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义民”吴绍先和三方光荣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6 16: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义民”吴绍先和三方光荣匾

□孟肇咏

在清康熙年间,河东大地运城市稷山县吴城村有一位草根百姓吴绍先做出了一件感天动地的义举。康熙皇帝被这件事所感动,下令给吴绍先挂了匾。之后,地方又为吴绍先挂匾,相继为他塑像建亭,使他的事迹和精神流芳几百余年至今不衰。著名蒲剧《枣儿谣》就是根据这个真实的历史事迹改编的。

故事

那么这位吴绍先到底做了一件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呢?

据《稷山县志》(1994版)记载:

吴绍先,字伯宗,吴城村人。清康熙年间义民。

绍先自幼家寒,父母早逝,所遗兄弟三人,绍先居长,娶妻成家;二弟伯祧未满十岁;三弟伯乐,七岁孩童。为生计,绍先农忙务庄田,农闲以拉大锯解板为业,常年四处揽活,很少在家。其妻不贤,虐待两弟,饭不让饱腹,衣不能遮体。冻饿之极,两弟投靠梁村舅父家。舅家甚贫,舅母便在两弟膝肘处加厚些旧棉絮,给点儿吃食,便令回家。但两弟惧怕嫂子的苛刻,只好沿门乞讨,流浪他乡,却在闻喜县境内被人贩子拐卖。

时绍先返家,不见两弟,追其因,知妻不贤,气之极,先休妻,后对天誓,不找回两弟死不回村。遂身背大锯,跋山涉水,沿途以做木活查访两弟,历经十七年之久,走遍晋、陕、甘、豫、鲁、冀、川、吉八省之地,终在北京获悉三弟伯乐下落。始知,伯乐曾被卖给京城一高官宦府培作“管家”。幸乐才智甚敏,德优貌俊,书法又有造诣,被提为官场效用。斯时,伯乐已是官场红人,经常往来官衙之中。通过打听,绍先又得知二弟伯祧被卖给吉林省宁古塔(今宁安县)满人当苦役,实属奴隶性质。

绍先得知伯祧下落后,在伯乐处欲星夜前往,一刻不愿久留。无奈正值隆冬季节,天寒地冻,行走极为不便,众劝待来春天暖再设法营救。但绍先心急如焚,夜不成眠,思弟心切,遂置艰险严寒于不顾,独自一人上了路。途中,绍先双脚冻损,就匍匐爬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等在宁古塔寻至伯祧时已是双脚俱残,消瘦不堪,奄奄一息。绍先向役主苦苦哀求,诉十七年寻弟之艰辛,表兄弟义悌之情愫,费尽周折,令役主感动,舍放伯祧,俩人返京。

在京城,绍先行万里路寻弟之壮举震撼四方,康熙闻知备受感动,遂封绍先为“义民”,赐“兄弟孔怀”大匾一方。众官员设宴庆贺后,绍先便与伯祧、伯乐一起返乡。后山西省亦赠“亘性寻弟”巨匾,平阳府也赠“名高荆树”大匾,以表彰其万里寻弟之义风千秋可嘉,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稷山县长郭象蒙将绍先寻弟这一历史事迹呈报山西省长阎锡山,阎甚赞同,命郭为其竖碑造像。郭在县城西关雕像建碑亭一座,名为“义民亭”,正侧郭亲题“稷山县吴绍先义行碑”之文,亭侧雕联为“春秋十七道里三千,神明见视骨肉团圆”。1962年,县城扩建,市容整改,将碑亭拆除,石碑及雕像现存稷山博物馆。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十分重视家庭亲情,尤重血亲。特别把“孝悌忠信”的“孝悌”,放在首要地位。所谓“悌”,即是强调“兄友弟恭”的兄弟关系。人常说,“兄弟如手足”“打虎还得亲兄弟”,“兄弟连枝”为家庭团结兴旺之基础。所以古人把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中的“悌”放在做人的根本地位。在当时,穷苦人被拐被卖本不是什么新鲜事,可是一个小小的草根百姓寻弟的义行却惊动了朝廷,康熙皇帝竟给他挂了匾,这真是太不寻常了。挂匾在当时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往往是那些对国家有特殊功勋的,或科场高中的,或所谓贞节烈女等,才能获此殊荣。而吴绍先这块匾又是皇帝钦定的,其意义和价值也就可想而知了。再加上后来山西省、平阳府续赠的两块大匾,这足以对吴绍先义行的特殊典范意义做准确定位。

解读

下面我们对这三块大匾作一个基本的解读。

首先是康熙皇帝那块匾“兄弟孔怀”:古成语;孔:甚,很。怀:思念。指兄弟之间彼此非常思念,关怀。出自《诗经·小雅》。这是周朝人宴会时歌唱兄弟亲情的诗。“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是全诗的主旨。开篇即“常棣之华,卾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这几句诗翻译成现代文即:高大的棠棣树鲜花盛开,花萼花蒂是那样灿烂鲜明。普天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不如兄弟之间相亲相爱。在生死存亡重大时刻来临之际,只有兄弟之间总是深深地互相牵挂。无论是谁流浪异乡,抛尸原野,另一个哪怕历尽千辛万苦也要找到他。

应该说,康煕帝的这块匾运用这个古成语来为吴绍先的义行定调,具有权威性,并对社会道德教育起到一定引领作用。

第二块匾是平阳府赠的“名高荆树”,故事取自《初学记》卷十八引梁吴均《续齐谐记》:“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赀。皆平均,唯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要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合财宝,遂为孝门。”

这个民间故事说的是有田姓一家兄弟三人,因均成家故商议分家另过。在大哥主持下分得公平合理,只是最后净剩下堂前一棵紫荆树无法一分为三。经三人合议,打算把树截成三片,等明天每人各分一片就算彻底分干净了。可是没想到这棵紫荆树当天就枯萎了,那样子就像被火烧毁了一样。田真听闻急忙去看,大惊对两个弟弟说:“树本同根,听说要分成三段,所以枯萎,这说明我们人都不如树呀!”三人都非常悲伤感动,不再解树,那棵树也就又重新繁茂地生长起来。三兄弟更加团结,把财产又合并起来,共同致富,这个家庭也被大家称赞为“孝门”。

这块匾意应该是康熙皇帝那块匾意的扩大和补充。阐明了“家和万事兴”的道理。只有兄弟三人都为了兴家而团结起来,才能形成一股正能量,才能成为社会称颂的“孝门”。

至于第三块匾“亘性寻弟”,从字面来看是赞颂了吴绍先百折不挠、舍生取义、万里寻弟的大无畏精神。一般的家庭,家人丢失当然去找,可是像吴绍先这样,用了十七年,徒步上万里,在京师意外找到了三弟之后,却一步也不停留,不顾自己身心已消耗殆尽,义无反顾地朝着离京师四千余里路险天寒的宁古塔去寻二弟,直到双腿冻残,仍爬行前往,这是怎样一种精神啊!查“亘”的词义是空间与时间的连续不断。如横亘,亘古。引申义为“横贯,穷尽。那么“亘性寻弟”就是用自始至终、百折不挠、不达目的绝不停止的执着精神去寻弟。最令人佩服的是从京师到宁古塔那一段,绝对体现了“亘性”精神。宁古塔那是个什么地方?那是个清廷流放犯人的地方。“发往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这是皇上对犯罪的官吏常说的一句令之胆寒的口头禅,那是“流人”生不如死的地方。宁古塔旧址在今黑龙江海林市。那时的东北,是广袤的冰封之地,生态极其恶劣。绍先的二弟在那里还要给平时耕田打猎、战时披甲上阵的满人当奴隶,说是掉入了地狱也毫不为过。这也正是吴绍先在京师找到了三弟却一刻也不停留,以残损之身就是爬行也要爬到宁古塔去解救二弟的原因。也许吴绍先并未读过《孟子》,可是他的这种亘性精神不正是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大无畏精神吗?

综上所述,我认为要深入理解吴绍先“义行”的精神实质,进一步了解这三块匾的来龙去脉是很有帮助的。

我在写此文的过程中,在稷山网上看到,义民吴绍先被定为“稷山好人”广为宣传,他的事迹也被改编成蒲剧和电影,这是一件很得人心的大好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10 00:33 , Processed in 0.045584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