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清朝的专职编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13 10: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同治中后期,京剧观众看老传统戏有些视觉疲劳,上座率开始下降。四喜班班主梅巧玲意识到,一定要编演新戏以赢回观众。这时,一位专职编剧出现了,此人是叫刘三或牛三的落魄文人。读者可能会觉得奇怪,此人怎么连个真名实姓都没有?因为那时做皮黄班的专职编剧是不够光彩的营生。老戏剧人陈墨香在其《近百年来皮黄剧本作家》一文中曾写到刘三,大致情况如下:“刘三佚其名,字里居。约在同治年间来京,屡应礼部试不第。性喜听曲,与诸伶多相契。既而资竭,流落北京,四喜班乃聘入大下处,编制剧本。”既能应礼部试,说明他是一个穷举人;酷爱昆曲、皮黄,能受到四喜班主梅巧玲(慧仙)的收留,得食、宿之便,便隐姓埋名做起四喜班的职业编剧来。

文人“穷而后工”,刘三文笔出众,又熟悉场上,故此他为四喜班编演了许多受观众热爱的连台本戏和新编戏,连台本戏计有一至八本《雁门关》、一至八本《梅玉配》、一至八本《五彩舆》、一至十六本《德政坊》;新编剧目也很多,如《胭脂虎》《德意缘》《玉玲珑》《真富贵》《奇女福》《合欢图》等。梅巧玲还有两出含有刘三心血的独门本戏:《盘丝洞》和《渡银河》。刘三所编之剧,不仅有文采,而且符合场上演出规律:情节曲折跌宕,人物形象鲜明,富有悬念感。所以他编的,无论是连台本戏还是新戏,都受到观众的欢迎,至今还有几个本戏经浓缩后仍不断上演。而新编戏《德意缘》《玉玲珑》也不时在舞台上出现。

张永和/文 (《北京晚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8 23:27 , Processed in 0.040884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