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夏县东下冯遗址出土的石斧外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15 10: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夏县东下冯遗址出土的石斧外范.jpg
1961年山西侯马出土的立人陶范.jpg
1954年河南郑州南关外出土的陶鬲范.jpg
1953年河北兴隆古洞沟出土的双镰铁范.jpg
夏县禹王城遗址采集的汉代红陶锄头范(夏县博物馆藏).jpg
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国的青铜合金铸造技术开始普及,出现了采用多块复合范浇铸的青铜礼器群,工艺复杂。商代的青铜器铸造业内部分工明确,生产规模扩大,能熟练地制作器范,并用一次浇铸的浑铸法与先铸器体或附件然后接铸两者的分铸法,铸造出品类多样、造型复杂、纹饰精美的器物,在器型设计、制作工艺等方面均有较大突破。西周早期的青铜制品,整体形制多承袭商代遗风。西周中期之后,发明了一模翻制数范的方法,并在铸器时使用焊接技术,器类、器型、纹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式样。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件珍贵的、出土于夏县东下冯遗址的石斧外范,展陈于“古代中国陈列”单元,即是古代制范工艺的著名物证,也是被中国著名青铜器研究专家谭德睿等考证为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铸型。

1.石斧外范反映的晋南铸造技术

石斧外范,被包括著名青铜器研究专家、上海博物馆研究员谭德睿先生在内的多位专家称为“石锛范”,具体铸造斧类中的“锛”。

文化时代:二里头文化时期。

规格:长13.6厘米—13.8厘米,宽6.5厘米—7.4厘米,厚3.4厘米—3.9厘米。

出土:1974年东下冯遗址出土。

形制特点:器呈长方形,石质为片麻岩,经磨制,由4块石材合为上下两部分。在这一时期的青铜铸造普遍使用陶范,石范发现很少,大多用以铸造如刀、镞之类的小件器物。

图一:夏县东下冯遗址出土的石斧外范

东下冯遗址,系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的典型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运城夏县城北15公里东下冯村东北的青龙河南、北两岸台地上,其绝对年代为公元前1900年至前1500年,距今3500年—3900年。这处著名的古文化遗址出土遗物有石、骨、铜、陶等不同质地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兵器、乐器等。青铜箭头、凿和石范的出土,表明当时已进入青铜器时代。东下冯遗址的发掘,对于探索夏文化问题,促进夏代历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研究山西早期的铸造也提供一些很有价值的物证。同西下冯遗址相距不远的另一处著名的古文化遗址崔家河东周墓地,出土了多件铸造精美的铜、锡、铅三元合金的青铜器。这些考古发现从一个侧面表明,晋南地区是中国先秦时期青铜冶铸的中心,技术发达。

2.石范、陶范、铁范

中国古代的冶铸制范主要有石范、陶范、铁范和泥范。其中陶范铸造、铁范铸造、失蜡法铸造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铸造工艺,是重要的科技成就。

2.1石范

范,即模具。石范,采用石料制作的模具。

石范亦称石制原范,是泥制原范进一步的产物。范面刻文为阴文,可用来直接浇铸。

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已能用石范和泥范铸造简陋的工具和武器。周代的新会象边山遗址,桃形石刀和石范的发现填补了岭南周古上的空白。石范在当时大多用作小件器物的模具,如刀、镰等,发现很少,只在二里头文化和吴城文化中有少量出土。东下冯遗址出土的石斧外范就是古代石范的典型代表。

另外在辽阳县塔湾村遗址也出土了石范。1990年出土于辽阳县塔湾村的石范,为国家一级文物。石范略呈长方形,石范长13厘米,宽18厘米,厚5厘米,每件单范均凿刻一组青铜斧模和青铜凿模,斧范模呈束腰形,斧刃模呈扇形,斧模器表划刻大小不等三角纹,在斧銎口处刻有浇注口,在范模背面,并排凹刻三个等圆,在圆内凹刻回纹,是研究当时辽东地区青铜铸造技术的重要资料。

2.2陶范

陶范也称泥范、砖范,即用土及砂烧制而成的范。

陶范亦称“印模”。古代中国铸造青铜器的陶制范模,流行于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较早,新石器时代晚期陶鬶的袋状足已用陶范加工。商周时期精美的青铜器都使用陶范浇铸,战国时期刀币、秦俑坑的陶人陶马,也都用陶范分段制作。唐长沙窑、巩义窑用陶范制印局部纹饰贴于器身。宋代进一步利用陶范整修器形,同时把精美完整的纹饰印于器物上。当时各地瓷窑均已普遍使用,印花装饰也由此得到推广

陶范一般由外范、内范组成。外范按器物外形制造,常分割成几块,有的用“子母口”(凹凸连接体)接合,因此称为合范。内范是比外范较小的范心。范上雕镂纹饰、铭文。

商代早期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作为标志,已经用泥范(陶范)铸造铜铸、铜凿等小型生产工具和铜铃、铜爵等日用器具。稍后,以郑州二里岗作为标志,青铜冶铸业开始发达起来。郑州张寨出土的两件大方鼎,分别重64.25千克和82.25千克,表明商代中期铸铜技术已经具有相当水平,从单面范、双面范铸造,发展到能用多个型、芯组成复合铸范铸作重达百斤以上的大型铸件。

就目前的考古发现,陶范铸造最著名的当属山西侯马东周时期的陶范,共出土3万余件,制作精美,工艺先进。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件1961年山西侯马出土的立人陶范,时代为:春秋·晋,上宽77厘米,下宽44厘米,高107厘米,堪称当时陶范的经典器物。中国国家博物馆还藏有一件1954年河南郑州南关外出土的陶鬲范,时代为商前期(约公元前16世纪—前14世纪),长23厘米,宽24厘米,也是古代陶范的代表器物。

图二:1961年山西侯马出土的立人陶范

图三:1954年河南郑州南关外出土的陶鬲范

2.3铁范

铁范铸造又称金属型铸造,其铸型材料不再使用石头和泥沙,而改用金属,耐用性更强,实现了从一次型向多次型的飞跃,这在铸造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953年,考古学家在河北省兴隆县发现了铁范,证明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使用白口铁的金属型浇注生铁铸件。这批铁范包括锄、镰、斧、凿、车具等,范的形状和铸件吻合,壁厚均匀,利于散热;范壁带有把手,以便握持,又能增加范的刚度。除铁制金属型外,战国和汉代也使用铜制金属型铸造钱币。由于金属型生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产品规格齐整,又能保证得到白口组织,与铸铁柔化术配合使用,在古代农具铸造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件1953年河北兴隆古洞沟出土的双镰铁范,时代为战国·燕,长32厘米,宽11.3厘米,是古代铁范铸造的代表器物,对于研究古代铁范铸造有着重要价值。

图四:1953年河北兴隆古洞沟出土的双镰铁范

图五:夏县禹王城遗址采集的汉代红陶锄头范(夏县博物馆藏)

3.结语

夏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多处古代铸造遗存,东下冯遗址的石范和铜器,崔家河东周墓地出土的青铜器,庙后辛庄战国冶铁手工作坊,禹王城遗址考古发现有4处手工业作坊遗址(战国至汉代)出土的货币范、农具范及明器范等模具以及师冯汉代窑址等。这些古代与铸造有关的遗存,是研究中国铸造史的重要科技资料,有着很高的价值。这些文化遗存也是夏县古文明的重要元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10 13:34 , Processed in 0.043518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