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散文] 节义乡里义事多——王菊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29 11: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去年夏天,我随筹划条南抗日英雄剧目的志愿者来到风陵渡沿河一带考察。路过北节义时,看到村西南边矗立着一座圆形建筑,说是烟囱不像烟囱,说是水塔也不像水塔,倒更像一支巨大的毛笔头伸向天际。同行的姚俊虎先生介绍说,这是他们村的“祈福塔”。说话间,车子开到了塔跟前,大家纷纷下车参观。

这座塔坐落于入村的一条东西大道上。塔基是六面棱柱形,稳固坚实;塔身是圆锥形。整座塔用青砖垒砌而成,砖纹横竖交错,疏密有序,显得古朴庄重,高大壮观。塔身正南面镶着一块石碑,上书:木旺必先固本,村兴定当护脉。庚子仲春,杏花绽放,为保存千年古村遗物,造福桑梓,泽被后世,村乡贤商议,决定修复村西南唯一留存的祈福塔(土墩台)。村民闻讯,云集响应,共襄盛举。碑文后缀捐献名录。

参观完祈福塔,姚先生指着塔旁边一块郁郁葱葱的玉米地对我们说,这块地中间有他家祖坟,唐宋时期,坟旁还有过一个“孝子庐”。提到孝子庐,就要说到姚家祖上一段传奇往事……

《芮城县志》记载:唐朝贞元年间,芮城县汉渡乡(今已归风陵渡镇)北节义村有个叫姚栖云的孩子。栖云一岁那年,北方异族入侵,边疆发生战乱,朝廷紧急下令,征召年轻壮丁戍守边关。栖云的大伯恰巧就在征召之列。当时,大伯虽已成家,但膝下尚无子嗣。面临生死抉择,栖云的父亲经过深思熟虑,征得妻子的同意,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替兄从军。他语重心长地对哥哥说:“哥哥,你尚未有人续后,而我已经有个栖云,为防不测,就让我替你从军吧!”伯父自是不从,一番争执,无奈栖云的父亲去意已定,最后仍旧是留下含泪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义无反顾,赶赴战场。谁知这一去便成永别。栖云父亲几经鏖战,战死沙场,母亲悲伤过度,不久也离开人世,可怜栖云当时才刚刚三岁。

栖云伯母出身书香门第,是一个贤惠善良、勤劳能干的女人。看到侄儿孤苦伶仃,无人看管,便把他收养过来,悉心照顾,视若己出。栖云虽然身世不幸,但在伯母这里却享受到生母一样的关爱和温暖。受到伯母熏陶教养,日渐长大的栖云也是心地善良、知恩图报。伯母病了想吃鲤鱼,栖云就折钩垂钓,上锅做熟,亲自喂给伯母;伯母咳嗽积痰,难以呼吸,栖云就想方设法为伯母清痰解困。后来,伯母年迈,行动不便,栖云每日为她按摩捶捏,活动筋骨;赶上元宵佳节,栖云还会拉着伯母赏花灯猜灯谜。栖云孝顺伯母,全心全意,经年累月,从不抱怨,深得乡里称赞。伯母直到临终之际,才将栖云的身世和盘托出,告知于他。栖云闻知真相,恸哭一场,后将伯母厚葬。这一年,栖云年满十六岁。

料理完伯母的丧事,栖云便决定远赴边疆,为父招魂,带父回家。他一路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塞北边疆,来到了父亲长眠的地方。正值深秋时节,戈壁荒滩衰草连天,一阵阵寒风夹杂着沙石从栖云眼前呼啸而过,茫茫白雪覆盖了一切。沧海桑田,时过境迁,曾经的硝烟弥漫、铁马纵横,曾经的刀光剑影、杀声震天,早已随着风雪化为乌有。父亲,你在哪里啊?栖云举目四望,不禁悲从中来。他扑通一声长跪在地,对着天空无限哀恸地说:“父亲,我是栖云,孩儿看你来了。你还记得我吗?你还认得这个护身符吗?”栖云边说边从怀里摸出一个挂坠来,红色的系带下连着一个桃木削刻的小巧精致的护身符。护身符是方形的,一面刻个“福”字,一面刻个“义”字。原来这个护身符是父亲当年亲手为儿子削刻的,一是祈愿儿子长命百岁,一生平安;二是希望儿子长大成人也能做一个顶天立地、正直仁义的男人。“孩儿对不起你,十三年来,把你一人留在这荒漠戈壁,无人陪伴。父亲,孩儿这次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就是要接你回家的。父亲,您在天有灵,一定听见我说的话了。父亲,我们回家吧!”说完这番话,栖云已是泪流满面,接着他朝地上磕了三个响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雪舞更凄凉。栖云从随身携带的行囊里取出一个针线缝制的布袋,艰难地用手指刨松坚硬如铁的冻土,并撮起一把装进袋子……栖云心想,父亲战死沙场,尸骨无存,他把生命留在了离家千里之外的这片荒漠,他的鲜血一定浸透了脚下这片土地,作为儿子,他一定要带一包这里的土回去,把父亲的魂灵带回家。

栖云克服重重磨难,终于把象征着父亲魂灵的这包边土带回了故乡,埋在村口自家的祖坟旁,为父亲建了一个衣冠冢。为了表达对父亲的哀思,栖云又从河边割来许多芦苇和蒲草,在地头搭建了一个简陋的茅屋。从此以后,他白天下地干活,夜晚则回到这间茅庐,一边读书,一边陪伴父亲。寒来暑往,无论阴晴冷暖,从无间断,转眼便是三年。姚栖云为父招魂,守庐尽孝,感动了方圆无数人。时任永乐县令听说此事后,亦被打动,他拿出自己的俸禄,为栖云出资购地,勒石立碑,以旌其德。随后朝廷也知道了此事,皇上特下诏厚赐,授予姚栖云“姚孝子”的美名,昭告天下,并将其家乡命名为孝悌,将其村子作节义里,称其巷道作钦爱。

节义里唐宋时期属永乐,清属永济,1958年归芮城。据光绪版《永济县志》载,姚栖云生子姚岳,姚岳生子姚君儒,姚君儒生子姚师正……一直到宋朝庆历年间,姚氏一门世代相传,皆守孝于墓旁庐舍,历经十世子孙而初心不改。从庆历以后又过了五十多年,姚家子孙始终守孝悌、讲仁义,尊老爱幼、团结和睦。

历经唐、五代、宋等多个朝代,前后长达三百余年,姚氏一家更无一人离亲叛家,子子孙孙守孝墓舍,骨肉相亲,不离不散。

晚唐诗人李商隐乃河南人,一生屡遭排挤,仕途不顺,命途多舛。会昌初年,李商隐官居弘农(河南灵宝)尉,四年到六年(公元844—846)母忧离职,来到一河之隔的芮城永乐并客居在此。一日,李商隐遇一船夫,河边闲聊,无意中听说了“姚孝子”的故事,便特意来到节义里探访“孝子庐”。所见所闻让他不胜感慨,随即题《过姚孝子庐偶书》一首:“拱木临周道,荒庐积古苔。鱼因感姜出,鹤为吊陶来。两鬓蓬常乱,双眸血不开。圣朝敦尔类,非独路人哀。”借以表达对“姚孝子”精神的由衷敬佩和神往。

宋仁宗时期,朝廷为表彰姚孝子一家恪守仁义、竭忠尽孝的美德,于村西巷口敕立一座石碑,人称“孝子碑”,并界定节义村以黄河北岸、黄土坡上下各二里余为所属范围,坡上为北节义,坡下归南节义。两村倚坡为界,临河而居,称为姊妹村,世代友好。遗憾的是这座石碑后遭毁坏。

节义村地处黄河北岸,在芮城县西、山西省最南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因三门峡水库蓄水,坡下诸地面临水淹,南节义村整体搬迁到北节义以北五里之外的汉渡村东,从而形成北节义在南,南节义在北的“名不副实”之“怪”现象。

2020年春,北节义村为铭记这一段历史,倡导和继承积善行义、竭忠尽孝的优良传统,打造文明乡村典范,决心将“孝子庐”旧址旁的土墩台进行重修。在村民们的齐心协力下,一座高大气派的砖塔拔地而起,遂有了这座焕然一新的“祈福塔”。

趁着意兴正浓,姚先生又给我们讲起了他曾祖和祖父的故事。

清末民初,姚先生曾祖在陕西西安经商,因为头脑灵活、管理有方,加之诚信经营、货真价实,商铺生意兴旺发达,并在临潼等地开设了分店,一度跻身晋商名家之列。其祖父随父在西安长大,天资聪慧,饱读诗书,并写得一手好字。1921年,18岁的祖父经人介绍,到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麾下当了一名文书。后厌于军阀混战,以家母患病为由辞职回陕,解甲从商。

不久,冯玉祥将军再次率部进驻西安,令地方商会限期筹集军饷九万两。时值陕西连遭大旱,民不聊生。历经种种时局变乱,此时,祖父也渐渐明白封建帝制和军阀割据是中国衰败落后的根源,他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变革、需要统一,冯将军仍旧是他心中值得信赖的豪杰之士。固然时局艰难,在商会负责筹款的祖父还是克服重重困难,多方协商,竟然筹集了将近十四万两军饷。祖父的侠肝义胆让冯玉祥甚为赞赏,他将一把从清宫带出来的七星宝剑赠与祖父留作纪念,并亲笔题字——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心,事无不成。那把宝剑做工精美绝伦,剑鞘周身刻着一条盘龙,形象逼真,呼之欲出。这把宝剑被祖父当作珍宝一样,悬挂在室内墙上。姚先生清楚记得,多少个夜幕灯下,祖父常常会拿起那把宝剑,抽出剑身,反复观摩,但见剑刃青光闪闪,望之让人不寒而栗。它像是无声的家训,明示后人,谨遵教诲。随着岁月侵蚀,那把宝剑木制剑鞘风化损毁,徒留一柄闪光宝剑。上世纪七十年代,祖父离世,父亲在外工作,缺乏文物保护意识的小弟竟以区区80元,私自将七星宝剑麻草裹身,卖给了一个收废品的小商贩。直到2012年,继母逝世后不久,姚先生向两个弟弟问起宝剑下落,方才得知其早已易主。

风云变幻,跌宕起伏,人生如此,况一物乎?

姚先生自幼丧母,幸得祖父母厚爱,躬身将他抚养长大。祖父母不仅对他的吃喝穿戴关怀有加,而且严格要求他做人处事,悉心教导其学习。祖父从小就要求他熟读经书,熟背唐诗;告诫他做人立德,做事立信,人生在世,仁义为本。令姚先生难以忘怀的有两件事:一件是他小时候,有次把他用拾麦子换来的甜杏送给祖父品尝,以表孝心,祖父却不为所动。后来,当他把写有老师优秀评语的作文拿给祖父过目时,老人家却会心地笑了。还有一件事是他工作之后,有一天,祖父用商量的口吻提起,是否有空陪他去一趟山东泰安。他心想,身体康健的祖父莫不是要出门旅游?一向沉稳的祖父从不轻易提出任何请求,如今难得开口,姚先生岂有不允之理!遂答应祖父,即刻安排出发。及至泰安,他方知晓祖父此行非为游山玩水,而是专程为拜谒泰山脚下冯玉祥将军之墓而来。只见老人郑重地向冯将军墓碑敬献花圈,并深行三鞠躬礼,随后在墓前独坐良久。此情此景,令一旁的他感慨万千。

斗转星移,李商隐《过姚孝子庐偶书》一诗似乎已成了姚家的家规家训。姚先生要求家里的孩子读书伊始,务必熟练背诵和深刻领会此诗。因为这不仅是在教育后代读书习字,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家风熏陶和精神传承。

“孝子庐”的故事虽已远去,孝义文化精神却在节义里积厚流远,代代相传,感召一代又一代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我顿时明白,时至今日,为什么在黄河岸畔、条山脚下能够涌现这么多的仁人义士、英雄豪杰,善行义举能够层出不穷。

抗战爆发,山河破碎。侯为将军主动请缨,渡过黄河来到条南;自筹军饷,组建条南民众自卫大队,抗击日寇,保国安民。他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洒遍条南,用一身正气书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抗战悲歌——正气歌!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抗战之初,以汉渡村的姚蓬铨、薛绍全为代表的地方义士,不仅积极筹措军饷物资,全力以赴支持侯为抗战,而且在侯为将军面临军法处置蒙受不白之冤时,他们又极力奔走呼告,联名请愿,协调斡旋,为侯将军伸张正义,秉持公道,化解危难。

“义”字中间走,生死两边抛。这些正义之士心甘情愿舍家舍财甚至舍命,只因为心中有正气。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节义精神在这里沉淀酝酿,滋润了这方热土,孕育了这方子民。侯为拉起的这支抗日队伍在这里发展壮大,这里的民众拥护爱戴侯为,积极响应号召参军入伍,“义”之所向,一股无形的力量把大家紧紧连接在一起。

军民一心,同仇敌忾!芮城军事史记载,抗战时期的汉渡村伏击战就是在汉渡村曹家巷进行的。这次战斗由侯为亲自指挥,共计消灭敌骑兵17人。

英雄殉国,万民同悲!侯为将军不幸中弹牺牲后,汉渡村村民自发为他修建侯公庙,举行隆重的追悼仪式,缅怀纪念他。

天高地厚,正气永存。曾受这方水土滋养的退休干部刘志英同志联络组织太原、运城、芮城、阳城、风陵渡等地三四十位正义之士,于2014年成立了“关爱条南抗日英雄志愿者团队”,召集社会各界贤达人士,群策群力,传扬英雄正气。志愿团队连续多年坚持为抗战老兵送新春祝福,传递温暖;十五米高的条南抗日英雄纪念碑巍然耸立于条山之上;翠柏环衬的“侯为将军纪念园”正在建设完善之中;刘纪昌撰写的《永远的侯为》一书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侯为将军的英雄事迹;党志刚同志执笔的《山河作证》以更为翔实的史料还原了这段血与火的历史;还有更多的青年一代不断加入这支志愿者队伍,传承先烈遗志,牢固树立民族精神,弘扬天地正气。

……

这一个个人、一件件事,无不是在诠释一个词——“仁义”。任岁月更迭,世事变迁,为国尽忠,为亲尽孝,为人守信,为事讲义,忠孝信义却是人生亘古不变的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9-22 19:28 , Processed in 0.05210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