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林则徐发配途中堵决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31 09: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林则徐:发配途中堵决口

林则徐这位民族英雄,即使在被发配充军的途中,他仍以大局为重,听从朝廷的召唤,立即投身到抗洪堵决口中去,实践了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人生信条。

据《中州轶闻》载:道光二十一年七月,禁烟、抗英有功的林则徐,却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发配到伊犁“效力赎罪”。接到谕旨后的第二天,林则徐就告别浙江海防要地镇海,踏上了充军边疆的万里行程。

哪知途中传来了黄河于六月十六日在河南祥符(今开封)县张家湾决口的消息。由于河官及地方大吏抢堵不力,洪水直冲省城,多数街道水深丈余,官署民舍倒塌无数。而身任河道总督的文冲面对洪水却束手无策,还力主将官署迁往城外高处避难。河南巡抚牛鉴同样也是慌作一团,跪在泥淖中号啕大哭,大呼“百姓助我”。洪水越过开封后,横扫河南陈留、通许、杞县、鹿邑、睢州、柘城及安徽一些州县,大地一片汪洋,人民深陷灾难中。

面对如此严重的洪涝形势,清政府大为震动。从六月三十日起,道光皇帝连下3道敕令,命文冲迅速想出防止水灾扩大的办法,并派出大学士、军机大臣王鼎亲往河南督战。道光皇帝又接受王鼎建议,下令精于治河的林则徐“折回东河效力赎罪”。林则徐接旨后,不顾朋友劝阻,当即写了一首七律表达心情。他在诗中,既慨愤英军入侵,又悲愤荒灾蔓延,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写罢诗,林则徐毫不犹豫,毅然奔赴灾区。

八月十六日,林则徐到达开封。他不顾长途跋涉的疲劳,立即搬至工地住下,协助王鼎办理堵决口事宜。当时伏秋大汛将过,林则徐建议抓住时机开展封堵决口,当即开始组织人力,筹集物料,并与有经验的老河工研究堵决口方案。最后确定:在决口东西各筑正坝、上边坝、下边坝3道坝,从两端向中间开始堵决口;开挖引河千余丈,分流回归故道。他仍然像从前在各省执政时兴修水利一样,和民夫一起坚持在工地上,患病也不休息。

到十二月底,在林则徐的具体组织下,东西两坝及引河工程已完成大部,经过奋力堵决口,终于在道光二十二年二月初七封堵成功,迫使洪水全部重回故道。

看着林则徐尽心尽力在堵决口一线上奋战,钦差大臣王鼎十分感动。在堵决口将近完成时即上奏皇帝,以“林则徐襄办河工深资得力”,要求免予充军。但道光皇帝仍然令他充军伊犁。

相关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5-7-19 04:56 , Processed in 0.20584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