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九旬老八路赵宗华的峥嵘岁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6 11: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age.png
在许多人眼里,运城籍华侨赵宗华是一位知名书法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曾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见证了新中国激荡的成长历程。现在,90岁高龄的他依旧活跃在国内外各类书画展上,孜孜不倦地潜心研究书法。九死一生的经历和多年国外阅历,给予的艺术养分使他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愈加热爱。

预知大道,必先为史。“祖国,一天天富强,大地上一片繁荣,阳光灿烂,稻花香。”赵宗华说,历史应该被铭记,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身在美好今天的我们,更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当下。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记者走访了老八路、书画家赵宗华,听他讲述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再现曾经的艰苦岁月。

14岁参加八路军 是他一生的骄傲

“因为战争家都没了,到处躲避求温饱。”想起曾经的岁月,赵宗华感慨地说道。

赵宗华(小名富升),1930年8月出生于河南省济源。1942年,因三年自然灾害,颗粒无收,加上日军抢人抢粮的恶行,他随父母一路跨过黄河逃至山西省垣曲。又累又苦,夜里一家人找了路边的破窑洞刚住下,就被抢劫得身无分文,一无所有。父亲和赵宗华上闻喜找工养家,母亲带着两个妹妹留在当地讨饭,被迫分离。小小的少年,只能给人放牛过活。当父子刚赚了工钱,父亲就吩咐赵宗华赶紧给母亲送去。赵宗华一个人一路徒行,终于见了街上同样衣衫褴褛的母亲。大妹和母亲已经走散,他抱着母亲大哭。战火纷飞的日子,为求温饱,母亲带着他们转移到山里,和父亲失去联系。之后,一家人辗转一年多,才终于团聚,在夏县泗交镇窑头村定居了下来。

因为山上有八路军的保护,一家人的日子安稳了一些。那时,在未满14岁的赵宗华眼里,八路军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感谢八路军给了他一个稳定的家。他总对母亲说:“八路军人好,我也想当八路军,去打日本人。”1944年,赵宗华参加了八路军,“当了兵,不怕死”,誓要跟着上前线。他进入晋、冀、鲁、豫边区太岳三分区康支队当战士,开始中条山抗日游击战。

小小少年上战场,经过一年的伏击战,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胜利时刻到来,抗日战争宣布结束。

亲历三打运城

那段烽火岁月

“都是战士的鲜血,胜利不容易啊。”回忆前半生的峥嵘岁月,赵宗华60年后的今天,仍是历历在目。

1946年内战发动,赵宗华被派去给部队联络站送信。他一路机灵躲过了好几波敌军,顺利完成任务归来,当时的司令部首长李明如对他激动地说道:“小鬼,你真棒,真是机灵!你给我当警卫员吧。”

说到1947年解放军三次攻打运城的壮烈场面,8000多人战亡的事实,他更是记忆犹新。敌人人数众多、武器先进、火力迅猛,五月攻占了运城羊驮寺机场,一打运城结束。很快我军决定第二次围攻运城。说到二打运城时,赵老忍不住红了眼睛。

十月的天,阴雨绵绵、寒冷无比,衣衫单薄的战士主要就是攻城,大家齐心协力挖地道到城墙下,准备埋**。但敌人的援军把我军的攻城阵破坏了,这一站打得极其艰难,最后二打运城被迫中止。城是一定要攻下的,否则对今后的战局更加不利。

“老百姓心疼解放军,把猪羊都宰了,送肉送粮给我们吃,门板都卸了,给我们做防御。但是我们失败了,觉得无脸面对江东父老。”这是当时司令员王新亭的一番话,至今赵宗华叙述起来,还是红了眼,“没脸见晋南的老百姓”。因为在这片土地生活了很多年,对这里的人们怀着更深的感情。看着首长哭,赵宗华也忍不住跟着落泪。

最后关键时刻,首长们召开会议,总结经验教训,请求援军,把战壕挖至城墙底下,通过爆破攻城,成功打开突破口。还好三打运城时,终于拿下,但我军也损失惨重。运城顺利拿下,大军一路北上,攻克临汾,晋中大捷,解放太原,赵宗华离这片深爱的土地越来越远。

炮弹炸开的瞬间

他机智保卫首长

“血淋淋的战士就在身旁,但仗还要继续打。”越往北上,战事越急,面临的危险也越大。赵宗华跟随司令员穿过太谷的平地,敌军飞机的轰隆声常常就在头顶徘徊,扔炮弹、机枪扫射铺面而来。他们刚刚到达东阳镇,正在堡垒上观察地形,一轮飞机轰炸又来了。刚下堡垒到战壕,敌人的战机贴着地面就飞了过来,千钧一发之际,赵宗华只能把司令员扑在身下。近在耳边的一声巨响,赵宗华他们被埋在了炮弹炸开的沙土下。其他几个战友被炸得没了手脚,血肉模糊。

飞机飞过,就是血淋淋的牺牲,但还是要一路向太原进军。1948年10月,赵宗华所在的十八兵团六十二军进入东山,这是太原城东的天然屏障。白天敌人飞机大炮攻击,只能晚上攻占。卧虎山、牛驼寨、双塔寺是布阵太原最重要的三个点必须拿下。牛驼寨地势陡峭,“能进一尺,不能退一寸”,和阵地同存亡,是所有解放军的共识。一梯队牺牲了,二梯队、三梯队依次上。“大家根本不把死当一回事,我的任务就是保护好首长,我们同生死共命运。”这是当时赵宗华的唯一信念。因赵宗华作战勇敢,无数次地舍生忘死救首长,后来圆满完成任务,被评为首长模范警卫员。

1949年4月,太原解放,百万大军南下,赵宗华他们顶着炮火越过黄河,进军大西北、西南,解放西安。

赵宗华仍记得进宝鸡的时候,一路上军队又累又饿,到一个镇上修整时,井深没有水,只好打了脏水池的水准备做一锅小米饭。十八兵团接到紧急军令,必须明天拂晓前拿下宝鸡。司令一看地图,还有一百里地,必须急行军,后半夜到达,才有可能在天亮前攻城。大家顾不上吃饭,只好拿着毛巾包着饭,边跑边吃,蹚水过河,终于在半夜两三点进入阵地。最后,终于保住了渭河大桥,打碎了敌人试图炸毁的企图。我军顺利解放西安。

参加抗美援朝

他义无反顾

1949年9月份,兰州解放,赵宗华本想跟随部队南下到西康。这时大半个中国已经解放,司令员李明如对他说:“你不必老跟着我了,你去上学吧。”因赵宗华自幼出身书香门第之家,祖父是读书人,他从小受祖父教导学习诗文,战友们都爱开玩笑叫他“小秀才”。

随后,司令员帮助他联系了太原军区军政大学。得知可以继续求学,赵宗华很是高兴,终于可以不负秀才之名了。

没成想没过多久,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当收到组织的命令,问他是否愿意赴朝鲜。赵宗华毫不犹豫地说:“服从命令,听指挥。”1951年,赵宗华出国参加抗美援朝,历任志愿军某团四连政治指导员、团部党委秘书,参加过朝鲜第四次、第五次战役和东线防御、夏季金城反击战役,1953年停战后回国。

“当时都叫我们是最可爱的人。”90岁的赵老,说起这个称呼,更是多了那么一份感慨和可爱。当时冒死奔赴朝鲜时,赵宗华说唯一放心不下的是远在家乡的父母,怕他们抗寒挨饿,组织上给寄了30块钱。

再次与父母相见,是在1962年的北京。母亲抱着已是军官的儿子,一再确认着,“你是小富升吗?我怎么看着都不像。怎么这么高了”?

离家十几载,已是相逢不相识。

记录历史书写今天

他珍惜当下的幸福

赵宗华在军队战斗和工作了22年,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荣获二等功奖章,抗日纪念章,解放华中、华北、西北、全中国,抗美援朝等多枚纪念章、勋章和奖章。直到1966年,他从北京军区转业到北京市朝阳区任教育局局长。经常出黑板报的赵宗华,常被人称赞,写得一手好看的粉笔字。他开始捡起自己的书法,钻研书法艺术,练习、临摹、拜书名家,并攻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三年。正是他的这种广泛借鉴,多看、多思、多学、多写,将自己的阅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倾情于笔尖,他的书法作品在全国各地展出受到好评。

赵宗华还把自己经历的革命岁月写成诗词,《呕三打运城》《克临汾》《战咸阳》《取宝鸡》《甘洒热血上西天》《凭吊杜马死难烈士》等。离休后,他随家人移居澳大利亚墨尔本,除了过年过节在街头书写祝福,还会在当地报刊上发表诗词和书画作品,尽自所能大力宣扬中国书画和践行中华文化。新中国成立50周年时,赵宗华自撰自写书画作品《思念》,“一程万里越大洋,远离祖国入异乡,思绪缭乱故乡远,秋老更觉海风凉。澳洲风光固然美,怎比旧国水米香,独立洋边心如潮,遥望神州彩旗扬”被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并收藏。

现在的赵宗华回到运城定居,吃着家乡米,喝着故乡水,终于如愿以偿。

弹指一挥间,战火连天的日子已经是60年前的事了。不论提及在战场,还是今天的生活,赵宗华总是说自己是非常幸运的。能幸运地从战场上毫发无损地下来,能幸运地被分配到北京军区,能幸运地走进书画世界,好运总是会照拂他一路顺利。得到好心人的帮助时,他会很感激;受到大家的喜爱,他会很感恩。他就是这样一个容易记得别人善意的人,容易感到满足,更容易感到快乐。

他说,现在的自己还是一个青年,青春不老,要活到150岁,好好享受如今的美好生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薛丽娟/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10 00:18 , Processed in 0.045828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