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中国漆器工艺品欣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7 17: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SC0000.jpg
DSC0001.jpg
在中国漆之为用
已经有近万年历史
漆器  
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  
任凭时光如梭  
它就在那里  
不惊,不动
DSC0002.jpg
沉淀岁月留下的痕迹  
即便剥去华美的外衣  
留下的也是最质朴的本真  
最震撼世界的美!
中国古代漆器的工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夏代的木胎漆器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也用于祭祀,并常用朱、黑二色来髹涂。殷商时代已有“石器雕琢,觞酌刻镂”的漆艺。
百宝嵌
DSC0003.jpg
百宝嵌工艺出现于明代,它是在螺钿镶嵌工艺的基础上,加入宝石、象牙、珊瑚以及玉石等材料形成的镶嵌工艺,用百宝嵌成的图案花纹会随着照射光线角度的变化,发出各种各样的光彩,主要出现在中国古典家具以及工艺美术品上。进入清代以后,百宝嵌发展成为家具制作的重要镶嵌技术之一。

DSC0004.jpg
DSC0005.jpg
DSC0006.jpg
犀牛漆
DSC0007.jpg
犀皮漆,变涂,又称犀皮、西皮、虎皮漆、波罗漆,此技法起于唐朝,在宋朝时十分流行,制作出的图案取决于表面起皱和点纹高低起伏的变化。
DSC0008.jpg
DSC0009.jpg
DSC00010.jpg
DSC00011.jpg
DSC00012.jpg
雕  漆
DSC00013.jpg
把天然漆料在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的技法。由于色彩的不同,亦有“剔红”“剔黑”、“剔彩”及“剔犀”名目。雕漆工艺是中国漆工艺的一个重要门类,也是北京传统工艺美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了我国工艺美术家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才智,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
DSC00014.jpg
DSC00015.jpg
清乾隆 剔红人物小香盒
DSC00016.jpg
DSC00017.jpg
DSC00018.jpg
DSC00019.jpg
雕   填
DSC00020.jpg
雕填工艺,是在特制的髹漆坯件上,彩绘各种图案纹样,将画面每个部位的外轮廓,以刀代笔勾勒出轮廓槽线,戗以金粉,使画面更加丰满。雕填技法盛行于明清两代。
DSC00021.jpg
DSC00022.jpg
DSC00023.jpg
DSC00024.jpg
DSC00025.jpg
堆   漆
DSC00026.jpg
堆漆是指用漆或者漆灰在器物上堆出花纹的装饰技法。这种技法在汉代已经出现,唐宋以后有了较大的发展,明清时期则更加趋于成熟。堆漆的做法有好几种,一种是花纹与地子颜色不同,不同层次的几种漆色互相交叠,堆成的花纹侧面显露出有规律的色层,效果极像剔犀;另一种是用漆灰堆起花纹,然后上漆,花纹与地子为同一色,具有浮雕般的艺术效果。明清时期,堆漆还出现了在堆好的漆灰上加以雕琢和上漆的做法,叫做“隐起”或“堆起”,这比单纯的堆漆更富于艺术感染力。

DSC00027.jpg
DSC00028.jpg
DSC00029.jpg
DSC00030.jpg
款    彩
DSC00031.jpg
在漆地上刻凹下去的花纹,里面再填漆色或油色以及金或银的一种装饰技法,丰富纹样画面。在各地有各种名称:扬州称"深刻",北京称"刻灰"或"大雕填",苏州上海称“刻漆”。
DSC00032.jpg
DSC00033.jpg
DSC00034.jpg
DSC00035.jpg
DSC00036.jpg
螺  钿
DSC00037.jpg
所谓螺钿,是指用螺壳与海贝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据画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的总称。由于螺钿是一种天然之物,外观天生丽质,具有十分强烈的视觉效果,因此也是一种最常见的传统装饰艺术,被广泛应用于漆器、家具、乐器、屏风、盒匣、盆碟、木雕以及有关的工艺品上。
DSC00038.jpg
DSC00039.jpg
DSC00040.jpg
DSC00041.jpg

民间工艺专业论坛作品发布
点我注册
点我联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5-7-17 23:27 , Processed in 0.08054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