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宫廷演戏机构“南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13 10: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京剧俗中含雅,其“雅”主要受宫廷文化、昆曲“雅正”之道的影响,京剧之“雅”在近代戏曲剧种中也是比较突出的,这可以说是与北京文化循环互动的结果。

乾隆六次南巡到扬州、杭州等地,各地进献有名戏班及出色艺人演出,一些优秀艺人被带回北京,充实内廷戏班。宫廷戏曲演出越来越讲究,出现一类特有的“宫廷大戏”,如《劝善金科》《升平宝筏》《鼎峙春秋》等,剧本长达数百出,一次需演出10天,戏台有四层,以表现天上、人间和地狱,还有台底设备装置层。台上演员可以达到上百人之多,不同的时间节点有不同名目的演出,极大丰富了宫廷戏曲文化。宫廷戏曲所提倡的剧种是昆曲、弋阳腔,“律和声察,板眼明出,调分南北,宫商不相混乱,丝竹与曲律相合而为一家,手足与举止睛转而成自然,可称梨园之美何如也。又弋阳佳传其来久矣,自唐霓裳失传之后,惟元人百种世所共喜,渐至有明,有院本北调不下数十种,今皆废弃不问,只剩弋阳腔而已”(懋勤殿旧藏《圣祖谕旨》)。此外,王府戏班的兴盛亦成为宫廷戏曲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给京剧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空间与土壤。

康熙、乾隆时期宫廷有专门的演戏机构“南府”,由民间艺人和习艺太监组成,达千余人。道光后南府改为“升平署”,规模不如之前,只保留习艺太监,演出时从民间戏班选调承应。宫廷对文本和唱腔表演的要求极高,其审美趣味和欣赏水平深刻影响了这些戏班。《梨园旧话》记载有徐小香、杨月楼等向进士出身的京官孙春山请教的故事,可想而知,当时对艺人文化水准和艺术造诣有着很高的要求,而这样的交流必然大大提升艺人们的水准和层次。

赵娟/文 (《光明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3 05:53 , Processed in 0.066235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