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晋南牛”纯种存栏数量不到1500头,运城本土物种抢救性保护进行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5 09: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全国五大良种黄牛品种之一,“晋南牛”以身长体高骨架大、胸阔背宽腰平直、四肢端正鼻嘴大、肉质鲜嫩产肉高等特点而名扬四海。

在“晋南牛”核心产地运城市,“晋南牛”曾有过辉煌历史。过去,由于农村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农作物耕种机械化率相对较低和肥料缺乏,养牛作为役用和有机肥料的来源得以发展壮大。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养牛高潮兴起。据不完全统计,在高峰时期,我市“晋南牛”的存栏量上百万头。

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农业机械化普及程度大幅提高,“养牛为耕田”的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加上养牛周期长、成本高、见效慢以及外来品种杂交改良等原因的冲击,“晋南牛”存栏数量急剧下滑。

2021年,随着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深入推进,“晋南牛”的家底日渐清晰。纯种不到1500头的存栏数量让业界充分认识到,“晋南牛”这类本土物种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8月26日,由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研究员、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牛体系遗传育种岗位专家王曦带队的中原珍稀濒危牛种质资源抢救性保护研究团队来到我市,在山西天和源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和源农业)的“晋南牛”养殖基地,对基地存栏“晋南牛”的体尺、体重、胸围、腹围、管围等作了测量,并采集血液样本、完成耳组织采样,完成了现阶段“晋南牛”精准鉴定样品采集和生长性能测定等工作。

王曦表示,随着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晋南牛”消失风险加剧。“晋南牛”一旦消失灭绝,其蕴含的优异基因将会丢失,生物多样性也将随之受到影响和破坏。

“像‘晋南牛’这样的役肉两用型的珍贵地方品种属优质的地方品种资源,适应环境能力、抗病力、耐粗饲、生产性能等方面优势突出,已经得到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院校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其所具备的遗传资源是育种的重要基因库。”王曦坦言,由于缺乏长远规划和科学管理,加上从国外引种杂交,对“晋南牛”乃至整个中国黄牛基因库造成了很大破坏。

巍巍黄土,沟壑纵横。从前“养牛为耕田”的生产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让“晋南牛”的纯正基因得以保留。研究显示,“晋南牛”具有生产优质牛肉的潜力,通过现代选择培育及科学的饲养管理,完全可以充分的开发利用“晋南牛”。

从科技部立项“主要农业反刍动物珍稀濒危种质资源的抢救性保护”,到专家工作小组进入天和源农业开展“晋南牛”血液样本采集;从鼓励农民发展成为养牛大户,到建设万头肉牛产业养殖场;从表型选育到现代化的基因组选育……近年来,专家学者和养牛企业对“晋南牛”的保种、选育及推广从未间断,尽管困难重重,但在科技力量的助推下以及政府的日益重视下,“晋南牛”开发利用稳步发展的势头越来越明显。

8月28日,记者随专家团队来到天和源农业的“晋南牛”养殖基地,浓郁的“牛”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数百头毛色顺滑的“晋南牛”正在围栏两边抢食草料,场面煞是热闹。实验室内,几名专家老师正在交流探讨,工作严谨有序。

“国外品种牛一天平均生长1公斤到1.5公斤。相较之下,‘晋南牛’长肉慢、周期长,是其在‘洋品种’面前节节败退的最大原因。”王曦告诉记者,“最初的选育工作只是从牛群中选择优秀个体,进行选种选配、选育扩繁,这个过程并不短。现在,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化手段,对新生牛生长发育潜力和种用价值进行科学预判,实现高效、精准选种育种。”

本土黄牛保种事关产业安全。近年来,天和源农业立足山西农业大学及相关院校的科研基础,围绕“晋南牛”肉用选种改良目标,将传统育种手段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大大缩短肉牛良种选种周期,进一步促进晋南黄牛产业化发展。

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是某个企业或者科研机构的事情,它需要各级政府、相关院校和科研机构与相关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以迎合市场乃至产业发展趋势。提及未来“晋南牛”的研究规划,王曦介绍,现在运城及临汾地区几个大型“晋南牛”养殖企业的目标就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展“晋南牛”肉牛化选育,让“晋南牛”的生产性能上一个台阶。“同时,我们通过抢救性保护研究,建立遗传评估系统、数据收集系统和性能测定站,完善肉牛品种的基础数据库,实现技术共享,推进联合育种。”王曦说,在上下一心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我省“晋南牛”培育进程正在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推进着,为我国肉牛种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

董战轩 刘凯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3 06:06 , Processed in 0.076848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