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赵氏孤儿》与河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4 11: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剧《赵氏孤儿》,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晋国。由于这出戏矛盾突出,情节动人,因而成为一出历史名剧。据说这出戏始于宋代,到了明代已在民间普遍流传。多少年来它不仅成为国内各剧种首选剧目,还被移植到意大利、法国等国。《赵氏孤儿》故事发生地点多有其说。有的说在襄汾县三公村,有的说为盂县藏山。两地既有传说,又有藏匿孤儿的遗迹可考。各执一词,真伪难辩。本文对此不做讨论,只就这个故事与河津的关系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

   首先将这出戏的故事梗概介绍一下:据《史记·赵氏家》记载,晋景公时,为晋国政权做出突出贡献的赵氏家族遇到一次劫难。这次劫难致使后来战国的赵氏几乎断弦绝根。

   在晋献公到晋襄公的五十多年间,赵氏从赵夙开始,几代出仕晋国要职。到晋襄公时,赵夙的曾孙赵盾成为掌管晋国军事大权的第一重臣。襄公死后,幼小的灵公即位,赵盾辅佐。灵公自幼倜傥不羁,不听管教。即位后更是骄纵任性,专横跋扈,常常站在高处以弹弓伤路人取乐。对此赵盾多次劝阻与制止,灵公不仅不听反而与赵盾积恨结冤,时时想加害于他。有一次灵公由于对饮食不称心,便将厨师杀死,这件事正好被赵盾遇见。灵公怕招惹是非,便派人暗中堵杀赵盾,幸亏被人搭救才免出意外。此事发生后,赵盾觉得无法在国内再待下去,决定暂时离开晋国。就在赵盾出走之时,赵盾的部下赵穿杀死了晋灵公。灵公死后由他的叔父成公即位,这件事暂且放下,无人过问。

   到晋景公时赵盾已经死去,由他的儿子赵朔嗣位称臣。此时放荡不羁、邪恶成性、多次受过赵盾斥责的屠岸贾当上了晋国司寇掌管邢狱。屠岸贾曾得到灵公的器重,因此对灵公的死因一直耿耿于怀,常常利用这一话题在朝内盘根错节网络势力,连景公都让他三分,心术不正的屠岸贾看到赵氏代代被重用,便忌之于心,自然应以其子赵朔抵罪,屠岸贾位高权重,不可一世。他不顾大臣韩厥反对,在未征得景公同意的情况下节外生枝,强加罪名,擅自将五代称臣的一门忠良赵朔及其叔父赵同、赵括和赵婴齐等人戕杀,并户灭九族将赵家满门抄斩,制造了一次惨绝人寰的历史惨案。

   就在赵氏全家问斩之时,赵朔之妻(晋文公的女儿)在宫中生下一个男婴。恶毒的屠岸贾闻讯后,便带领人马闯入宫内进行调查,以达到斩草除根的目的。在紧急情况下赵妻将婴儿藏匿在自己的下衣内才免遭祸殃。为了保住赵氏根苗,再喊觉得协助下,德厚义重的程婴、公孙杵臼只好将婴儿讳莫如深地从宫里抱出来,另觅藏匿场所

   在屠兵的严密搜查下,要找块安全地方,把婴儿长期藏起来谈何容易。两人想来想去,只有用以假充真的方法,才能闯过这一关。于是他们抱来一个别的男婴,穿绸裹缎伪装成赵婴。先让杵臼带着这个假婴藏起来,再由程婴前去告发。当杵臼见到程婴引来屠兵时,便破口大骂程婴是叛徒,是无义之人。程婴也反骂杵臼。两人装得像真的一样。屠兵看到此景后便信以为真,上前抢夺婴儿要杀。杵臼见状死拼不放。屠兵用刀捅死杵臼,再将夺来的假婴杀死。程婴、杵臼就利用这种舍生忘死的方法,巧妙地瞒过了屠岸贾,保住了这个婴儿。后来程婴含辛茹苦,担惊受怕,赔着老命才将婴儿养大。这个婴儿就是剧中的赵氏孤儿,名叫赵武子。

   赵武子长大成人后,由韩厥向景公讲明真情,才将这宗冤案推翻。赵武子重新继承赵氏之位,在群臣的协助下,杀死了罪不容诛的屠岸贾,为赵家报了仇,雪了恨。

   《赵氏孤儿》剧情比较复杂,由多种情节构成,因此它的发生地也应有多处场所。要谈该剧的发生地,单讲藏匿孤儿的地方是不全面的。它至少还应包括策划阴谋的场所和惨案发生的地域。

   策划阴谋的场所,不用说,是在当时的晋国都城绛邑(一说是今侯马新田,一说是今襄汾赵康)。惨案发生的地域在哪里?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赵氏宗族居住在什么地方。笔者认为,当时除在晋都任职的少数人外,绝大多数赵氏成员均住在他们的采邑耿城,即当今河津市山王村。其依据如下:

   一、据《左传》和《史记》记载:晋献公十六年(前661)由赵夙御公车,毕万为右乘,献公亲自出征,一举灭掉霍、魏、耿三国。班师回朝后,将魏(将芮城县北半部)赐给毕万,耿(今河津市南半部,其治在今山王村)赐给赵夙为采邑(封地),并将他们官封大夫。晋文公四年(前633),也就是晋楚城濮之战的那一年,赵夙之孙赵衰被拜为卿,掌管国政统领三军。文公仍命赵衰继承原封(见《史记·晋世家》)。直到赵献侯(赵氏第十代)元年,即公元前423年,随着赵氏势力的不断北扩,便将府治由耿迁至中牟(见《史记·赵氏家》、《辞海》)。赵氏在耿共统治了238年,这一点与《河津县志》记载:“赵氏在耿共传十代”是一致的。而这件事发生在赵氏第五代赵朔时期,即公元前597年。也就是说此时,赵氏的采邑非耿莫属。

   二、晋国当时属于奴隶社会赵氏家族就是耿地的奴隶主。这里除少数自由民外,绝大多数都是赵家的奴隶。奴隶社会是父死子袭,代代相传。他们除占有土地、奴隶之外,还有一套以族人为主的多层次管理机构,占有大片的土都收入。也就是说赵氏在这里形成一个权力中心,常年统治着这块地方。这些士大夫(奴隶主)权力很大,可以在采邑建筑宫殿、豢养军队等。平时除少数任职**外,多数人都是有事时来朝,无事时就在采邑经营自己的事务。若遇到战争,就接受诸侯的命令带上自己的军队参战。对于晋国来说这种权力分配更为突出,这也是酿成后来晋国被肢解的原因之一。

   三、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分公、侯、伯、子、男多个等级,下一级奴隶主要向上一级奴隶主纳贡交税。晋君属于公级,赵氏属于侯一级。也就是说晋国国君不仅不会给他们发放薪水,他们反而要向晋君纳贡。这和后来的中央集权制不同。中央集权制是由郡县交税收,再由中央政府向大臣们发放薪水。而奴隶社会除过纳贡外则是自收自养,即用采邑的土地收入养活自己。根据以上情况分析,赵氏的族人和眷属根本不可能住在晋都,即使有也只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居住在他的采邑耿城。

   四、案件发生后,对于一户庞大的族群来说,就当是的交通工具而言,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他们从一百多里外的耿城押送到晋都绛邑,或者别的什么地方来处斩,只能是就地处决。

   《史记·赵世家》载:屠岸贾带人到“下宫”把赵氏家族杀尽斩绝。本人认为这个“下宫”就是赵氏在耿城所建的宫殿。为什么这样说呢?理由有二:(1)历史上无论哪个朝代,除过国君帝王外,所有大臣都不能再都城建筑宫殿,即使宫邸建筑淂再豪华,再气派也只能成为府,不能称为宫。(2)当时晋国大夫一级的文武大臣至少也有二、三十人,试想,晋君能让他们在晋都建立宫殿吗?这就像诸侯不能再周朝都城洛邑建立宫殿一样,各家大夫也不能在晋都绛邑建立宫殿。要建宫殿,只能建在自己的采邑。所以说这个“下宫”应在耿城。

   语落至此,《赵氏孤儿》原发生地就清晰了:策划阴谋是在绛邑。

   藏匿孤儿是在襄汾县三公村,或者是在盂县藏山。也有可能是先藏进三公村,后藏到藏山。三公村与藏山名字都来自这件事。三公村系指韩厥、程婴和公孙杵臼。由于他们三人在此有功,故定名为三公村,其位置在乡宁县交界处的山麓。藏山顾名思义就是藏匿孤儿之山。

   惨杀赵氏家族的地方,无论怎样说都离不开当时的耿城,即当今的河津市山王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10 01:24 , Processed in 0.040975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