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隋末著名教育家王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31 09: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age.png
image.png
《中说》书影 (资料图)

王通,隋末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隋仁寿四年,王通开始《续六经》的整理和写作。9年后,《续六经》完成,王通名动天下,四方学子远道而来,向他学习辅君为政之道。

王通在黄颊山、白牛溪一带办学,学生之多,当时号称门下千人。他被视为孔子一般的人物,他讲学的白牛溪也被称为“王孔子溪”。

王通教育出来的学生,有魏徵、薛收、温彦博、杜淹、杜如晦、陈叔达等大唐开国功臣,另外房玄龄、李靖、李密等人也都曾向王通请教过学问,受其影响。王通的教学思想被收录到《中说》一书中。

王通十分注重教材、教法等方面的改造与发展。

王通一生著述颇丰,在教授学生之余,他还为学生编写大量的经学辅助读物。据《中说》记载,王通在教法上也进行过改进,根据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充实和改善教材的内容。

在教学中他还注意吸收佛、道等其他教派和学派的思想,把一些可借鉴的内容拿来丰富和充实儒学,改变了其单调乏味的状况,增强了趣味性,使学生学起来有兴趣。王通注重因材施教与兼收并蓄,对于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他的论述就会有所变化,因人而异地加以解释,效果很好。

《中说·问易篇》载,魏徵问:“圣人有忧乎?”王通回答:“天下皆忧,吾独得不忧乎?”魏徵再问:“圣人有疑乎?”王通答:“天下皆疑,吾独得不疑乎。”魏徵问完走了。王通给董常说:“乐天知命,吾何忧;穷理尽性,吾何疑。”

董常说为什么对魏徵不这么说?王通说:“徵所问者迹也,吾告汝者心也,心迹之判久矣,吾独得不二言乎。”从这段对话也可看出,对于不同人,王通的教育理念也不同。

王通还非常重视道德修养,并提出了提高道德修养的相关法则。他要求学生成为道德高尚的人,要有远大的志向。据《天地篇》载:“魏徵、杜淹、董常至,子(王通)曰:‘各言志乎。’徵曰:‘愿事明王,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淹曰:‘愿执明王之法,使天下无冤人。’常曰:‘愿圣人之道行于时,常也无事于出处。’子曰:‘大哉,吾与常也。’”

这些主张成为王通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儒家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其中的不少概念和提法是有创造性的,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影响,并为后世学者广泛地借鉴。

刘永加/文  (《北京晚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3 04:33 , Processed in 0.085766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