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柴泽民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25 11: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献身革命 誉满河东

柴泽民1916年出生于闻喜县城一个贫苦的市民家庭,“九一八”事变后,作为闻喜中学的一名学生,他积极参加闻喜县抗日救亡运动,并参与发起成立“反帝大同盟”活动。1933年冬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月任闻喜县委组织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夏县中心县委书记、条西地委书记、太岳五地委书记并兼任第五军分区政委、太岳三地委书记等职,一直是河东地区党组织和地方武装的主要领导人。

1941年5月,“中条山战役”中,20万国民党军队全线溃退,河东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柴泽民受命于危难之时,担任了条西地委书记,由太行山潜返河东。沿途敌军封锁甚严,他经过千辛万苦,徒步两个多月,才辗转回到了闻喜县下丁村小柏爻老党员孙兴华家中(河东地区党的主要领导人隐蔽活动的重要据点)。当晚条西地委主要负责人柴泽民、席荆山、董奥林等,在这里谋划着开辟河东抗日的重大战略部署。柴泽民化名王富贵,来到日寇大据点夏县水头镇张庄村一家小医院坐诊,医院成了条西地委成员的接头地。驻水头的日军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绞尽脑汁要抓捕共产党、八路军当地的首脑人物,竟在其眼皮底下进行着抗日活动。柴泽民和地委一班人在极其困难和复杂的情况下,建立健全了各级、各行业党的组织,积极发展党员,壮大党的队伍,利用各种方式狠狠打击盘踞在河东地区的日本侵略军,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943年7月,条西地委改称太岳五地委后,为了扩大抗日根据地,打破日寇对南同蒲铁路和汾河两岸的封锁线,充分利用稷王山周边沟壑纵横、丘陵起伏的天然屏障,发挥游击战的优势,地委决定并征得太岳区党委同意,设立了稷麓县委和稷麓县民主政府。在以柴泽民为书记的五地委领导下,稷麓县抗日民主政府很快就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狠狠打击了日军的有生力量。

三年解放战争时期,柴泽民同战友和这里的人民,配合人民解放军打败了盘踞在河东地区的各种反动武装,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1933年参加革命到1948年调离运城的15年时间里,柴泽民的足迹几乎遍及整个河东大地,带领全区人民,同国内外敌人进行了残酷激烈的坚决斗争,其卓越功绩在河东地区的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声望。时至今天,柴泽民的名字依然誉满河东,成为河东人民的骄傲和榜样。

外交战线 再铸辉煌

1948年9月运城解放后,柴泽民调任北京,先后任丰台南区军管会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和市委工交工作部部长。1962年调外交部工作,先后出任几内亚、埃及、匈牙利、泰国、美国五国大使。他在任大使期间,充分展示自己和平友好的外交魅力和风采,广交朋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在出任中国驻泰国首任大使时,柴泽民凭着十分出色的工作,获得了该国最高荣誉——白象勋章。

中美正式建交后,他出任新中国首任驻美大使。他积极展开文化攻势,将中国民族舞蹈《丝路花雨》、京剧《拾玉镯》《十八罗汉斗悟空》以及粤剧等介绍到美国演出,让美国观众领略中国丰厚的文化底蕴。柴泽民频繁穿梭于白宫和各州政要、国会会员、民间团体和党派、侨团领袖与百姓之间,美国的50个州中,他到过30多个。他还受邀到各大学、集会等场所,做过上百次演讲。从而,达到了宣传中国、展示中国、取得各界支持的目的,促进了两国的合作与共识,很快便打开了中美交往的新局面。

柴泽民以他的外交家风度,任驻美联络处主任到驻美大使期间,使中美关系正常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在我国外交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因此,美国朋友给了他极高评价,一致认为柴大使是“大使中最受欢迎的一位”。基辛格说:“柴表现出老练外交家的风范。”新闻界不少人称其为“当时驻美大使中最活跃的一位”。

红色家风 传承久远

全国人大委员会原副主任、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在为《柴泽民的故事》一书写的序言中指出:“柴氏一门红色家风特色明显:一是以忠立身,忠心报国;二是侠肝义胆,追求真理,铮铮铁骨,刚毅坚强;三是在困难面前,勇于担当,临危不惧,不折不挠,自强不息;四是清正廉洁,清白为官;五是知恩图报,乐于奉献;六是严教子孙,才学自立。”

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柴泽民在国难深重的战争年代,组建武装力量,为民族利益而斗争,在和平建设年代,出使五国,合纵连横,为祖国利益而公关,尽职尽责,这就是他对大环境和祖辈形成家风的践行和创新。

柴泽民的曾祖耕读传家,父亲经商,为人忠厚诚实、明礼诚信,并将祖传规定充实修订为12条:行仁德、重道义、懂礼法、有智慧、守信用、要忠诚、尽孝道、好友爱、乐善施、知廉耻、勇担当、懂感恩。柴泽民为遗腹子,他的一个姐姐和3个哥哥,有的早逝,有的抗战中失去联系,母亲便寄希望在他的身上,含辛茹苦将其拉扯成人实属不易。母亲从小给他讲父亲留下来的12条家规,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柴泽民的心灵深处扎下了善良、勤劳、刚强、坚毅的根。母亲尽其所有支持儿子干革命,为穷人谋利益,她老人家的机智勇敢让世人敬佩不已。

1946年,不可一世的胡宗南进攻晋南解放区,扬言“抓住柴母做人质,彻底消灭柴匪”。汉奸土匪剡世全的复仇队紧盯着这位革命母亲无法摆脱,她遂心生一计,来到剡家对其母说:“我是柴泽民的母亲,听说你家的儿子要找我,我来见他。”剡母吓得连说了数遍“不会吧”,过了一阵子才说出心里的担忧:“是不是八路军游击队来抓我?”柴母说:“你既不是土匪又不是国民党,也不拿刀拿枪和他们打仗,游击队绝不会抓你!”听了此话,剡母像受了赦免的死囚,拉着柴母的手直喊“老姐”,两人谈得很投机。于是,柴母便被安顿在她家后院窑洞里住了下来。剡匪得到消息后直奔自家后院,一进门其母就给了儿子一个重重的耳光并骂道:“见了你柴妈就这么没礼貌?”剡匪先是一怔,接着要动武,其母横在其间叫骂:“你今天抓她,明天八路军再来抓我?混小子,娘就死在你手里算了……”就这样,柴母在其家中住了七八天后平安地转移到平陆山区去了。

像柴泽民与其母那样正己正人,我们的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傲立于世界的东方。

不忘初心 回报桑梓

柴泽民秉承柴氏“知廉耻,立身要清白,行止需端正”的优良家风,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廉洁从政、严于律己,从不搞任何特殊化。无论是在地方、在中央,还是在国外工作,他都能够始终坚持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做人民的好公仆、做党的好干部,在政治上、作风上和生活上,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

柴泽民长期以来用实际行动回报桑梓,直到耄耋之年,仍经常奔波于河东大地,力所能及地办一些有益之事。

1998年时任全国老促会副会长的柴泽民,多次到嘉康杰老家韩家岭考察,对该村的发展进行了合理规划,还为修建中的“夏县中心县委纪念馆”题了字。2002年,柴泽民再次来到该村,并联系中央相关单位,先后为该村修路、拨款,从根本上解决革命老区、烈士家乡的行路难问题。

1938年春,夏县游击队七中队政治部主任王毅哉和副队长张雨亭8人,以“托派分子”的罪名被杀害。在柴泽民、乔明甫、孙雨亭等人的多次反映下,1985年12月经上级党委批准,得以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稷麓县委书记王立中(贠灏),1945年5月和柴泽民一起同日寇战斗时,被敌人罪恶的**夺去了生命,乃抗日战争中河东地区牺牲的我党唯一的一名县委书记。柴泽民深感惋惜,他对其子及其家人多有关照,并帮忙收集整理革命烈士王立中的资料,出版成册。

1983年柴泽民回到了阔别30多年的故乡,来到孙兴华烈士墓地,为战友扫墓。在柴泽民的建议下,闻喜县委、县政府于1984年4月6日,在该村树起一块高大的纪念碑,并公布为“闻喜县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碑”。2003年5月,该县人民政府将下丁中学更名为“兴华中学”。2008年8月,《革命功臣孙兴华传》出版。

1994年4月5日清明节,柴泽民在《北京日报》上发表了怀念战友刘志超的文章,反响强烈,影响很大。由于当时的残酷战争环境,刘志超牺牲后没有留下墓碑、也无生平记载。柴泽民的文章,不仅是对战友刘志超的怀念和纪念,也是对历史的补白,无名英烈终于有了文字记载,得以流芳万代。

2005年闻喜中学90华诞前,柴泽民应邀回到故乡,此时他已年近九旬。他精神焕发、热血沸腾地说:“母校先后有40余人赴延安抗大学习,160余人参加了八路军和决死队……母校给了我们革命的勇气和力量!”

由王长远、杨澍、毕亚楠编著,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柴泽民的故事》一书,分为《铁血河东》和《红色家风》两册,计42万字。我们两位耄耋老者怀着崇敬的心情,将这本书认真地读了两遍,撰写了这些感言,以表达对这位革命前辈的敬重与怀念。阅读过程中,我们常常被书中的情节感动。读后掩卷沉思,感慨更多,柴泽民的光辉一生所作所为不时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

贠创生 王麟/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3 10:02 , Processed in 0.082041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