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运城农田灌溉面积(1919-1990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13 15: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运城农田灌溉的传统方式为井灌,渠灌较少。

据《山西省各县渠道表》载:

民国8年 (1919),安邑无渠水,解县有渠7条,灌田1540亩。

又据《山西统计年鉴》载:

民国22 年(1933),解县有渠道7条,长12公里,灌溉面积1200亩。

民国29年(1940),解县 水地31325亩,安邑县水地1919亩,合计33244亩。

民国31年(1942),安邑县水地1979 亩,解县水地 31965 亩, 合计 33944亩,占当时总耕地面积 3.9%。

新中国建立后,逐年修建水库,开始蓄水灌溉。

1973年又试用喷灌,当时有喷灌车45台,喷灌机5部,固定喷灌3处,喷灌面积2320亩。后因设备不过关,射程近,喷雾不均,停止喷灌。此后上郭、三路里又试行小面积渗灌,有配套机具8套,也因接口不好处理而停止使用。

1978年灌溉面积429352亩,占耕地面积44.2%。

1980年灌溉面积 446044亩,占耕地总面积46.1%。

1981年后,黄灌面积扩大,农田灌溉有井、有库、有 渠、有河。

到1985年,小麦冬浇达30万亩,春浇在20万亩以上,棉花灌溉15万亩以 上。舂浇周期比七十年代缩短了10〜15天。

1988年,小麦冬浇16.7万亩,春浇10.2万 亩,棉花灌溉10万亩。

1990年,小麦冬浇29万亩,舂浇5.7万亩,棉花灌溉11万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5-7-17 15:52 , Processed in 0.06811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