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东城门口架秋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10 11: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岁月流逝,儿时的许多人和事都已渐渐模糊,但东城门口架秋千和秋千架下发生的故事,仍时常萦绕在脑海深处。

我们河津市樊村镇固镇村,是方圆百里有名的大村,南西北三面环沟,地势险要,人口过万。据老辈人讲,明朝时,村里一位义士发家后慷慨解囊,依地势修建了环村城墙,东西南北建有4个城门,护卫一方平安。历经沧桑变迁,数百年风剥雨蚀,20世纪70年代,城墙尚存大量遗址,城墙厚达丈余,高约8米。因为东城门外地势宽阔,有一条通村大路正对209国道,东西走向、笔直宽广,就成了架秋千的首选之地。

记得儿时每年东城门口架秋千,一般在正月初五前后。正月里过大年,从除夕一直到元宵节,是全年中村民们最喜庆热闹的时候。在当时物质生活尚不富足、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的农村,架秋千、庆春节、闹元宵是为数不多的娱乐项目。架秋千、荡秋千给人们的节日生活,平添了难得的欢乐和祈愿。

架秋千是个技术活儿,也是个大工程。在通村大道正中、靠东城门方位的合适位置选址,平整夯实场地,用两个碌碡作为基座。碌碡间距一丈有余,在碌碡圆心处各放置一个小小的铸铁喇叭,喇叭口放一枚不大的圆铁球,圆铁球上面矗立一根桅杆,桅杆高约二丈,左右对称,两根桅杆用一条横杆固定相连。上面是一个拱状造型,横杆上贯穿两个铁环连接两条粗麻绳作为扶绳,离地间隙一尺多,用一块结实的木条缠绕在两根扶绳之上作为踏板。拱形弧边装饰着缎带和柏叶,两边各插一面彩旗,弧边正中则插一面三角小红旗,其下悬挂一个铜制铃铛。在秋千两根桅杆顶部,前后按等角度平行对称斜拉两根缆绳,每根桅杆和前后斜拉的缆绳呈等腰三角形,维持秋千的平衡稳定。从209国道向西远眺,一座高大雄伟、奇巧险峻的秋千映入眼帘,着实让人心生震撼。

村里男女老幼闲来无事,都会荡荡秋千。岁数大的,心有余而力不足,随便玩玩,无奈放手;有的家长也会一手抱着幼童、一手握着扶绳,在秋千上荡荡,逗个乐子;更多的是活泼好动的少年,借助大人的力量荡高,享受着片刻欢娱。秋前架下,人来人往,好生热闹。

固镇村分东西南北四条街,每条街都有玩秋千的好手,时不时都会到秋千架上一展身手。记得有位叫龙子的壮汉,不仅身体强健,技术也好,每每来到秋千架下,大家都会热情地让他上。只见他双手紧握秋千扶绳,调整好平衡,向后撤,突然间迅如脱兔,向前冲出,两脚准确无误稳稳地踩在踏板之上,借助惯性,两腿发力向上蹬出,两手顺势撑开扶绳,随秋千荡起。而后,他的身体猛地下蹲,借助重力,臀部后坐,双手用力向后收缩扶绳;在身体下行的瞬间,双腿迅速发力向前蹬出,在身体跃过桅杆时,身体伸张,双手用力撑开扶绳。

一来一回,循环往复,不一会儿,人荡秋千便如跃出龙门,鹰击长空,扶摇而上。眼看越荡越高,仰头大有腾云之势,俯首近与地平行。其时,彩旗猎猎,铜铃叮当,铁环与横梁摩擦发出咯吱声,啧啧声、惊叹声、欢呼声……合奏成一曲澎湃激昂的交响乐,成了那个年代东城门口一道亮丽的景致。

要说热闹,还要数元宵节晚上。每到元宵夜,全村男女老幼都会不约而同来到东城门口荡秋千。如果赶上村里闹社火或唱戏,附近村的人们三三两两结伴来看热闹,东城门口的秋千架下更是人流如织,熙熙攘攘,俨然闹市一般。

东城门口的秋千,荡出了千年古村的人文气韵,也荡开了游子们心中悠悠的乡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9-20 00:13 , Processed in 0.08600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