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杂评] 邹宗德先生题鹳雀楼联解妙_周春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8 17: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美国知名华人报纸《新报》副刊发表了当代著名楹联家邹宗德先生题山西运城永济鹳雀楼联,并用其上联作为征联。其联曰:

鹳雀放飞,衔回落日;

黄河守望,待到清波。

很多联友盛赞先生此联绝妙,具体妙在哪里呢?鄙人不揣孤陋,尝试一解。

鹳雀楼位于永济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唐代大诗人王之涣有《登鹳雀楼》诗,号称唐人绝句之冠。清末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云:“二十字中,有尺幅千里之势。”王诗意境昂扬、壮阔、雄浑、深远,独步千古,已然是诗中天花板。邹宗德先生写鹳雀楼,又当如何翻出新意呢?先生在这里也是借助于联想,且更加大胆,独出机杼。愚以为上联其妙有四:

一是大胆联想,匠心独运,想象奇瑰。如此壮丽美景,不忍它被黑幕掩盖,于是放鹳雀把落日衔回来,让这奇瑰的山河丽景永远定格在这里。用刘彦和的话说,这是“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二是无理而妙,妙趣天真。眼前明无鹳雀,神思却在放飞;日薄西山本自然运行之理,谁有能力将其拉回?先生差使鹳雀可将落日衔回,这极不合情理的事情,在联家的主观情思世界里,奇思妙想之下,自然而成,显得那么天真有趣。“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即此之谓也。

三是虚实结合,妙合无痕。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有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对联亦然。这个境界,“有造境,有写境”。邹先生登斯楼上,眼中所见的景,既有白日依山,也有中条巍峨雄峙;既有黄河滚滚东去,也有烟村万树人家,皆眼中所见之实也。此外,联家壮思逸飞,更有理想中所造之境:白日悠悠下,鹳雀款款飞。于是便有这奇瑰行联:鹳雀放飞,衔回落日。这虚实结合的妙境,皆因联家所造之境太合乎自然,完全分辨不出是“造境”还是“写境”,给作品抹上一重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其四是融典入联,化裁无形。邹先生此联堂庑宏大,妙不可言,明明借用了王诗之意境,包括一些意象(鹳雀与落日),但若不细品,根本让人觉察不到,信手拈来,犹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一。但数千年以来,也曾黄流滚滚,泛滥成灾,成了天下尧民舜子的心头之痛。守望黄河,治理黄河,便成了历朝历代的头等大事。下联“黄河守望,待到清波”,又妙在哪里呢?

物我同一,悲天悯人的无上情怀。此其一也。

每当黄流泛滥成灾,唯见挈妇将雏,络绎于途,流离失所。数千年以来,人民生于兹,长于兹,与黄河洪灾搏斗。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道统在这里顽强地繁衍生息,五千年的文明成果也是在这里发扬光大。联中的“守望”,既有鹳雀楼对历史的见证,也有千百年来,繁衍在此的黎民百姓对黄河的坚守和希望。先生站在鹳雀楼上,发古思幽,追溯历史,人楼合一,物我两忘,为黄河治理驯服而欢喜,为黄河泛滥成灾而哀伤。这里既饱含着先生悲天悯人的大情怀,更有对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崇高礼赞。

其二是时空交错。先生以看不见的笔触,用“守望”“待到”两个动词,把数千年治理黄河的坚守和人民在黄河两岸播种希望巧妙地暗藏笔端。守望黄河,治理黄河,既是一部中华民族的生存史、抗争史,更是一部自强不息的民族团结奋进史!

其三是满怀希望与豪情,奋发有为。黄河千里清波,既是联家的期许,更是国家富国强基的大政方针。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环境保护,静待黄河清波荡漾,河清海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8 21:55 , Processed in 0.048188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