固,如石坚硬,并且五色斑斓,煞是好看,洞穴再也不怕雨淋水冲了。

女娲兴高采烈,犹如若干年后欧洲那个聪明的男孩瓦特,看见水壶里的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得呯呯响,受此启迪,男孩灵感顿现,发明出了蒸气机,继而带动人类进入了工业革命时期。那时的女娲,估计也是灵光乍现,她如法炮制,先积木烧石,再用石灰修补洞窟。后来又更进一步借树搭棚,在树枝草茎苫盖的棚顶糊上石灰泥浆,将穴居在洞窟中的部落人众移到了树屋居住。

吃住行是人类维持生存要解决的三个最基本的问题。远古时期,谁能率先改善“住”的环境,谁的部族的繁衍生息能力肯定就会大大优于其它部落。随着自繁的、归化的人丁日众,女娲部落日益壮大,势成必然。但林子大了鸟多,鸟多了争食的矛盾也多,女娲再能干也无暇分身去解决以几何倍数增加的矛盾,基于部众都尊重她的领导这个公信力,于是女娲就想出了一个以泥代己的点子。她用自己的巧手,捏了许多貌似自己的泥人,然后让部众将这些泥人带回各自居住的棚屋或洞窟,摆在最显眼的位置,每天早晚磕头祭拜,温习和谐共荣的规范要求,不争、不吵、尊老、携幼、勤劳、捕兽、种黍、养兔等等,就像我们曾经的“四首先”一样虔诚……

于是,在女娲的领导下,部卒日众,部落欣欣向荣……

于是,炼石补天的科学发现渐渐成了神话,“抟土造神”也演变成了“抟土造人”。

于是,代代造神者也忙得不亦乐乎。由泥换成木,由木变成石,进而铁、铜、金也登堂入室,树脂的、合金的、泥胎彩绘的,甚至吹气飞天的也应景而生。匠人们混口饭吃,被塑者志得意满。只是苦了那些朝奉者,膝盖跪得磨出了老茧,求官的入了监,求财的被刮惨,求福的赌运缘……唯有那没堂布局者,赚得盆溢钵满,风向若变,拍拍屁股一溜烟……

这都是续篇,与女娲无关。

image.png


由此,我说女娲是人不是神。炼石补天也非神话,而是科学实践。

有人与我较真,补个树洞那也能叫补天?

我本不想争辩,但还是得提醒阁下,古人云:“头顶三尺有神明”。这个神明就是“天”。当然,我也知道此天非彼天,只是借以类比也。空与天的区别,甭说古人不知,今人也有相当比例难以区别。在古代,人把没法奈何的天空降雨看成是天上下雨,应该是可以想见的常识,继而将补漏的功劳说成是补天,也似乎是顺理成章的。至于古书云云,谁生谁,谁继谁,谁谁在什么书上说了什么……我信书,但我又不尽信书。即使现代文化如此发达,能被文字记述的人生百态社会生万象又有几何?例如你今天吃饭了,但没有被文字记载,难道吃饭这件事就不存在吗?

今天,登趟浮云山,浮想思联翩,随兴乱侃侃,望君多指点。

君若有兴,可来风陵,这里曾是女娲的故乡。据说女娲本姓风,风后陵旁就是凤凰咀,高高的城垣遗址面河雄立,虽然只剩断壁残垣,但确是真迹。风陵、风后、凤凰三者究竟何关系,至今仍是谜,君临若能指点一二,当授解惑之功!站在这里,既可近观三河交汇,夕阳西下黄河泛波万点金的美景,也可远眺当年陈香斧劈华山的石痕,还可脑补一下那传说中巨灵神力推二山,为河让道的雄奇画面。有神话撑腰壮胆,你想铲平秦岭也不难,将南方的水汽放过来,一年降雨量增一千,何愁华北西北还干旱!

届时,我愿奉你为当今新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10 11:18 , Processed in 0.050350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