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姚天福——不畏强悍的“巴儿思”_河东吏事千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28 17: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元代的姚天福,是绛州稷山县南阳村人,他担任监察御史期间,多次不畏强暴,弹劾权臣,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赞赏,赐名为“巴儿思”,意为猛虎。他担任地方官期间,到处兴利除害,为民造福,是一位难得的名吏。

一、不畏强悍的监察御史

姚天福字君祥,幼年随父亲在雁门一带生活,喜欢研读《春秋》,精通儒家大义。成年后,因为才能过人,被辟为怀仁县丞,进入了仕途。至元五年,朝廷成立了御史台,姚天福被任命为“阁管勾”,是一个基层小吏,后来被拜为监察御史,就是朝廷重要的监察官了。

姚天福有一位深明大义的好母亲,上任前,母亲对他说:“过去人们常说公而忘私,你现在既然做了朝廷的臣子,就要尽心守职,不要担心我这个未亡人。假如有一天你被人陷害,连累到我,我会像汉朝王陵的母亲一样,伏剑自刎,光荣地死去,绝不会责怪你。”姚天福是大孝子,他也向朝廷请示道:“监察御史的职责就进谏和弹劾,很可能冒犯皇帝,得罪权贵。

假如我犯了罪,请不要牵连我的母亲。”(姚氏母子把担任监察御史看得比较壮烈,一方面说明元代**比较黑暗,当监察御史很容易获罪:另一方面也说明,姚氏母子深明《春秋》大义,立志要与黑暗势力作斗争了。比较幸运的是,姚天福遇到的皇帝是英明的忽必烈,所以他不但没有获罪,反而成就了事业和名誉。)


丞相阿合马是回回人,在位期间营私舞弊,专权乱政,是一位著名的奸相。姚天福多次弹劾以阿合马为首的贪官污吏,受到元世祖必烈的称赞,赐给他一个蒙古名字“巴儿思”。

忽必烈赏赐给姚天福很多财物。

姚天福推辞道:“我担任监察御史,只担心自己辜负了朝廷的爵禄,怎么敢贪图重赏,加重自己的过失呢?”

(阿合马虽然被姚天福弹劾,但也没有受到惩治,他后来是被一个叫王著的人用大铜锤打死的,大快人心。)

当时,御史台设两名御史大夫,都是蒙古人,一位叫玉速帖木儿,一位叫孛罗。两人都是长官,御史台的管理比较混乱。

姚天福上书给皇帝说:“古人说:'一蛇九尾,首动尾随;一蛇二首,不能寸进。’现在御史台管理混乱,就是因为有'一蛇二首’之患。陛下如果不迅速采取措施,时间长了就不好治理了。”忽必烈把玉速帖木儿和孛罗两人叫去批评了一通,孛罗自称年幼无知,造成了管理不善的局面,向皇帝认了罪。

姚天福在京城附近地区微服私访,发现有个使者向百姓勒索财物,就上奏朝廷,判了这个人的死罪,斩首示众。这件事对京城一带的权贵们震动很大,违法乱纪的情况也有所收敛。

至元十二年,朝廷下诏罢除天下各道“按察司”的设置,姚天福对御史大夫玉速帖木儿建议说:“按察司这个官职,是朝廷了解民意、预防变故的重要渠道,意义非常深远,并不只是为了监察、处罚官吏,所以不应该罢除。”玉速帖木儿是忽必烈的亲信,晚上闯进忽必烈的寝宫,汇报姚天福的建议,忽必烈立即下令,重设按察司。因为这件事,姚天福得罪了朝中的某些权臣,被贬了官职。

(根据稷山青龙寺收藏的姚天福神道碑记载,姚天福担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处罚过小甘浦、阿老凡丁等蒙古族贪官,还平反过诸如乐城县吏草菅人命案、三河县古铜印案、武平县刘成的暴死、遵化县五贝冤尸案等一大批冤假错案,整治过一批昏聩无能的庸官。)

二、兴利除害的地方名吏

姚天福被权臣贬为衡州路同知,没有上任,后来又被任命为河东道提刑按察副使。当时,元朝在北方用兵,后方负责物资运输,差役繁重。河东一带的百姓深受徭役之苦,有动乱的迹象。姚天福担心酿成起义,就上书朝廷,一方面弹劾执政大臣的失策,一方面要求免除差役,得到了朝廷的同意。

至元十六年,元朝统一江南,姚天福被任命为淮西道按察使。当地百姓深受战争之苦,姚天福为了稳定民心,上任之后,雷厉风行地查处违法乱纪的将领和官吏,史称“悉铲除之,民大悦”。

又调任为湖北道按察使,他调查到当地行省**的贪污罪行数十桩。奏报朝廷。忽必烈不愿意惩治有军功的蒙古族长官,只把涉案的下属**处理了一批,判处了流放。尽管如此,仍然起到了相当的震慑效果,湖北一带“州郡称治”。

至元二十年,姚天福调任山北道按察使。山北道大致在今东北一带。当时农业很不发达,百姓以渔猎游牧为生,不知道稼穑之事。姚天福向百姓传授了农业技术,教导百姓种植粮食。后来,当地百姓都过上了比较富裕的生活,非常感激姚天福,为他建祠立碑,定时祭祀。

至元二十六年,姚天福再次担任淮西道按察使,惩治了一名大贪官,抄没了他的家产,改善了当地的政治状况。

至元三十一年,姚天福担任真定道总管。真定在今河北一带,当时朝廷设置的“驿传”制度不合理,增加了百姓的负担。姚天福制定了一套相对不扰民的新方案,经过一场争论,最后被朝廷采纳,并颁行天下,各地的“驿传”都采用了姚天福的方案。

大德四年,姚天福升任为参知政事、大都路总管,兼大兴府尹,其地位相当于汉朝的“京兆尹”。史书中称,元朝的“京兆尹”中,姚天福的政绩最为突出。

大德六年,姚天福因病去世,终年七十三岁。忽必烈曾经赞叹姚天福母子说:“巴儿思母子虽生今世,其义烈之言当于古人中求之。"

(《元史》的记载比较简略,点到即止。姚天福中晚年任地方官,调动频繁,在各地能有多少实际的政绩,其实很值得推敲。但他一生办了许多大案要案,以打击贪官污史,维护朝延和百姓的利益为目标,确实值得后人敬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10 07:48 , Processed in 0.041565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