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召公谏厉王止谤”文之当下意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23 23:58: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辨;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於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於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於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於是国人莫敢出言。叁年,乃流王於彘。

  【译文】

  厉王暴虐,百姓都在暗地里说厉王的不是。召公将这一切告诉厉王说:“百姓不能忍受您暴虐的政令。”厉王大怒,找了个卫国的巫师,使他来监督说谤言的人。只要卫国的巫师将谤言的人告诉厉王,厉王就把谤人杀掉。(于是)百姓都不敢说话了,知识彼此交换眼光而已。

  厉王很高兴,对召公说:“我能够消除谤言,(使百姓)不敢说话。”

  召公说:“只是堵住百姓的口啊。钳制言论,比预防河水泛滥还要重要。河流堵塞使堤坝崩溃,一定会伤害好多人,(钳制言论)也一样。所以治水的人用疏导的方法使水流入大海;治理国家的人让百姓评论政事得失。像这样的话,天子处理政事时,公卿和列士可以进献讽谏的诗歌;乐师可以进献歌曲;史官可以进献史书;乐师进言规劝天子,大家朗读出来。平民百姓没有机会见到国君,因此他们把对政事的意见间接地传达给国君知道。亲近的大臣要尽规劝国君的责任。和国君同宗的大臣要弥补国君的过失和监督国君的行为。乐师和史官要用乐曲和史书来对国君进行教诲。朝中元老们要整理朝政,使国君处理政事可以仔细考虑,使自己的处理与常理不相违背。百姓的嘴巴就像土地上有山和河流,钱财从口中出现就像土地有各种各样的,人们衣食的资源才从此而生。由于百姓用口发表言论,国家政事的好坏就能从他们的言论中得到体现。推行百姓认为是好的,防范百姓认为是坏的。如同土地能使衣食丰富一样,百姓发表的言论是考虑成熟后自然的流露。如果堵塞了百姓的口,会有多少人赞同呢?

  厉王不听召公的劝导,从这以后百姓再也不敢说话了。三年后,厉王被国人流放到了彘地。

作者:顽石         来源:红歌会网
98fe75a2ly1fd0p4mglfpj20fp09wn9e.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5-7-27 17:18 , Processed in 0.06825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