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周室典籍神秘失踪,人类文化史的巨大损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13 11: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室典籍神秘失踪,人类文化史的巨大损失。

人类发明使用文字的历史,或许可以追溯到10000年前;这与我们如何判断什么样的符号属于文字的标准有关,当然也与考古发掘工作的进展有关。对于中国来说,在先夏时期(一般来说即早于4200年前)已经出现了相当多的文字符号或类似文字的图画、图案、符号,它们通常被保存在陶器、骨器、岩石等耐久性的载体上。根据中国远古传说(它们也是人类早期记录信息的载体),伏羲时代已经创造出复杂的符号体系(八卦符号),黄帝时代已经创造出完整的文字体系(苍颉造字)。

在中国古代文字中,有“典”字和“册”字,它们又连称为“典册”;从其文字的象形结构可知,它们是用绳子将若干个长方条形的木版或竹版串起来,其用途则是在上面刻写或书写文字。根据古人的记忆,殷商先人“有册有典”,也就是说那时便已经有图书了;遗憾的是,我们今天能够见到的典册实物,最早的只是战国时代的竹简。

根据《尚书序》记载,我国上古帝王遗书有《三坟》(记述三皇事迹,“坟”可能指泥版图书)、《五典》(记述五帝事迹,“典”为木简或竹简图书)、《八索》(即易经八卦的原版,“索”为结绳纪事符号体系)和《九丘》。《尚书序》解释《九丘》为:“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显然,《九丘》一书正是国土资源白皮书。

随着文字的使用,记录有文字信息以及符号、图画的载体(亦即图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们被集中收藏起来,以供人们查阅和长期保存,于是便出现了图书馆。据《人类文明编年纪事》(德国学者维尔纳•施泰因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2年)一书,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赫梯王国首都哈图萨斯(今土耳其波加兹刻伊)已建有图书馆,收藏着大量楔形文字泥版文献,内容涉及法律、条约、编年史、庆典记述和书信等。约在公元前650年,尼尼微(亚述)泥版大图书馆收藏有20 000多块泥版,内容包括用苏美尔文字写成的古老诗歌、教科书、语法书,以及有关买卖、交换、租赁、租佃、利息和封分采邑的文件、契约。到了公元前2世纪,罗马已经出现了图书出版和发行业。

中国的图书档案文献馆,至少在夏代就已经出现了。《吕氏春秋•先识》记有:“夏太史终古见桀迷惑,载其图法奔商;商内史向挚见纣迷惑,载其图法奔周;晋太史屠黍见晋公骄无德义,以其图法归周。”这表明我国在夏代已有图书典籍,商代当然也有典籍图书,而且这些图书最终又都被收入到周王室图书档案馆里。

令人遗憾的是,周朝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图书、档案、文献典籍在2500年前神秘地失踪了(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是占卜后被遗弃的殷商甲骨文和周朝甲骨文),它们记载的中国古代历史文明与文化信息也随之而去;以致我们今天不得不下大力气去搞夏商周断代工程,为的是搞清楚西周的编年史、商代的编年史、夏代的编年史(其实,我们还应当搞清楚先夏史,而周室典籍中很可能也有先夏史的内容)。

事情是这样的,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去世,因嫡长子不久亦去世,周王室在继位问题上发生内乱,嫡次子王子丐被立为周敬王,庶长子王子朝将王子丐驱逐出王城(今日洛阳)并自立为王;公元前516年秋冬之际,晋国出兵支持周敬王复位,王子朝见大势已去遂携带周室典籍投奔楚国。此事件有《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曰:“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从此,这批无价之宝的图书文献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事实上,除了商周甲骨文和金文之外,我们没有见到任何春秋战国以前的图书档案文献资料的实物。

由于管理周室典籍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而王子朝又是有计划地撤离,因此我们有理由作出如下推论,即与王子朝同行的应当还有原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其中很可能也有大思想家老子,因为老子长期供职于周王室图书馆,而老子之所以辞周退隐当亦与此事变有关。至于王子朝携带周室典籍的主要目的,则是为了表明自己仍然是周王室的正统继位人;

事实上,《左传》还记有王子朝撤离王城后曾派使者去各诸侯国寻求支持,显然他仍然在为复位而努力。据此,我们还可以推知,王子朝除了携带周室典籍之外,还会携带走相当数量的周王室青铜礼器,以及大量的工匠,因为青铜礼器也是王权的重要象征。

那么,王子朝奔楚之后定居在什么地方,周室典籍又到哪里去了呢?目前流传下来的史书中都没有明确的记载,我们今天能够找到的线索是《皇览》(三国魏文帝时编写的百科全书)的记载:“(王)子朝冢在南阳西鄂县,今西鄂晁氏自谓子朝后也。”也就是说,王子朝的墓在今日南阳石桥镇;此外,今日南阳地区的镇平县有地名晁陂,这些地方可能都是王子朝后裔的聚居地。据此,我们不能排除这样的看法,即王子朝奔楚之后,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没有定居在楚国都城,而是选择在既安全又靠近周王室所在地的南阳定居;与此同时,王子朝也不会把周室典籍交给楚国君臣,而这样做的目的仍然是要保持自己是周王室合法继位人的宿求。

公元前505年,周敬王派人入楚刺杀了王子朝,《左传》在记录此事时没有再提及周室典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此之后的2500年的时间里,再也没有文人学者去追寻周室典籍的下落,这批人类文明史上的无价之宝就这样被国人遗忘了。值得注意的是,《庄子•天道篇》记有孔子曾准备把自己的著作送到周王室图书馆,似乎表明周敬王有意征集天下图书重建王室图书馆;此外,所谓孔子五十岁才读到《易经》的说法,以及所谓孔子删编《书经》、《诗经》的记载,均表明着周室典籍的外传(实际上是孔子只收集到很少一部分外传的周室典籍)。事实上,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和私学的兴起,恐怕更是直接受益于周室典籍的外传。

在这里我们不能不谈到中国历史上的一部奇书《山海经》,它仿佛是在西汉时期突然冒出来的,可是它记载的内容却非常古远。根据笔者对《山海经》长达二十余年的研究,现存《山海经》一书是由帝禹时代的《五藏山经》、夏代的《海外四经》、商代的《大荒四经》、周代的《海内五经》这四部分内容合辑而成的,其中《五藏山经》乃是帝禹时代的国土资源考察白皮书(画家孙晓琴根据笔者对《山海经》地理方位的考证,创作出42平方米的巨画《帝禹山河图》,将《五藏山经》记述的447座山,以及相关的水系258处、地望348处、矿物673处、植物525处、自然动物和由人装扮的神异动物473处、人文活动场景95处一一绘出。

那么,究竟谁是《山海经》一书的编辑者(包括翻译和部分内容的改写)呢?这个问题已经争论许多年了。笔者认为,《山海经》的编辑者,正是追随王子朝奔楚的原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学者或其后裔,因为只有他们才拥有足够多的历史档案文献资料。而且,《山海经》一书由于其具有独特的政治、军事、经济价值,很可能被王子朝作为见面礼送给了楚王,并被楚国作为机密文献深藏起来;事实上,在先秦诸子百家里,唯有屈原的著作(《天问》、《九歌》等)中引用了大量《山海经》里的内容。此后,秦国灭楚,《山海经》等典籍被收藏入秦国图书馆里;接下来,刘邦率先兵入咸阳,萧何将秦国图书馆的图书典籍悉数收藏,其中应当包括《山海经》一书;刘邦平定天下后,由于时过境迁,《山海经》的军事地理价值不再重要,该书才被解密,世人方知有《山海经》一书。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外传的并不是全部的周室典籍,而且也不都是周室典籍的原本或原始文献,而是有选择的抄写本。也就是说,追随(自愿或被迫)王子朝奔楚的原周王室图书馆的官员和学者(及其后裔),为了谋生而开始了抄书、编书、卖书的生涯,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图书出版业了,它的出现正好与私学的兴起同步当然也就在情理之中。

最后,强调指出的是,两千五百年前发生在我国的周朝王室藏书整体失踪案,对人类文明文化史来说乃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也是一项巨大的损失;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它们,那又将是人类的一大幸事,许多千古文化之谜都将迎刃而解,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9-20 05:36 , Processed in 0.07188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