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钟建民:消费价值生产方式的概念、产生途径与类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4 10: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浏览头条时,在我的《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计划性问题答天涯》一文之后,有位网友(神禾闲草,2024-1-22)提出了以下问题:

  “ 请教一下,消费价值(或消费品)的生产,在产品品种和数量丰富度上,在产品创新上,是否能超过剩余价值生产?后者是以商品为手段,以利润(剩余价值)为目的和动力。前者是以产品为手段,以满足生活消费需要为目标和动力。在人类现阶段现实中,哪个动力更强大?”

  在这里,神禾闲草实际上提出了两个问题:

  第一,消费价值生产方式相比于剩余价值生产方式在产品品种和数量的丰富程度与产品创新上,有没有更大的优势?

  第二,消费价值生产方式与剩余价值生产方式相比,在动力机制上哪个更强大?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了解消费价值生产方式与剩余价值生产方式的概念及其区别

  一,什么是剩余价值生产方式和消费价值生产方式?

  在著名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告诉我们:

  “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生活的一种手段”。对于这里的“共产主义”,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作过说明:“我们今天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

  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为我们明确了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区别: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产资料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力,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要求主要表现为资产所有方面的要求,表现为资产受益要求,表现为资产所有者对资产所有权的要求。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是以资产所有者为主体的、全面体现资产所有权的生产模式,即资产增殖的模式,或者叫做剩余价值的生产模式。现在在西方国家最典型的剩余价值生产模式,即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采用股份制企业制度的生产模式。这种模式我们用一个简化的公式来表示,就是:

  生产资料私有制+产权制度=生产资料私有制+股东大会、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按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生产劳动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力,因此,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要求主要表现为生产劳动方面的要求,表现为劳动受益要求,表现为劳动者对劳动所有权的要求。因此,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即是以劳动所有者为主体的、全面体现劳动所有权的生产模式,即劳动价值化模式,或者叫做消费价值的生产模式。生产队模式,采用工分制的生产队公有制经济模式,就是典型的消费价值生产模式。这种模式我们也可以用一个简化的公式来表示,就是:

  生产资料公有制+劳权制度=社员大会、队委会领导下的队长负责制+按劳分配制度。

  从十月革命胜利到现在,社会主义实践已经有了100多年历史了。除了苏联人建立的产权公有制模式之外,在我国农业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了劳权公有制模式。这后一种模式,即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即消费价值生产方式。

  二,消费价值生产方式产生两个途径

  现实的消费价值生产方式的产生有两个途径。

  第一个途径是十月革命之后,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并建立劳权制度而形成的消费价值生产方式。这就是我国农业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的人民公社的生产队模式。这种模式是典型的、以体力劳动为基础的消费价值生产模式。

  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从而消灭了人格化的资产者,同时也消除了人们在资产所有方面的差别。因此,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力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那就是生产劳动已经居于主导地位而起决定作用,生产资料则处于人性地位。因此,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也由生产资料方面的要求转变为生产劳动方面的要求,即劳动所有权的要求,社会生产过程也成为满足劳动者对劳动所有权的要求的过程。于是,社会生产方式由实质上的剩余价值生产转变为消费价值的生产方式。

  第二个途径是在进入本世纪前后,随着科技发展,出现了知识经济形态的企业。这些企业由于科技含量的提高,使得劳动者的作用和地位显著提高。在高科技为基础的产业中,智力劳动取代了体力劳动而成为主要形式,充分发挥劳动者的工作重要性和科学性,成为这类产业生产正常进行的关键所在。因此,一种“人人为主体,按业绩付酬”的劳权制度应运而生,从而产生了消费价值生产方式。

  消费价值生产方式产生的两个途径,前者表现为暴力革命的产物;后者表现为社会生产力自然发展引起的变化。前者是解放生产力产生的必然结果,后者则是生产力自然发展的结果

  三,消费价值生产方式的两种类型。

  在现代社会中,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周家庄的人民公社模式,可以看作农业和传统行业的消费价值生产方式的典型模式;而华为模式可以看作工商业和知识经济形态的典型模式。

  我国人民公社模式,特别是在经过“队为基础、三级所有”调整之后的生产队模式,是社会主义实践中存在最普遍,且存在时间较长的消费价值生产方式。大家比较熟悉和了解。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人民公社的生产队模式,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模式?

  1,所谓生产队就是社员联合起来,利用公有的土地和生产资料,通过劳动来满足自己消费需要的生产模式。生产队模式,从生产资料方面来看,是公共所有制,土地和生产资料归社员公共所有;生产队模式,从生产劳动方面来看,它是个体所有制。由于生活消费的个体(家庭)性,因而劳动者的劳动属于个人所有。

  2,作为生产队生产主体的社员,他是具有身份两重性的:既是公共的生产资料所有者,又是劳动所有者。但是,由于公有制本身消除了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方面的差别,因此,社员的利益要求表现在劳动所有方面,而不是资产所有方面。因此,生产队所采用的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方式,即在社员参加生产劳动时,生产队采用工分来计量社员投入的劳动量,并在年终分配时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进行粮食和现金等消费价值或消费品的分配。因此,生产队本质上一种消费价值(消费品)生产方式。

  3,生产队由于其管理体制一一社员大会、队委会领导下的队长负责制和分配体制一一工分分配体现体现的是劳动者的劳动所有权。因此,它本质上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以工为本、以满足劳动者利益要求为目的的。

  通过以上三点分析,我们得到的结论是:人民公社的生产模式,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提出的社会主义生产模式,即消费价值(消费品)的生产模式。

  现在我们来看另一种类型的消费价值生产方式一一华为模式。

  谁拥有华为?面对这一世界之问,华为在2019年初作出清晰回答:“华为是一家100%由员工持有的民营企业。华为通过工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达到96768人,参与人仅为公司员工,没有任何政府部门、机构持有华为股权”(《华为的力量》第220页,赵建飞 蒋国强、聂晓红 著,中国中信出版集团电子工业出版社2020年3月出版)《华为公司基本法》对于员工持股的说明是:“我们实行员工持股制度。一方面,普惠认同华为的模范员工,结成公司与员工的利益与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将不断地使最有责任性与才能的人进入公司的中坚层。华为可分配的价值,主要为组织权力和经济利益。其分配形式是:机会、职权、工资、资金、安全退休金、医疗保险、股权、红利,以及其他人事待遇。我们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

  这里的“按资分配”主要是指华为实行的虚拟股份制和TUP(基于绩效的现金激励计划)。说到股份制,人们自然想到的是按资分配。但华为的虚拟股份制与一般的股份制又是有本质区别的。那就是它并不是你有钱即可配股的。一个员工能不能配股,能配股的数量是多少,是由这个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环节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决定的,说到底,这里的所谓股份是员工的劳动贡献或职责状态所决定的。因此,这里的股份制制性质上不是“资产份额制”,而是“劳动份额制”。如果用劳动一元论的观点看,这里员工的股本购买,性质上只是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投入而已。

  我们如果把华为的生产结果模式与生产队的生产结果分配模式作一个比较,就会发现,同样可以用“补偿消耗的、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余下都是自己的”模式来概括。在这里,用于个人收入分配的、以余额形式出现的生产成果,性质上已经是消费价值,而不是剩余价值了。因此,华为模式事实上是工商企业中的典型的消费价值生产方式。

  人民公社的生产队模式,可以看作是以体力劳动为基础的典型的消费价值生产方式,而华为模式可以看作是以智力劳动为基础的典型的消费价值生产方式。

  附注:

  劳动份额制的概念来自公维山(山东临沂)先生。这一概念比较明确地说明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实质区别。

钟建民 · 2024-01-23 · 来源:钟建民的理论思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15 04:36 , Processed in 0.038407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