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散文] 三十年前一袋盐_卫若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8 09: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就在前不久,我挈妻从永红牙馆刚出来,迎面就碰到一个“陌生人”。高挑个儿,精精干干,彬彬有礼,盯着我只笑不开口。是否遇到了“碰瓷”的?我心里发怵。

“这是你老伴?”他终于开了口。

“嗯!”

“你们干啥去?”

“修完牙,回家吃饭。”我想尽快摆脱他。

“正好,隔壁就有家羊肉馆,味道真不错,咱们到那里小聚。”

一不沾亲,二不带故,身份不明,谁敢跟你去?我在心里犯嘀咕。

他见我心存疑问,进一步深问:“你真不认识我?”

“对不起,真不认识!”我边说边走。

他拽住了我的胳膊,连拉带扯地说:“我就是把你从河东大学(运城学院前身)会议室叫出来,专门为我办了手续的那个人。”

“噢——噢——名字记不清,事情有印象。那不是很正常吗?”我才慢慢放下了戒备的心理。

“正常吗?那之后,我给你送过一袋盐,被你退回来了,这成了我心里的一个结。今天有缘相逢,请你吃顿饭,不会再拒绝了吧?”

“酒不醉人人自醉。”饭后回家,思绪万千,往事像过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展开。

80年代末,有过一阵盐荒,据说是盐业界的黑心老板们,为了发横财,赚昧心钱,不顾党纪国法,上下串通,制造了一起席卷全国的抢盐狂潮。一时间,库房见底,商店盐缺,社会议论,人心动乱。据同学姚立国讲,光他抢的盐,足足五年都吃不完。我父母从老家发来急电:在运城快快抢盐,万万不敢耽误时间。

一天我出差回来,刚进办公室,就有个女同志给我说,盐化有个人给我送来一袋盐。我急不可耐地打开公文柜,一个10公斤的面粉袋,满当当地装着玲珑剔透的大粒盐,洁白如玉,亮得见心。

盐,人生的调味品。众口难调调众口,一日三餐的饮食离不了。是它,把生活调理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是它,让世界变得五彩缤彩,诗情画意。

当时,我还喜不自胜,认为福人自有天相。真是天上掉馅饼,瞌睡送枕头,这下可以不为抢盐而发愁了。

“剜树刨根,事出有因”。三年前,盐化一小伙,拿着一份大中专毕业生派遣证找到我说,他有个亲戚,某某学校毕业,想分到某某单位。我仔细看了看,符合分配政策,便对他说:“可以。放下派遣证,等待下计划吧!”

计划下达后,有一天,我正在河东大学开会,他把我从会议室叫出来说,已经找过我好几次了,都没见着。请一次假很不容易,就坐在那儿等我开完会给他办手续。

我知道开口请假难,误工会扣工资的。也不知道是出于责任心,还是同情心,就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送给小伙,冒着秋暑酷热,蹬上自行车,汗流浃背,往返机关把手续给他办了。当我掏出手绢擦擦汗重返会场时,小伙激动地留下一句话:“卫师傅,你真是个好人,我会记你一辈子!”

短暂的两次接触,我并没有留神他的胖瘦高低,也没问他姓啥名谁。没想到这点小事,他还真久记不忘。三年后会用这种方式谢我,真使人感到受之有愧!

把盐带回家的当天晚上,当初的愉悦感,就慢慢变成了负重的压力。瞅瞅地上这袋大粒盐,瞧瞧橱柜中那两小袋难以为继的精盐,想想父母的急电,我真想把这盐留下。

可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这,算不算趁着在职在位,背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权谋私呢?

平心而论,我从没有忘过“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就这件事而言,我也是照章办事。这袋盐,我收下是人情,如不收是本分。不过,我还得给自己敲敲警钟:“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亡于芳饵;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洞不补,大洞难堵……”

一袋盐虽然算不得什么,但任何事情都有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越。善门好开难闭,有了一,就难抵挡十、百、千次的诱惑。拒腐蚀,永不沾,必须从一开始。我要谨遵:“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绝不能因为一袋盐,给人留下口实,造成不良影响。

次日,天刚蒙蒙亮,我就到盐池寻访此人。

茫茫盐湖,芸芸职工。我逢厂就进,见人就问。整整忙活了一个上午,还蹬断了自行车链条,结果仍是无功而返。

没过几天,我二返盐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在运输队和他见了面。

他姓薛,在运输队工作。

小伙精明强干,知我来意后,脸涨得像关公。没等我张嘴,他就先开了口:“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我早就听许多人说你很正派,从不吃、拿、卡、要,把政策看得比命还重要。就凭你能体谅我们工人上班的不容易,不顾炎热,湿透衣衫,从河东大学往返机关给我办手续的这份善心,就非常值得我敬重和学习。这袋盐是我买的,只是我的一点心意,您放心收下吧……”

不过,他有他的论断,我有我的主见。趁他说话分神,我用手一掀,自行车上的盐袋“噗通”就掉在地上。我转身就走。他拉住我车架:“走不了!你那两个小轮子,能跑过我的四个轱辘吗?”

我知道他有车,撕抓起来,我也不是他的对手,便说:“不把盐给你放下我就不走了!”

“好啊!我巴不得你多留几天,好陪你在盐湖参观参观。”他还是不松手。

见他软硬不吃,我就拿“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他说事,最后达成了“君子协议”——我收盐,他收下买盐的钱。就这样,减轻了我的思想负担,了结了他的心愿。我们俩,一笑结善缘。

故事本该就此结束,小薛知道我是单身,也到了饭点,到嘴的话只说出了半截:“好吧,以后有机会咱们再聚聚。”

几十年来,我们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使廉洁自律成了一种习惯。

几十年过去了,山不转水转,水不转路转。有缘人,终于在永红牙馆楼前相见。此时,我已古稀天伦,他也花甲含饴。携手阔步羊肉馆。吃了他一个,寿比南山松不老;喝了他一个,福如东海水长流……

相关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3 11:52 , Processed in 0.061519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